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踐行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的目標,日前,市不動產登記外網預受理系統正式上線試運行。該系統的應用,使我市不動產登記業務辦理實現了新的飛躍,這標志著我市不動產登記在全省率先真正實現了"外網申請+內網受理"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條智慧便民之路。
據了解,按照"成熟一批,推出一批"的原則,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按計劃分期分批上線不同類型的不動產登記網上申請業務,逐步實現登記類型全覆蓋。目前,首期上線僅包含由房地產開發企業代為申請的"預售商品房買賣、抵押預告登記(合并辦理),預售商品房買賣、抵押預告轉現登記(合并辦理),一手房轉移登記"三大業務類型,并于本月初成功試運行。我市已有多家房地產開發企業通過外網預受理系統申請登記業務了,系統穩定,好評不斷。
10分鐘辦結,不動產登記再提速
11月7日,衡陽市禧誠房地產開發公司帶著登記資料原件到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受理人員通過比對傳輸的電子資料與紙質資料一致后,不到10分鐘將核定、登簿、打證、交費、發證工作辦結,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的要求。自此,全市100多家房地產開發企業無需提前預約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僅有的18個自助窗口了,結束了一個自助窗口一天最多做20個案卷的困境,也結束了帶著登記資料來回奔波的窘境,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在自主的時間、自己的公司、自家的多臺電腦上同時進行外網預申請不動產登記業務了。
"現在,我們可以在自己公司電腦里通過市國土資源局門戶網的在線受理進行業務申請,把客戶的登記收件信息填寫完整,將紙質資料進行掃描上傳,點擊遞交即可,整個流程全部下來僅需10多分鐘。"11月16日,在衡陽市耀江花園項目內,該公司綜合部張經理談起"外網申請"很是感慨地說,"以前因為自助窗口有限,每月多次往返不動產登記中心,有時要辦理大批量業務時,幾乎一呆就近一個月。如今,我們只要跑一趟就可以完成業主的不動產登記辦理手續了。"
最多跑一次,便民、利民落實處
"不動產登記實行外網申請、內網受理改革前,房企辦理大批量業務累計用時需30個工作日左右。"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副主任彭小林介紹,"之所以出現等待時間久的情況,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有些房企辦事人員初次申請,對于業務不熟悉、不專業,容易出現材料不齊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等情況,導致多次往返登記窗口;另一方面,業務量大,當材料齊備后,由于不動產登記中心窗口及設備有限,要預約、取號、排隊,需耗費大量時間。
彭小林告訴記者:"現如今,房企從外網提交資料,我們內網受理人員只需通過外網收件頁面查看審核房企從外網遞交的信息資料,一旦審核有問題,在系統中注明不通過原因并退回;審核通過的,點擊受理,并將遞交登記資料原件的信息,通過電話或是系統發送給房地產開發企業代辦人員。內網一旦受理,外網顯示審核通過,房地產開發企業便可在外網系統查詢內網卷宗的辦理進度,也可打印帶二維碼的外網預受理通知書。"
如此一來,不僅讓便民、利民落到實處,還能更加便捷地指導辦事企業提前準備好業務所需材料,避免因材料缺失而來回奔波,也節省了在窗口的辦理時間,進一步提高了不動產登記中心的辦事效率、服務水平。
深化服務意識,推動外網預受理系統普及進程
為使房地產開發企業克服操作上的瓶頸疑惑,能迅速、便捷、高效操作外網預受理系統,11月2日,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組織我市59家開發企業近100人對湖南CA的辦理及操作、外網預申請操作等內容進行了培訓。與此同時,為了讓房地產開發企業能盡快熟知操作系統,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信息管理科多次帶著系統研發、硬件維護人員到衡陽市禧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衡陽市耀江實業開發有限公司、湖南銀泰置業有限公司等多家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實例業務操作培訓。
此外,為不斷推進“放管服”政策落到實處,促使外網預受理系統快速穩定前行,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還于11月7日、8日就外網預受理的具體細節事宜召開專題研討會,決定取消"預售商品房買賣、抵押預告登記"面簽環節,授權開發商和銀行對購房人的身份合法性、辦理抵押的真實意識表示進行審核、面簽,并將登記資料進一步簡化,歸制成統一順序的樣板并掃描格式樣板發至房產地開發商代表群參閱,確保各公司在自己的辦公場所進行外網預申請前,無須先預審資料、蓋章,而是由登記中心人員在內網受理后,核對登記資料原件時,在申請書、詢問表上簽字蓋章。
同時,經核實房地產企業上傳的電子登記資料與登記資料原件一致,立即核定、登簿、打證、交費、發證,并將登記流程精簡至"1"的水準,外網預受理的業務從受理、核定、登簿均由1人辦結,且外網申請的登記業務實行專窗受理打證。
(衡陽日報 記者 吳帥 通訊員 莫玉英 王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