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福利视频一区,日韩三级视频中文字幕,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浪潮

首頁?/? 業務工作?/? 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防治?/?

彭玉明副市長在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上的講話

發布時間: 2020-04-22????來源:衡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打印

在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剛才,省人民政府召開了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總結通報了全省2019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對2020年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任務做了全面部署安排,省直三個部門的領導發了言,文浩副省長出席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請大家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好。根據會議安排,緊接著,義智局長又作了一個全面具體的報告,他實事求是地總結了2019年我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成績,客觀公正地指出了我們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及存在的問題,對2020年度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了詳細的安排部署,有較強的指導性、針對性和操作性,我完全贊成。下面,我在義智同志報告的基礎上,再補充強調三點意見:

進一步增強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責任感

我市是全省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區之一。全市各級黨委政府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并把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特別是近幾年來,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的總體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搬遷避讓、工程治理和能力建設五大工程防災減災效益凸顯,有效應對了2017年百年不遇的暴雨洪災天氣和去年60年難遇的連續降雨極端天氣,在守護生命、防范風險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同時,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們面臨的地質災害防治形勢仍然十分嚴峻,身上的擔子仍然很重,責任很大。一方面,我市地質結構和地形地貌復雜,受降雨和人類活動的疊加影響,地質災害高發易發、點多面廣量大,剛才,義智局長就介紹了,目前全市已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達1786處,受威脅群眾7萬余人。由于我市經濟還不是很發達,根據現有財力,很難在短時期內對這些隱患點進行徹底的治理。另一方面,我市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城市化、工業化的加快發展意味著大量的工程建設活動要進行,如果在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這個源頭把關不嚴,新的地質災害點將不斷出現,因此,找一條既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階段要求,又能有效防范地質災害的路子,是我們必須認真研究的一大課題。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事關穩定大局,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各級政府必須做的民生工程,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將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兩堅持三轉變"的新理念上來,統一到省、市的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任的態度,充分認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把地質災害防治擺到更突出的位置來抓。要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決心,堅定不移地抓好各項工作措施得落實,千方百計保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時刻盯緊盯牢地質災害防治的重點時期、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和重點點位,堅決避免地質災害傷亡事故。

進一步落實地質災害防治的各項措施

突出重點。我市地質災害具有隱患點多,分布面廣和易受氣候影響的特征,因此,在具體工作中,要善于把握規律,既要做到統籌兼顧,覆蓋全面,又要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在時間分布上,必須把汛期作為重點防御階段。從以往的情況看,我市突發性地質災害的發生絕大部分是由強降雨或持續降雨誘發產生,每年汛期,特別是5-7月主汛期,是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最嚴重時段,必須集中力量,提前部署,加強防御。在空間分布上,要把重點建設工程所在地區、人口密集地區和地質災害高發區、易發區作為防御的重點對象。在工作部署上,要把提高基礎業務水平、加強監測預警、值班值守、排危除險和及時治理重大隱患點作為主要環節。在管理上,要把完善地質災害防治機制,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防治和落實捆綁責任制作為重要手段,特別是要充分發揮駐衡地勘單位的技術支撐服務作用,充分發揮鄉鎮、村、組以及監測員的作用。

把握原則。一是堅持"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各地要及時編制好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應急預案,認真把好地質災害預防關。在易發區進行可能誘發地質災害的工程建設前,一定要事先做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要積極探索村民切坡建房建議評估工作,制定和落實防治措施。這項工作做得好壞直接關系到地質災害從源頭上是否得到有效防控。二是堅持"各級政府對轄區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責"的原則。地方政府是其轄區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切實負起責任,落實各項工作措施。三是堅持"誰誘發、誰治理,誰受益、誰出資"的原則,強化各級政府的主體責任。

完善體系。一是進一步完善群測群防的地質災害防治網絡體系。實踐證明,群測群防是我們地質災害防治最有效的手段。下步,要進一步探索和完善,建立起以市、縣、鄉鎮、村組為基礎,全民參與、群專結合的群測群防體系。二是完善預報預警和應急反應體系。各級自然資源和氣象部門在每年汛期共同開展了突發性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工作。從效果上看,預報預警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預防起到了較好的作用,各地要不斷加以總結和完善,要充分利用短信、QQ、微信、村村通廣播等各種方式,及時、準確將預報預警信息發布出去,切實打通"最后一公里"。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反應指揮系統在科學、及時、準確處理突發性地質災害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重點時段應急工作做得好壞直接關系到全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好壞,應急管理、自然資源、公安、消防等各項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結合應急預案和各地情況,進一步加以鞏固和完善,要建立一支過硬的快速反應隊伍和一套科學完善的應急反應系統。應急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要堅決貫徹落實生命至上原則,迅速組織好人員撤離安置工作。

暢通信息。緊急突發性地質災害事件的處置,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社會穩定,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認真做好緊急信息報送工作,有利于各級領導迅速準確掌握情況,及時妥善處置突發性地質災害重大事件。各地、各部門要建立健全緊急突發性地質災害信息報送制度,按照市政府規定的時限和要求及時做好信息上報工作,確保信息暢通。

保障投入。地質災害防治是各級政府確保社會公共安全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以人為本和執政為民的基本要求。各級政府要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要建立從土地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地災防治的長期機制,落實好省級治理項目的配套資金。同時,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全社會的積極性,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做好這項工作,積極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層次的地質災害防治資金籌措機制,千方百計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切實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

明確責任。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關鍵在于領導,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十九大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的決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兩堅持、三轉變"的新理念和執政為民的新要求,充分認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以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切實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各級政府主要領導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分管領導要具體抓,落實責任制。各級自然資源、應急管理、水利、建設、教育、農業農村、交通運輸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分工,真正負起本部門管轄范圍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責任。當前,各級各部門要按照汛期地質災害防治的特點,認真總結以往和兄弟市縣的經驗與教訓,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結合各地實際,夯實工作責任,精心部署,加強巡查排查、群測群防、預報預警、值班值守,做好應急處突各項準備,切實打贏汛期防災攻堅戰。

完善制度。2018年,省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意見",各縣(市、區)根據各地市級制定了各項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管理制度,在這里需要著重強調的是,在執行各項制度的過程中,要善于分析、研究和總結,根據變化的新情況、面臨的新形勢和發展的新要求,及時對各項管理制度進行適應性調整、修改和完善,使其更符合規律性,更具有針對性,更具備可操作性。

管好隊伍。健全的機構和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是搞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保證,也是提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效率和水平的前提。目前,市本級和各縣(市、區)自然資源、應急管理等部門機構改革已經到位,但有不少剛剛被調整過來從事這項工作的新同志,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方面的專業知識還不熟悉,專業技術人員還相對不足,管理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有的縣(市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力量嚴重不足,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因此,各地要以這次機構改革為契機,把素質好、責任心強、技術硬、專業扎實的同志充實到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隊伍中來,做到職能到位、人員到位、工作到位,要有計劃地開展業務培訓,優化知識結構,提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既能從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又能科學處置突發性地質災害事件的專業隊伍。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我相信,有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有廣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有各技術單位的大力支持,有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我們衡陽市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一定能再創佳績,再上臺階,再立新功。

謝謝大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新县| 邯郸县| 康乐县| 藁城市| 新密市| 漳州市| 宁化县| 桂阳县| 普兰店市| 乌兰察布市| 凌云县| 双辽市| 高清| 永兴县| 东方市| 姜堰市| 边坝县| 双辽市| 石首市| 墨竹工卡县| 浦城县| 米脂县| 灵台县| 朔州市| 随州市| 西畴县| 卢龙县| 凤台县| 涡阳县| 高碑店市| 遵化市| 准格尔旗| 阜新市| 怀来县| 南溪县| 信宜市| 洮南市| 西盟| 沂源县| 大悟县| 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