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衡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14年12月12日)
編制說明:本年度報告根據國家、省、市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規定編制,內容包括:概述,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咨詢處理,行政復議、訴訟和申訴,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改進措施和附表。本年度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4年 1月 1日起至2014年12月11日止。
一、概述
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是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及《湖南省行政程序》等有關法規精神,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及效能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2014年,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進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完善政府信息公開配套工作、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基礎性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面部署信息工作
2014年度,按照信息公開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加強了建設政務信息公開工作,進一步規范建設領域行政行為。年初,局黨委和局務會議對信息公開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一是明確了專門機構和專人負責信息公開工作。二是決定以網站作為主要渠道,并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報刊、簡報和設立公共查閱點等宣傳渠道的補充作用,及時公布我市建設信息。
(二)建立政府信息公開配套制度
制定了建設工程網站推進信息公開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了各科室(單位)信息公開工作職責,要求將全局工作動態、政策法規、規劃計劃及規范性文件等信息及時主動地向社會公示,切實保障群眾知情權。
(三)加大輿論宣傳力度
2014年,市住建局參加了衡陽市《政風行風熱線》、《民聲面對面》等節目,并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簡報、互聯網等媒介,及時有效地宣傳建設領域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讓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四)大力開展文件梳理及學習培訓工作
1、全面清理所有的行政審批事項和服務類事項,并上報市電子政務辦備案。
2、利用網絡集體學法,一改紙質學法傳統,帶來時代新風。組織全體工作人員認真學習了《湖南省2014“六五”普法讀本》,并采用無紙化考試系統進行“六五”普法年度考核。
3、組織全體干部參加衡陽市干部教育網絡培訓,現已全部完成學習任務。
(五)逐步完善網上收集意見及答復機制
以紅網·衡陽城市論壇、黨政門戶書記市長信箱、“12345”政府服務熱線、建設工程網為重要平臺,完善了網上收集意見機制,及時回復群眾提出的問題。以信息公開帶動辦事公開,以辦事公開帶動便民服務,進一步推動市住建局信息公開、網上辦事和電子政務工作的有機結合和良性互動。
(六)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領域項目和信用信息公開工作
為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工程建設領域公開共享專欄信息報送任務,由專人負責,相關科室齊心協力,全年共上報專欄信息3400余條。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一)公開的主要內容
公開信息的主要內容包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通知、公告、工作動態、政策法規及規范性文件、業務工作等,全年共公開各種信息462篇。
(二)公開形式
一是互聯網。通過衡陽建設工程網、衡陽市黨政門戶網公開信息。
二是其它渠道。通過電視臺、報紙、辦公地點板報、簡報等公開信息。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全年,接到市政府辦轉辦的申請信息公開3條,其中不屬于政府信息公開的1條,公開1條,部分公開1條。其中申請公開“立新大道2008年竣工驗收圖、各十字路口建成狀況圖”因《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信息公開條例》的有關規定,不屬于政府信息公開范圍。申請公開“立新大道與蒸陽北路已經建成的兩棟高樓——天宇花苑、富華大廈規劃許可和竣工驗收資料”中“天宇花苑”不涉及申請人利益,依照《信息公開條例》對該部分信息不予公開。
四、咨詢處理情況
接待信息公開咨詢達1800余人次,其中:通過互聯網在線咨詢的人數有明顯的上升,超1200人次,通過電話咨詢、安全生產月等主題活動、上門等形式現場咨詢570余人次。
五、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無信息公開事務方面的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六、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現階段未對公眾申請公開信息收取任何費用。
七、2015年信息公開工作思路
圍繞市委、市政府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要求,繼續高度重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學習先進經驗、夯實基礎工作、創新信息平臺(如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手段,在擴大公開內容和范圍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八、附表
1.主動公開情況統計
指 標 | 單位 | 數 量 |
主動公開信息數 | 條 | 462 |
其中:全文電子化的主動公開信息數 | 條 | 462 |
新增的行政規范性文件數 | 條 | 0 |
2.依申請公開情況統計
指 標 | 單位 | 數 量 |
申請總數 | 條 | 3 |
其中:1.當面申請數 | 條 | 0 |
2.傳真申請數 | 條 | 0 |
3.電子郵件申請數 | 條 | 0 |
4.網上申請數 | 條 | 0 |
5.信函申請數 | 條 | 0 |
6.其他形式申請數 | 條 | 3 |
對申請的答復總數 | 條 | 2 |
其中:1.同意公開答復數 | 條 | 1 |
2.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條 | 1 |
3.否決公開答復總數 | 條 | 1 |
其中:(1)非《規定》所指政府信息數 | 條 | 1 |
(2)“信息不存在”數 | 條 | 0 |
(3)“非本部門掌握”數 | 條 | 0 |
(4)“申請內容不明確”數 | 條 | 0 |
(5)“免予公開范圍1”數 | 條 | 0 |
(6)“免予公開范圍2”數 | 條 | 0 |
(7)“免予公開范圍3”數 | 條 | 0 |
(8)“免予公開范圍4”數 | 條 | 0 |
(9)“免予公開范圍5”數 | 條 | 0 |
(10)“免予公開范圍6”數 | 條 | 0 |
(11)其它原因 | 條 | 0 |
注:免予公開范圍指《規定》第十條所列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范圍。
3.咨詢情況統計
指 標 | 單位 | 數 量 |
提供服務類信息數 | 條 | 44 |
網上咨詢數 | 人次 | 1256 |
現場接待人數 | 人次 | 220 |
咨詢電話接聽數 | 人次 | 370 |
網站專欄頁面訪問量 | 人次 | 47萬 |
4.申訴情況統計表
指 標 | 單位 | 數 量 |
行政復議數 | 件 | 0 |
行政訴訟數 | 件 | 0 |
行政申訴數 | 件 | 0 |
其中:對本部門首次處理不滿意的行政申訴數 | 件 | 0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