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0日)
本年度報告根據國、省、市政府信息公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編制,內容包括:總體情況、行政機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行政機關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被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等六項內容。本年度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
一、總體情況
2023年,耒陽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打好“發展六仗”,聚焦“四大定位”,創造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建設“五個耒陽”,不斷拓展政府信息公開內容、完善公開制度、嚴格公開審查、強化公開監督,全力打造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
(一)主動公開方面。耒陽市今年共向社會公開市政府文件12件,耒陽市政府公報4期,發布政策解讀21件,設計制作市委常委會議圖解25期,設計制作市政府常務會議圖解25期,設計制作音頻解讀33件,各單位部門公開工作動態 5025 條,公開其他各類信息6800余條,開展“政務公開主題日”活動34期,開展網上調查、民意征集3期。在市政府門戶網站新開設“耒陽市‘湘易辦’工作宣傳專欄”、“網上信訪規范化辦理公示欄”、“2023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第二輪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查”、“政務公開主題日”等專欄。通過政府網站、審批服務系統及時調整公布政務服務各類目錄清單和“四免”改革事項清單,扎實開展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梳理與填報,動態管理事項調整和問題清單修改。依申請類事項網上可辦率達100%,網上辦理深度三級以上(含三級)事項比例達到99.97%。全年辦理即辦件209 萬余件,即辦件達 90.53 %。辦件法定提速率達 99.68% ,嚴格落實行政規范性文件百分百解讀,確保政策解讀與政策文件同步研究、同步起草、同步發布,并積極探索采用音視頻形式解讀提高政策傳播力和解讀易懂度,對于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實施針對性解讀,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二)依申請公開方面。進一步強化和提升依申請公開辦理,優質高效做好依申請公開工作。耒陽市政府門戶網站設立依申請公開專欄,向全社會公開“耒陽市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流程圖”、“耒陽市政府信息申請公開表”等相關信息,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政府信息公開的申請。全年共辦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64件,其中重難點辦件多集中在征收征遷領域。受理辦結“省長信箱”來信來訪71件、市長信箱789件,回復率100%。
(三)政府信息管理方面。常態化做好行政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等重點政務信息管理。市政府門戶網站開通“湖南省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數據庫”訪問端,集中展示各級現行有效行政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開設“數據發布”專欄,用圖表、文檔等形式及時發布各類統計報表、經濟運行指標、城鎮就業情況、財政收支情況等數據。組織召開相關調度、培訓、推進會議次,安排專人技術指導,制定《耒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耒陽市2023年“政務公開主題日”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耒政辦發〔2023〕23 號、《關于印發《耒陽市2023年“政務公開主題日”活動計劃安排表》耒政公開辦〔2023〕4號、《耒陽市政府網站信息公開巡檢制度》耒政公開辦〔2023〕5號),《耒陽市迎省“2023年政務公開第三方評估”工作責任分解表》和《耒陽市“2023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欄目明細及責任分工表》(耒政公開辦〔2023〕10號)等文件下發到各單位,加強內容保障,及時、規范、準確編發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規范性文件等法定公開內容,準確更新本地區概況、機構職能、領導信息以及重要政策信息等。截至2023年12月底,新增規范性文件11件,現行有效規范性文件共計53件。
(四)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方面。按照“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的原則,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積極推進落實政府網站適老化改造,對政府網站進行IPV6升級和適老化改造,方便人民群眾獲取信息、表達訴求、保障權益,建言獻策,著力將耒陽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及微信公眾號打造成耒陽市政務信息的權威發布平臺,嚴抓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建設管理,無新增漏報漏管現象,落實巡檢制度,實現監測問題實時清零。進一步規范政府網站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欄目建設,開設“2023年耒陽市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專欄”,發布信息553條,集中展示群眾關心、關切、關注的重點信息。線下開設政務公開專區和政務公開專窗,配置電腦、打印機、智能終端查詢等設備,擺放辦事指南、政府公報等公開資料,方便群眾查閱。
(五)監督保障方面。加強統籌調度,細化任務分工,明確各欄目內容保障責任單位和更新時限等要求,加強網站日常監測讀網巡網制度,完善考核管理辦法,強化工作人員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監督檢查和日常指導,落實“三級審批”信息發布責任制,切實提升規范信息內容質量。對門戶網站開展7×24小時的不間斷監測服務,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準確加以整改。妥善管理后臺密碼,對門戶網站管理密碼定期更新,確保網絡數據安全。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規章 | 0 | 0 | 0 |
行政規范性文件 | 11 | 0 | 53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許可 | 22105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處罰 | 2424 | ||
行政強制 | 51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149750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 然 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 企業 | 科研 機構 | 社會 公益 組織 | 法律 服務 機構 | 其 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64 | 0 | 0 | 0 | 0 | 0 | 64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64 | 0 | 0 | 0 | 0 | 0 | 64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總計 | 64 | 0 | 0 | 0 | 0 | 0 | 64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維持 | 結果 | 其他 | 尚未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 | 結果 | 其他 | 尚未 | 總計 | 結果 | 結果 | 其他 | 尚未 | 總計 | |||||
0 | 0 | 1 | 1 | 2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一)主要問題:2023年,我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對照新目標新要求,還存在某些不足,如少數單位對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工作不夠重視;部分工作難以協調對接;部分單位欄目未能及時保障更新等問題。
(二)下一步改進措施:一是加強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監管,讓各級各部門更加重視并常態化抓實政務公開工作。二是進一步理順和完善工作機制,根據政務公開工作新任務新要求,加強政務公開機構建設、專業人員配備。三是繼續組織開展全市政務公開從業人員工作業務培訓,切實增強我市政務公開隊伍的工作能力和整體素質。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本年度未收取政府信息處理費,無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