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文明禮儀知識
主講人:陽輝
中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講“禮”重“儀”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優秀傳統,源遠流長的禮儀文化是先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厚遺產。
在中國更加向世界開放的今天,禮儀不僅體現出豐厚的歷史優秀傳統,更富有鮮明的時代內涵。隨著人與人交往的日益頻繁,講究禮儀,禮尚往來,對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顯得尤為重要。
什么是禮儀?即:人與人交往時,把待人接物的內心尊敬之情通過美好的儀表、儀式表達出來。從社會交往來說,禮儀不僅是立身處世之本,也是一門待人交友的學問。每個人只要置身社會,無論是從政還是經商、日常工作還是出入重要的場合、居家還是外出,均離不開禮儀。禮儀無處不在,它不僅可以展現一個人的風度和魅力,還體現一個人的內在學識和文化修養。
禮儀是一張人際交往的名片。禮儀可以幫助我們“規范言談舉止,學會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贏得社會尊重;架設友誼橋梁,通向成功之路。”禮儀又是幫助我們獲得成功,創造幸福的通行證。所以說:知禮懂禮,注重禮儀,是每個人立足社會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們成就事業、獲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條件。
只要每個人都從一點一滴、一招一式來學習禮儀,實踐禮儀,我們的整體文明禮儀水平就會不斷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人文環境就會呈現在世人面前。
一、禮儀的概念
什么是禮儀?
禮儀指的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于受到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的,既為人們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以建立和諧關系為目的各種符合禮的精神及要求的行為準則或規范的總和。
由于禮儀是社會、道德、習俗、宗教等方面人們行為的規范,所以它是人們文明程度和道德修養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
禮儀是人際交往的通行證。
禮儀可以幫助我們“規范言談舉止,學會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贏得社會尊重;架設友誼橋梁,通向成功之路。”禮儀又是幫助我們獲得成功,創造幸福的通行證。所以說:知禮懂禮,注重禮儀,是每個人立足社會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們成就事業、獲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條件。
禮儀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寬容的原則 即人們在交往活動中運用禮儀時,要嚴于律己,更要寬以待人。
敬人的原則 即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要敬人之心長存,處處不可失敬于人,不可傷害他人的個人尊嚴,更不能侮辱對方的人格。
自律的原則 這是禮儀的基礎和出發點。學習、應用禮儀,最重要的就是自我要求、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檢點。
遵守的原則 在交際應酬中,每一位參與者都必須自覺、自愿的遵守禮儀,用禮儀去規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言行舉止。
適度的原則 應用禮儀時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認真得體。
真誠的原則 運用禮儀時,務必誠信無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從俗的原則 由于國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必須堅持入鄉隨俗,與絕大多數人的習慣做法一致,切勿目中無人、自以為是。
平等的原則 是禮儀的核心,即尊重交往對象、以禮相待,對任何交往對象都一視同仁,給予同等程度的禮遇。
社交禮儀的原則有哪些?
遵時守約的原則、女士優先的原則、禮儀順序的原則、TPO(時間——time、地點——place、目的——objective)原則、互動原則、尊重風俗的原則、理解寬容的原則、遵紀守法的原則。
禮儀有哪些功能?
溝通的功能 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只要雙方都能自覺地遵守禮儀規范,就容易溝通感情,從而使交往容易成功。
協調的功能 在社會交往時只要人們注重禮儀規范,就能夠互相尊重,友好合作,從而緩和和避免不必要的沖突和障礙。
維護的功能 禮儀是社會文明發展程度的反映和標志,同時也對社會的風尚產生廣泛、持久和深刻的影響。講禮儀得越多,社會便會越和諧穩定。
教育的功能 禮儀通過評價、勸阻、示范等教育形式糾正人們不正確的行為習慣,倡導人們按禮儀規范的要求協調人際關系,維護社會正常生活。講究禮儀的人同時也起著標榜的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周圍的人。
學習禮儀有哪些現實意義?
學習禮儀是國際化交往和競爭的需要。
講究禮儀是弘揚我國禮儀傳統的需要。
實踐禮儀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
落實禮儀是各項成功的需要。
二、日常文明禮儀知識
(一)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內容
1.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2.社會公德主要內容: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3.職業道德主要內容: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4.家庭美德主要內容: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目標和根本任務
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三)“八榮八恥”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四)“五講、四美、三熱愛”
“五講”: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
“四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
“三熱愛”: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
(五)基本禮貌用語
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
(六)衡陽市市民文明公約
1.市民“十要”:
一要熱愛石柱,建設家鄉;二要優質服務,文明禮貌;
三要遵紀守法,維護公德;四要關心集體,愛護公物;
五要尊老愛幼,鄰里和睦;六要勤儉節約,反對浪費;
七要移風易俗,計劃生育;八要講究衛生,防病除害;
九要植樹種花,美化環境;十要尊重知識,娛樂健康。
2.市民“八不”:
不隨地吐痰,亂丟皮殼;不闖紅燈、隨意穿行;不亂停車輛、擠占道路;不亂設攤點、影響交通和衛生;不亂搭亂建、有損市容;不亂倒垃圾、亂堆雜物;不亂涂亂畫、亂設廣告和標語;不損壞綠化、侵占綠地。
3.市民“三管好”:
管好自己的口,不隨地吐痰,不說不文明的話;管好自己的手,不亂畫亂扔亂倒垃圾,不做不文明的事;管好自己的腿,不違反交通規則,不踐踏花木草地,不走不文明的路。
(七)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1.我與自己
(1)自尊自愛。欲人愛己先自愛,欲人尊己先自尊。
(2)自立自強。自立才能自主,靠人更須靠己。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
(3)自省自律。自知自明,自勝則強。見賢思齊,聞惡自警。律己當嚴,待人宜寬。
(4)豁達人生。名利求之須有道,得之欣然失莫悲。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2.我與家庭
(1)和美家庭。相愛成家,忠實固家;心齊和家,平等樂家;勤儉興家,奢惰敗家。
(2)孝敬父母。生我育我,父母恩深;寸草春暉,銘記于心。兒女不肖,父母之羞;父母失贍,兒女之羞。
(3)恩愛夫妻。兩心相印,共偕白首;志同道合,天長地久。世無完人莫奢求,理解體諒長廝守。
(4)教養子女須防驕奢出敗兒。望子成龍,切莫拔苗助長;志趣各異,還須因勢利導。教子德為先,身教勝言傳。
3.我與他人
(1)友愛互助。愛己及群,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扶危濟困,人道精神;助人為樂,人樂我樂。
(2)禮貌待人。守禮招人愛,失禮事難諧。好言相待,好言暖懷;惡語傷人,結怨招災。
(3)與人為善。與人為善,以善引善。成人之美真君子,嫉賢妨能是小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4)誠實守信。以誠待人,以信交友;無誠不合,無信難行。重諾守信,人必近之;狡詐欺蒙,人必遠之。
4.我與社會奉獻
(1)愛國奉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盛我盛,國衰我辱。
(2)維護公德。社會權利我分享,社會責任我分擔。公共守則,維護你我,不遵約束,妨害你我。
(3)遵紀守法。無規矩不成方圓,守法紀才有安定。以法護身者智,以身亂法者愚。
(4)敬業樂業。人生須立業,敬業有事業。善學者能,多能者成。
5.我與自然
(1)愛護自然。天地萬物,互養共榮,自然生態,貴在平衡。
(2)節約資源。需求無限,資源有限;善用有限,發展無限。青山綠水,生命之源,傳之子孫,福澤綿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