Reading time
好
書
推
薦
段志陽
Reading time
一
我私以為,這三十年是最充滿機遇的年代,無數的人們肆意揮灑著汗水與才干,傾注著激情和希望,讓這片古老的大地上重新綻放出生機與活力,中國經濟也在跌跌撞撞的過程中追趕上了世界發展的步伐。它催生了一個時代的偉岸和壯觀,鑄就了一個國家的繁榮和強大,值得我們去銘記。如果要將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企業發展歷程和經濟制度變化拍成一部紀錄片,那么我相信吳曉波的《激蕩三十年》這本書,一定會是很好的旁白。
二
三
滄海橫流,歷史從來浩蕩向前。有人說,中國缺乏連續而主流的商業史,而《激蕩三十年》就提供了一種社會與企業溝通的新方式。通過閱讀,仿佛跟著走了一遍中國波瀾壯闊的改革歷程,每個轉瞬即逝的歷史瞬間,每個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每個馳騁在歷史浪潮中的“弄潮兒”,每個掙扎在時代泥塘中的“溺水者”,都不禁讓我們心神觸動,他們的選擇、機遇、命運與結局最終構成了這樣一本宏大的企業發展史。歷史的大潮滾滾向前,三十年來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精彩紛呈,我們每個人都是這部中國當代改革發展史的親歷者、參與者、推動者,置身書中,觸摸曾經離我們很遠卻又分明很近的中國改革史,后知后覺地發出一聲聲感慨,更是獲益匪淺。
風高浪急,改革絕非一帆風順。在開放和變革漸漸成為國家的主旋律的如今,很多看來都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事物和舉措,在當時卻充滿著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既有70年代末的小試牛刀走向正軌,又有80年代初的混亂與宏觀調控;既有民營企業市場的欣欣向榮,又有層出不窮的投機造假;既有納斯達克上市時的意氣風發,又有金融危機經濟泡沫的崩潰離析……人們常說,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改革之路就如一個幼童般從懵懂走向青春年少再到如今的風華正茂,不能用成王敗寇的眼光去評價這個進程中的每個人,我們更需要通過深度閱讀,學會去理解那個時代背景下每個人的選擇和無奈,去感悟那種前進路上的無畏和無悔。
四
在開篇的《1978 中國,回來了》這章中,作者引用了食指的《熱愛生命》這首小詩作為開頭:
我流浪兒般地赤著雙腳走來
深感到途程上頑石棱角的堅硬
再加上那一叢叢攔路的荊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