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悅讀黨員、建書香機關 | 領導干部薦書薦文(二):《苦難輝煌》:長征不僅僅是一種精神
![]()

快樂是我的任何表達,可能都會收獲一些共鳴;痛苦是人生一路走來,讀過的好書無以計數,推薦任何一本,都會為其他好書不舍,那種悵然若失之感難以言表。就是同一本書,不同時間的翻看,也是另一種滋味。更何況,不同對象,不同年齡,不同層面,要推薦一本書實在難之又難。有這樣一本書,不但合時,而且合群,小學文化程度與博士生,領導干部與基層群眾,耄耋長者與青春少年,樸實大叔與時尚女性,都值得一閱。僅僅是合群嗎?《苦難輝煌》這部歷史類文學圖書,閱讀起來,內心或雄獅萬千,或感慨低吟,或哲理思辨,或命運悲嘆,哪怕抽掉政治意義,都能讓你有奔騰的力量。

若除去個人富足,便不肯為其他事物感動,該怎么獲得挺直身軀的脊梁?
我們現在的時代,是一個非常關注自身的時代。我們崇尚個性,追求物質,品味優雅,都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我們需要追問的就是這樣的一句話。若除去個人富足,你還在關心什么,還在追求什么,還在品味什么?我是反對以先鋒模范的標準去要求每個人的,也不是像傳統教育那般,一說起人生價值就該犧牲自我,但是,你自己做不到,他自己做不到,一些人做不到,難道就可以去否認我們對那些民族脊梁的敬仰,就可以忽視我們正缺失的那種公眾精神與時代責任嗎?這也是我把自己的視線,從自己手頭太多精美的散文詩歌,太多深刻的禪意小品,太多經典的小說筆記,太多務實的知識圖書中轉移開來,愿意向大家推薦一本黨史著作的原因。

除了《史記》,二十四史完整讀下來的難有幾人。歷史人物如浩淼星辰,歷史事件如寰宇群山,很多歷史類著作,讀來干枯空洞,或紛繁零亂。一些近代史、黨史類著作概念化明顯,讀來更難以適應與認同。但金一南先生的《苦難輝煌》,通過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和事件背后的細節來還原歷史真相,而不是通過重大會議、路線、方針、政策來解密歷史進程。十六章節,故事精彩紛呈,歷史耐人尋味。如果僅僅是會講故事,那么與一些地攤上的章回小說、歷史解密,又有何異?很難得的是,這部書既會講故事,刻畫人物,更有著思想的厚重。其間,對社會的思考,對歷史的追問,對人性的解剖,對命運的喟嘆,對我們教科書里的那些主義、思想、斗爭、路線、觀點、運動等等,都進行了鮮活的解讀與感思。而且,作者敢于立一家之言,對一些事件,一些觀念,寫出了新內涵、新境界,有些突破性的敘述與見解,讓你讀來恍然大悟又噓唏不已。更甚的是,作為一部歷史類著作,其對歷史的還原是客觀嚴謹的,但又貼近了普通人的視角。對于叛徒與出離者,不簡單丑化;對于英雄與領袖層,不簡單神話;大量敘述了仁人志士的坎坷起伏與艱難奮爭,以及人物事件在成功與失誤中不斷錘煉成長起來的過程。恰恰是這些本色化的敘述,使這部大書具有歷史的厚重與現實的冷峻。除此之外,你也很難看到一部歷史類著作,能有著這樣的文采與詩意。有人形容這是連載的歷史散文。可以設想的是,假如不是詩性的哲理與激情凝聚的語言美感,一個歷史人物要從當時事件聯結到此前的身世性格,再聯結到數十年之后的歷史歸宿,一定會帶來平板而又拖泥帶水的閱讀滯澀感。而以詩性語言的激情概括與短句跳躍,自然形成一種極具美感的閱讀魅力。讀者是最大的褒獎。全國最大的中文網上書店當當網《苦難輝煌》曾久久占據軍事類小說銷售量排行榜第一位,被評為五星級圖書。

我們不能簡單地要求年輕人多知道幾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也不能對每一件歷史事件總是概括為一種空洞的精神或概念。長征,是一種曠古絕今的精神,但又不僅僅是一種精神,它還是一種深厚的歷史、多元的現實、復雜的人性與豐富的視角。因此,薦閱這樣的書籍,總是希望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每個人,多一些歷史的詰問與思考。我們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這件事為什么?又該怎么做?這些問題,也正是讀書給人帶來的價值與困惑,誰也無解,千年如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