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駐衡普通高等學校、技工院校、特殊教育院校:
根據《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一次性求職補貼發放工作的通知》(湘人社函〔2025〕59號)的文件要求,為做好全市高校畢業生一次性求職補貼發放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發放對象、標準
2026屆積極求職創業的駐衡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非定向培養畢業生,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自愿申請一次性求職補貼:
(一)所在家庭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二)所在家庭為零就業家庭的;
(三)所在家庭為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的;
(四)本人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
(五)本人在本學歷在讀期間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
(六)本人持有《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證》的。
同時符合上述兩種及以上類別的畢業生,只可按一種類別申報。符合條件的,按照每人15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求職補貼,同一發放對象只能享受一次。
二、發放程序
2026屆困難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采取線上自助申報方式受理,按“個人申請—學校初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及公示—資金撥付”的程序進行。個人申請通過“湘就業”平臺線上自助申報,學校和人社部門均在“湖南省人社一體化平臺”(以下簡稱省平臺)進行審核。
(一)個人申請(截至9月20日)
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可關注“湘就業”微信公眾號,通過注冊申請獲得個人登錄賬號,進入“高校畢業生服務專區—一次性求職補貼”模塊,按照系統提示,如實、完整、準確填寫個人申請信息,簽署申請承諾書,點擊“提交申請”進行網上申報。所有申請人都需提供一份紙質版申報表至學校。
根據申請類型,省內生源畢業生將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進行大數據校驗自動比對申請資格,對通過系統校驗比對的不再提供相關困難證明材料。
系統校驗比對不通過以及省外生源的畢業生(省外生源畢業生指生源地在省外,就讀于湖南省省內學校的畢業生),申請人需準備證明材料原件供學校審核,并將所有證明材料掃描上傳至系統。注意關注學校初審是否通過,若未通過則及時按照學校要求補充相關資料,逾期未申請或未在規定期限內按要求上傳相關證明材料的視同自愿放棄申請。
學生所有申報事項與學校負責部門咨詢對接,請各高校層層傳達到院系、班級,通知學生準備好相關證明資料并及時在“湘就業”提交申請,上傳相關資料。
(二)學校初審(9月1日至10月12日)
各學校要通過省平臺對畢業生申請材料真實性進行審核。主要審核申請畢業生是否屬于本校畢業學年內畢業生,申請類別與證明材料是否相符。不符合一次性求職補貼申領條件的,審核不通過并及時反饋畢業生理由;資料不符合要求的,審核不通過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應補全資料名稱;資料齊全且符合一次性求職補貼申領條件的,審核通過并在申請表上加蓋公章,審核結束各學校將申報材料統一提交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核驗。
對申報過程中系統校驗比對未通過,但認為自己符合條件的困難畢業生,需要學校人工審核所有紙質資料并與系統核對。
今年學校公示階段為人社部門復審通過后,再由學校將最終通過的人員信息在校內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
(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及公示(10月13日至10月31日)
人社部門通過省平臺對學校初審通過人員進行復核并及時反饋復核結果。學校對通過的人員信息公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通過部門網站等渠道向社會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的,進入資金撥付。
(四)資金撥付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部門在確保資金安全的情況下,采取資金直補到人,通過銀行代發方式,按規定將補貼資金發放到符合申領條件的畢業生本人社會保障卡金融賬戶中。補貼發放工作完成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省平臺上報畢業生一次性求職補貼發放匯總表。
衡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5年8月25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