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市醫療保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全國、全省醫療保障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聚焦我市醫療保障領域的重點難點問題,深化改革、強化管理、積極作為,努力提供高效、優質、便捷、精準的醫療保障服務,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把衡陽建設成名副其實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級市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整合職能職責,完成組建任務
深入貫徹落實全省醫療保障工作會議精神,嚴格對照《衡陽市機構改革方案》的具體要求,盡快完成機構的組建工作,推進職能職責的整合和劃分等相關籌備工作,啟動人員轉隸和工作人員配置;認真對標省醫療保障局的職能職責,配合編制機構合理制定“三定方案”和二級機構的“三定方案”;科學制定黨組議事規則、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等局機關運行管理機制,進一步規范工作流程、辦事規則,形成完備的、有效的各項工作制度和管理運行辦法;積極主動指導各縣市區機構組建工作。
二、完善工作體系,搞好頂層設計
搞好醫療保障機構的頂層設計,加快構建合理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管理體系和工作體系,進一步明確局本級和二級機構、內設科室的工作范疇和職能職責管理邊界界定,全面清理各部門和縣市區出臺的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待遇政策,以及生育保險、醫療救助政策,統一規范醫保待遇標準,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和體系建設,全面規范公務員醫療補助制度,切實加強離休干部醫療保障工作,做好生育保險和職工醫保合并實施工作。對照“三醫聯動”改革的內涵和要求,進一步提高醫藥服務管理,制定涵蓋整個鏈條的框架和遵循,形成醫藥、醫療、醫保的良好改革運行聯動體系。根據省醫療保障局統一安排,適時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
三、推進各項改革,形成工作動能
突出工作重點,強力推進醫療保障各項改革。一方面,積極圍繞上級醫療保障部門部署的改革任務,進一步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強醫療保障基金預算管理,全面推進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通過醫保支付標準引導價格合理形成的機制;推進藥品采購招標改革,落實省醫療保障局藥品和醫用耗材招標采購、配送及結算管理等相關制度的要求,組織制定由市級管理的藥品、醫用耗材價格和醫療服務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收費政策及標準;推動治理高值醫藥耗材改革,摸清本地區高值耗材的管理和使用現狀,適時組織開展高值醫用耗材專項治理。另一方面,強化籌資征繳體系改革,積極配合稅務機關做好醫保費征管工作,確保各統籌區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此外,積極穩妥推進市級統籌制度建設,做好改革前期的準備工作。
四、堅持問題導向,化解問題隱患
突出問題導向,聚焦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重點、難點問題,針對我市醫療保險工作在運行管理及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問題,開展大調研、大排查活動,對調研排查出來的問題和矛盾,逐一梳理,分門別類,認真研究,是共性問題的要及時出臺化解問題的具體對策措施,是個性問題的要區別對待,有效化解。將4月、5月定為調查研究月,制定調研方案,組建調查組,深入各縣市區、各醫藥機構和工作領域,圍繞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進行實地調研,充分聽取各方意見,收集匯總醫療保障領域的矛盾和問題,開展集中研究,進一步提出解決問題和矛盾的方案,推動矛盾和隱患的解決,彰顯醫療保障部門的作為和擔當。
五、開展專項行動,確保基金安全
提高我市醫療保險基金使用管理的安全性、有效性,是今年我市醫療保障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要全面貫徹落實《湖南省醫療保險監督管理辦法》,對轄區內協議醫藥機構全面檢查,針對薄弱環節開展專項治理,嚴厲打擊惡意欺詐騙保行為,鞏固高壓態勢,形成震懾效應,確保基金安全可控。要立足現有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能,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部門聯動,推進醫保綜合監管。發揮舉報獎勵制度威力,制定出臺《衡陽市打擊欺詐騙保行為的舉報獎勵辦法》。要堵塞制度漏洞,完善治本之策,用好協議管理制度,嚴格執行解除與定點醫藥機構服務協議的具體標準;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監管,不斷提升監管力量;加強醫保行政執法隊伍和監督體系建設,開展全員崗位培訓,提升行政執法監督能力;加強醫保智能監控信息系統建設,健全信息披露制度,盡快實現統籌地區智能監控全覆蓋;開展誠信體系建設試點,建立健全“黑名單”和個人懲戒制度。
六、統籌精準施策,做好醫保扶貧
認真落實《湖南省醫療保障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整合相關政策和資金渠道,完善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機制,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和目標任務實現。重點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因病致貧返貧等特殊貧困人口,精準施策、綜合保障,實現參保繳費有資助、待遇支付有傾斜、基本保障有邊界、管理服務更高效、就醫結算更便捷。探索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診療服務項目納入貧困地區醫保支付范圍。
七、夯實工作基礎,提升服務水平
積極爭取政府加大財政投入,加強對接相關部門,確保后勤、人員、技術等基本工作需求保障到位。推進醫保數據的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加速建設全市統一的醫保信息管理系統。落實《關于醫療保障信息化工作指導意見》的要求,配合省局建立全省統一的信息編碼標準數據庫,規范疾病與診斷等業務標準,統一規范醫保術語和標準,全面核實參保人員的關鍵信息,夯實醫療保險基礎信息,逐步實現與相關部門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數據共享。推進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進一步簡化協議醫藥機構協議管理流程,優化結算方式,改善服務質量。落實“三個一批”要求,實現兩類人員全覆蓋。深入推進醫保領域“放管服”改革,積極探索“互聯網+醫保”管理服務新模式,進一步優化異地就醫備案及報銷流程、登記參保、醫保關系轉移接續等方面的措施。
八、強化能力建設,樹立機關新氣象
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旗幟鮮明地講政治,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在醫療保障領域的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學習,提升能力素質和專業水平,研究制定醫療保障系統中長期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和教育培訓計劃,健全完善人才培養機制,為醫療保障事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培植擔當作為、務實創新的精神,進一步增強執行力,始終緊盯增創一流的目標,出臺相關獎懲措施。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制度,堅持一崗雙責,全面貫徹落實《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堅持挺紀在前,樹規在前,切實加強黨建工作。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決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反“四風”。進一步陶冶干部情操,活躍氣氛,開展爭創“一流支部”建設,科學制定工作考核辦法,全面提升全局干部職工“精氣神”。圍繞醫療保障重點改革、重大政策、重要工作開展宣傳,積極向人大、政協匯報基金運行管理有關情況,爭取理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