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書
推
薦
推薦人: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 陳群洲
一
《詩志:1921——2021》是言實出版社最新推出的中宣部當代文藝創作工程優秀作品。該書選取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百年光輝歷程的代表性事件,藝術地再現一個偉大政黨的百年苦難輝煌,被譽為“新時代政治抒情詩的重要收獲”。
本書極大可能地調動詩的要素,以深邃的視角、個性化的語言、獨特的意象與意境,全方位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征程的精彩影像和精神譜系,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標志性作品,也是第一部黨的史詩。
作者采取編年體的寫法,選取建黨100周年來每年的一件大事各寫一首詩,共100首,既有宏大敘述,又有智性抒情;既有歷史性,又有現代性。該書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成功地完成了一個重要的、極具寫作難度和挑戰的文化工程,表現出作者非同尋常的政治智慧、詩學功力和美學追求。
《詩選刊》破例在2021年第7期頭條全文推出了這部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獻禮作品。
二
衡陽讀者對本書作者胡丘陵不會陌生。許多人知道他是一位從基層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領導干部,但是這只是他的一面。他的另一種身份,是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詩歌委員會主任,是活躍在當代中國詩壇的著名詩人,新時代政治抒情詩領域代表性詩人。繁忙的政務之余,幾十年間,他筆耕不輟,創作了大量優秀作品,并因此獲得了湖南省“五個一工程”獎、毛澤東文學獎、首屆湖南省文學藝術獎、首屆沈園杯全國愛情詩大賽一等獎、第五屆中國長詩獎等諸多獎項。
他以小說《角色》在湖南省第六屆青年文學創作競賽中摘桂,由此步入文壇。在詩歌批評領域也頗有建樹。他洋洋灑灑6萬多字的《警察詩歌論》被業界譽為“公安詩歌批評的奠基之作”。他的創作成就主要集中在詩歌寫作,尤其擅長駕馭重大歷史題材,以嫻熟的詩性手法抒寫宏闊歷史,巧妙處理政治與藝術的關系。他的許多長詩,比如《2008,汶川大地震》《長征》《2001,9月11日》在讀者和詩歌界專家學者中反響強烈,好評如潮。長詩《戴著口罩的武漢》在中國詩歌網推出后,不到一天點擊量就突破百萬。正是憑借一部又一部長詩對當代詩歌的貢獻由是進入中國文學史。
著名詩歌批評家陳超教授曾經說:“我以為,就個人化的現代時事詩寫作而言,胡丘陵堪稱少數翹楚之一。”當代中國詩歌界泰斗級人物、著名詩歌批評家謝冕先生在他的《中國新詩史略》中,更是不吝篇幅專門給胡丘陵留下一席之地。
三
縱覽《詩志:1921——2021》全書,境界闊大而立意高遠,氣象生動,詩意充沛,一詩一景,目不暇接,總能給人以獨辟蹊徑、視覺沖擊、聯想和遐思。作者既緊扣時代的脈搏與跳動,進行生動、本質的抒情;又穿透歷史的復雜與無序,進行理性、辯證的反思;既抓住那些極為重大的事件及其關節,以浮雕般的筆法,簡明扼要地表現出來;又以溫暖而充滿激情的筆致,在對象皺裙處作精細地措繪與記錄:既將多種藝術與技法進行雜糅,不斷創新詩歌的節奏與形式,并力求建構個人化的本體詩學;又善于鍍亮語言的能指與所指,在移形換景般的修辭模式中,不新散開詩歌的意義及其象征體系。
《光明日報》評價胡丘陵的這個作品——是一部生動的黨史教程,從安源路工人罷工運動,到南昌起義“扣動了革命第一槍的扳機”,到井岡山“松濤呼吸高揚的紅旗/草鞋,走出一條嶄新的道路”,到百團大戰“共產黨,用土槍土炮,打開了/通往黎明的缺口”,再到延安“每個青年/都是一部曲折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