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和糧食局2020年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預算說明
發布時間:2020-03-12 16:12??????來源:財務科?????瀏覽量:
字體:

部門預算公開信息目錄

一、部門職能職責

二、機構設置

三、部門收支概況

(一)收入預算

(二)支出預算

(三)機關運行經費安排情況

(四)政府采購預算

(五)國有資產占有情況說明

(六)預算績效目標說明

(七)“三公”等經費預算說明

(八)其他事項

四、名詞解釋

五、部門預算公開表格目錄

六、公開表格附件

 

一、部門職能職責

 (一)貫徹執行有關國內外貿易、國際經濟合作、區域經濟合作、糧食宏觀調控和物資儲備的發展戰略、政策,擬訂全市國內外貿易、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對外援助、對外投資、對外經濟合作的中長期規劃、政策措施和實施辦法,研究提出全市糧食宏觀調控、糧食流通、物資儲備的中長期規劃和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合作、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趨勢和流通體制改革的建議。

(二)負責推進流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流通企業改革,促進商貿服務業、社區商業和糧食產業發展,研究提出促進商貿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建議,推動流通標準化和連鎖經營、商業特許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擬訂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體制改革方案并組織實施。

(三)擬訂全市國內貿易發展規劃,促進城鄉市場發展,研究提出引導國內外資金投向市場體系建設的政策建議,指導大宗產品批發市場規劃和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商業體系建設工作,推進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組織實施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

(四)牽頭協調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擬訂規范市場秩序的政策。推動商務領域信用建設,指導商業信用銷售,建立市場誠信公共服務平臺。按有關規定對特殊流通行業進行監督管理。負責對管理的政府儲備、企業儲備及儲備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負責糧食流通監督檢查,負責糧食收購、儲存、運輸環節的糧食質量安全和原糧衛生的監督管理,組織實施糧食庫存檢查工作。

(五)承擔組織實施重要消費品市場調控和重要生產資料流通管理的責任,負責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管理機制,監測分析市場運行、商品供求狀況,調查分析商品價格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按分工負責重要消費品儲備管理和市場調控工作。按有關規定對成品油流通進行監督管理。負責全市糧食流通宏觀調控的具體工作,管理全市糧食、食糖儲備,負責在衡地方儲備糧行政管理。監測糧食和戰略物資供求變化并預測預警。指導協調政策性糧食購銷和糧食產銷合作,保障軍隊糧食供應。承擔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日常工作。

(六)擬訂糧食和物資儲備倉儲管理有關技術標準和規范并組織實施,負責全市糧食流通、加工行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管理,承擔所屬物資儲備承儲單位安全生產的監督責任。

(七)研究提出全市戰略物資儲備規劃、全市儲備品種目錄的建議。根據全市儲備總體發展規劃和品種目錄,組織實施全市戰略和應急儲備物資的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落實有關動用計劃和指令。

(八)貫徹執行國家進出口商品、加工貿易管理辦法和進出口管理商品、技術目錄。擬訂促進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的政策措施。組織實施重要工業品、原材料和重要農產品進出口總量計劃。指導、協調全市各類進出口企業的進出口業務和加工貿易業務,指導對外貿易促進活動和對外貿易促進體系建設。

(九)根據國家、省、市儲備總體發展規劃,統一負責儲備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擬訂全市儲備基礎設施、糧食流通設施建設規劃并組織實施,管理有關儲備基礎設施和糧食流通設施投資項目。

(十)負責糧食流通行業管理,制定行業發展規劃、政策,擬訂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有關標準、糧食質量有關標準,制定有關技術規范并監督執行。負責實施糧食收購行政許可的有關行政管理。負責協調推進糧食產業發展有關工作。負責糧食和物資儲備的對外合作與交流。

(十一)貫徹執行國家對外技術貿易、出口管制以及鼓勵技術和成套設備進出口的貿易政策。負責協調管理內外貿易科技發展和技術進出口,協調全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出口市場的開拓和技術出口的管理工作。依法監督管理全市技術進出口工作。

(十二)牽頭擬訂服務貿易發展規劃并開展相關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促進服務出口、服務外包的規劃、政策并組織實施,推動服務外包平臺建設。

(十三)牽頭承擔全市商務領域涉及世界貿易組織事務的相關工作。協助開展對外貿易調查和產業損害調查,指導協調產業安全應對工作。

(十四)指導全市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工作,擬訂并組織實施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政策。依法核準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及變更事項。依法核準重大外商投資項目的合同章程及法律特別規定的重大變更事項。依法監督檢查外商投資企業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合同章程的情況并協調解決有關問題。指導投資促進及全市外商投資企業審批工作,規范招商引資活動。指導國家級、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有關工作。

(十五)負責組織參與商務部、省政府舉辦的內外貿易促銷活動和招商引資、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活動。負責組織、指導、協調以衡陽市名義在境內外舉辦的各種內外貿易交易會、展覽會、展銷會和招商引資等商務活動。

(十六)負責全市對外經濟合作工作,擬訂全市對外經濟合作政策并組織實施。依法管理和監督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等。負責市內企業在境外開辦企業(金融企業除外)的審核工作。負責牽頭外派勞務和境外就業人員的權益保護工作。協調管理全市承擔的對外援助項目等。

(十七)貫徹執行國家對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的經貿規劃、政策,指導我市對港、澳、臺地區貿易和經貿合作活動,協調港、澳、臺商投資管理工作。

(十八)負責全市對外開放口岸的規劃、申報及有關審批工作。協調管理全市口岸工作,推動建立大通關機制。

(十九)承擔全市商務和糧食系統統計及其信息發布工作,提供信息咨詢服務,指導全市流通領域信息網絡和電子商務建設。

(二十)負責本行業、領域的應急管理工作,對本行業、領域(包括商業貿易等)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二十一)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機構設置

(一)辦公室。負責機關的日常政務。負責擬訂和督促落實全局年度工作計劃。負責組織局重大活動、重要會議及會議決定事項的督促落實。負責擬訂局機關各項工作制度并督促落實。負責局機關文電、政務公開、機要檔案、工會、接待、綜合治理、安全保衛等工作。負責局機關國有資產管理及后勤服務工作。負責局系統信訪、維穩和應急管理工作。負責局系統計劃生育工作。承擔全市開放型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

(二)綜合調研科。負責對全市開放型經濟、內外貿易和糧食流通、物資儲備工作重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負責局重要綜合材料的起草工作。負責商務和糧食系統的對外宣傳和新聞報道。負責年鑒、史志編撰工作。指導相關經濟學會、協會的工作。負責全市招商引資、內外貿易、國際經濟合作、糧食流通、物資儲備的統計數據綜合及其信息發布。負責局機關網站建設。

(三)財務科。牽頭制定有關資金扶持政策和措施。承擔與商務和糧食工作相關的各項業務資金、專項資金的具體使用和管理工作,編報預決算并下達預算。指導局屬單位財務、資產管理有關工作。負責機關內部審計和局屬單位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負責局機關基建項目計劃的制定和申報工作。負責局機關經費預算管理及財務收支工作。負責局屬單位會計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工作。負責全市糧食行業財務會計報表的匯總與上報工作。

(四)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科。監測、分析市場運行和商品供求狀況,調查分析商品價格信息,負責市場預測、預警和信息發布。承擔市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監測、分析工作,提出市場運行及調控的政策建議。負責重要消費品(肉類、糖、邊銷茶、小包裝食品等)的儲備管理和市場調控。監測分析重要生產資料市場運行,按照有關規定對成品油流通進行監督管理。按照職責分工對酒類、繭絲綢流通進行管理。負責市場監測、重要商品儲備、生活必需品的應急供應、繭絲綢等方面市場調節資金的管理與使用。提出商務領域促進消費的工作措施和政策建議。組織協調處理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中的有關重大問題。

(五)市場體系建設科。擬訂促進市場體系建設和城鄉市場發展的政策措施。擬訂鼓勵類流通設施目錄,規范商業領域投資的市場準入程序,引導國內外資金投向流通設施建設。指導城市商業體系建設,推進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培育和發展農村市場。指導大宗產品批發市場規劃工作。組織擬訂市場體系標準,推進商品流通市場的標準化建設。負責重要商品市場、大型商業設施及建設項目的登記、聽證和預審,并協調解決有關問題。組織擬訂市區商業網點規劃,指導縣市區商品市場和商業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承擔汽車(含二手車、報廢車)流通行業監督管理工作。

(六)流通業發展科。擬訂優化流通產業結構調整政策并組織實施。負責商品流通業行業管理,促進工貿結合、農貿結合、內外貿結合和產銷對接。承擔推動流通標準化和流通行業科技進步的相關工作。推動連鎖經營等現代流通方式發展,負責商業特許經營相關管理工作。負責建設中小微流通企業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商貿物流體系建設,促進物流加工、供應鏈管理等新興業態發展。促進品牌建設和綠色流通發展,負責全市再生資源回收管理和流通領域節能減排工作。按有關規定對拍賣、舊貨流通等特殊流通行業進行監督管理。

(七)市場秩序科。擬訂規范市場秩序的政策措施。牽頭協調整頓和規范全市商務領域市場經濟秩序的相關工作,組織開展專項整治。推動商務領域信用建設,指導商業信用銷售,推進商務領域“誠信經營”示范創建活動,建立市場誠信公共服務平臺。推動追溯體系建設,負責藥品流通行業管理相關工作。負責建設和管理市場秩序舉報投訴服務網絡。負責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監督管理工作。規范商貿企業交易行為,會同有關部門規范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行為。負責直銷管理及內資直銷企業的選址、確認和上報。指導商務行政執法工作。

(八)電子商務科。統籌全市電子商務工作,擬訂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擬訂運用電子商務開拓國內外市場的相關政策并組織實施。支持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促進面向消費者的電子商務健康發展。推動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建設和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建設,建立電子商務統計和評價體系。負責商務和糧食領域信息化建設的培訓與交流。

(九)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科。擬訂全市服務貿易發展規劃、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負責全市服務貿易跨部門協調機制的聯絡工作。擬訂全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和措施并組織實施。負責協調和組織全市服務外包工作和市場開拓促進活動。協調全市“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和“服務貿易示范區”的有關工作。參與組織“技術先進性服務企業”的認定和考核。依法監督管理全市技術進出口工作。負責全市商貿服務業(含餐飲業、住宿業、美容美發、家政服務等)的行業管理。負責會展業行業管理與促進工作。

(十)對外貿易科。組織擬訂全市對外貿易及加工貿易、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指導、協調全市各類進出口企業的進出口業務和加工貿易業務,指導對外貿易促進體系建設。指導和協調全市外貿企業參加交易會、洽談會的工作并制定規劃。負責全市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的后期管理工作,指導、協調外貿企業進出口許可證的辦理工作。負責全市進出口(含加工貿易、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業務統計、分析和調度工作。指導協調全市企業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等工作。指導出口商品基地建設和外貿知名品牌培育工作。

(十一)投資管理科。組織擬訂全市招商引資發展規劃、政策措施,指導全市吸引內外投資、商協會工作。負責招商引資工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依法監督檢查外商投資企業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合同章程的情況并協調解決有關問題。負責受理和協調處理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訴。負責外商投資統計工作。負責組織全市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年報工作。負責調度考核全市外資到位相關指標的數據上報工作。指導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的工作。

(十二)承接產業轉移科。擬訂全市投資促進工作發展規劃、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做好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投資促進有關工作。負責重點投資項目及投資商的跟蹤、服務工作。指導國家級、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展投資促進工作。 

(十三)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科。擬訂全市對外經濟合作的政策、規章制度以及對外經濟合作的中長期規劃。指導全市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等對外經濟合作業務。依法初核、申報市內企業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資格、對外投資設立企業(金融企業除外)事項。負責牽頭外派勞務和境外就業人員的權益保護工作。協調管理全市承擔的對外援助項目和多雙邊對本市的無償援助、捐贈項目(不含財政合作項目外國政府及國際金融組織的贈款)等發展合作業務。負責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統計工作。

(十四)法規和國際經貿關系科。組織起草商務領域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領域的規范性文件。承辦有關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工作,承擔局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牽頭承擔全市商務領域涉及世界貿易組織事務的相關工作。參與擬訂全局各項政策和發展規劃。負責進口監測和管理,指導、協調產業部門建立全市產業損害預警機制。負責本系統法律法規培訓及普法教育等工作。

(十五)企業管理科。負責局系統所屬國有、集體企事業單位的改革、改制和扭虧增盈工作,對企事業單位的改制工作進行監督、指導、協調。負責協助有關部門對局系統國有資產、國有資本營運的指導和監管。負責對本行業、領域(包括商業貿易等)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負責組織所屬單位安全生產人員的業務培訓。

(十六)糧食調控與儲備科。研究提出全市糧食宏觀調控及糧食流通的中長期規劃,承擔全市糧食流通宏觀調控的具體工作。制定糧食儲備的倉儲管理政策和制度并組織實施。研究提出市級儲備糧收購、銷售計劃并組織實施,管理輪換計劃。指導協調最低收購價糧食等政策性糧食購銷和地方儲備糧管理。指導協調糧食產銷協作。保障軍隊糧食供應。歸口管理全局糧食行業統計工作,承擔糧食市場監測預警、統計工作。負責做好在衡中央儲備糧、省級儲備糧相關銜接工作。

(十七)物資與能源儲備科。擬訂戰略物資儲備政策和制度并組織實施,研究提出健全戰略物資儲備體系的建議,研究提出戰略物資儲備規劃、計劃的建議,研究提出全市儲備總體發展規劃和品種目錄的建議,組織實施戰略物資儲備的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擬訂成品油、天然氣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的政策和制度并組織實施,落實有關動用計劃和指令。制定市級救災物資儲備政策和制度,組織實施中央、省代儲和市級救災物資的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擬訂物資儲備的倉儲管理政策和制度并組織實施。承擔相關儲備統計工作。

(十八)糧食產業發展與科技科。負責協調推進糧食產業發展有關工作。負責擬訂和組織實施全市糧食市場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研究提出全市儲備總體發展規劃和品種目錄的建議,組織編制糧食流通、加工和物資儲備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組織擬訂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有關標準、糧食質量有關標準,制定有關技術規范并監督執行,指導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的科技創新、技術改造。研究提出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投資和財政性資金投資方向、規模以及安排的建議。按照規定權限組織有關項目的資金申請、項目審核并指導實施。承擔糧食和物資儲備信息化建設工作。承擔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的具體工作。

(十九)糧食監督科。擬訂糧食和物資儲備監督檢查制度并組織實施,監督檢查糧食和物資儲備數量、質量和儲存安全,以及有關制度和政策執行情況。根據授權做好對中央事權儲備糧實施依法監督檢查相關工作。建立健全儲備責任追究機制,依法組織對重大案件查處和督查督辦,組織指導糧食購銷活動的監督檢查。

(二十)口岸科。負責編制全市口岸建設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負責組織全市口岸平臺的申報、建設、驗收和運營管理工作。負責督促口岸聯檢單位按規定履行職責,協調口岸各單位的關系,并依據國家有關政策和法規處理爭議。負責組織口岸有關單位定期對開放口岸綜合運行情況進行聯合檢查。負責做好口岸平臺提效降費工作。負責口岸業務的綜合統計、調研分析工作。負責口岸電子信息平臺的建設、運行和維護,促進貿易便利化建設。負責全市口岸平臺海關協關員的招聘和管理。代表市政府協調做好打擊走私有關工作。

(二十一)行政審批服務科。負責本單位對企業和個人辦理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征收、行政給付、其他職權(核準、備案、年檢)等行政審批和管理服務事項的受理、審核或審批和送達。負責組織協調行政審批和管理服務事項的調研論證。負責有關行政審批和管理服務事項的政策咨詢、政務公開工作。負責與本單位承擔行政審批和管理服務事項事中事后監管職能科室的溝通協調,并做到信息共享。負責行政審批和管理服務事項辦理資料歸檔和信息統計工作。      

(二十二)組織人事科。負責局機關及所屬單位的人事管理、機構編制、勞動工資和教育培訓工作。開展對外交流合作。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和所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科。負責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

三、部門收支概況

本部門預算為匯總預算,納入編制范圍的預算單位包括:1、衡陽市商務和糧食局部門本級;2、衡陽市投資促進局;3、衡陽市商務和糧食局綜合執法支隊;4、衡陽市糧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5衡陽市軍糧供應管理站。收入為一般公共預算撥款、財政專戶管理的非稅收入撥款、經營收入及其他收入;支出為局系統含4個下屬單位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的經費。

(一)收入預算:2020年年初預算數3724.18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3086.66萬元。

    (二)支出預算:2020年年年初預算數3724.18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960.76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38.25萬元,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95.57萬元等。

    具體安排如下:

基本支出:2020年年初預算數為3449.68萬元,是指為保障單位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用于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以及日常公用經費、業務性商品和服務支出。

項目支出:274.5萬元。

預算收支增減變化情況說明:2020年度本單位年初預算數為3724.18萬元,比上年減少227.19萬元,主要原因是衡陽市市場管理處機構改革并入其他單位。

    (三)機關運行經費安排情況:本部門2020年年初預算機關運行經費共安排3449.68萬元,比上年度預算減少226.19萬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2051.28萬元,一般商品和服務支出864.23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534.17萬元。

減少的主要原因是衡陽市市場管理處機構改革并入其他單位。

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中的一般商品和服務支出373.28萬元,包括辦公費31.3萬元,印刷費9.57萬元,水電3萬元,電費11.3萬元,郵電費2萬元,差旅費28.32萬元,因公出國5萬元,維護(護)費0.6萬元,會議費15.18萬元,培訓費17.24萬元,公務接待31萬元,勞務費2萬元,工會經費92.24萬元,公車運行29萬元,其他交通費用90.13萬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5.4萬元。

(四)政府采購預算:2020年一般財政撥款沒有安排政府采購項目。

(五)國有資產占有情況說明: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部門共有辦公及業務用房51133.45平方米;車輛13輛,其中:一般公務用車4輛;單位價值200萬元以上大型設備0套。2020年部門預算安排購置車輛0輛,預算安排購置價值200萬元以上大型設備0套。

(六)預算績效目標說明:本部門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實行績效目標管理,納入2020年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的金額為3724.18萬元,其中,基本支出3449.68萬元,項目支出274.5萬元。

(七)“三公”等經費預算: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數90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52萬元、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費33萬元、因公出國(境)費5萬元。2020年公務用車購置數0臺。會議費預算數15.18萬元、培訓費預算數17.24萬元。

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數90萬元,比上年減少10萬元,減少10%。其中:

1.公務接待費52萬元,比上年減少10萬元,減少16.13%,主要是公務接待人數和批次減少;

2.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費33萬元,與上年相同;

3.因公出國(境)費5萬元,與上年相同。

2020年會議費預算數15.18萬元,比上年增加0.39萬元,增加2.64%,主要原因是人員增加;培訓費預算數17.24萬元,比上年增加4.88萬元,增加39.48%,主要原因是預計培訓人數增加。

(八)其他事項。無。

四、名詞解釋:

1.一般公共預算:是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即通常所指的“財政收入”,按照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改稱“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地方收入、上劃中央收入、上劃省級收入三部分構成。

2.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3.“三公”經費:是指商品和服務支出中的因公出國(境)費用、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

4.機關運行經費:機關運行經費指為保障行政單位(包括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費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及其他費用。

五、部門預算公開表格目錄

表一:部門收支總表

表二:部門收入總表

表三:部門支出總表

表四:財政撥款收支表

表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

表六: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部門經濟科目)

表七:一般預算基本支出(政府經濟科目)

表八:政府性基金表

表九:三公經費預算表

表十: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申報表

表十一:市級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目標匯總表

表十二:市級專項資金支出方向績效目標表

 

衡陽市部門預算公開套表(2020商務和糧食局)


相關閱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郓城县| 景谷| 泗洪县| 颍上县| 新晃| 囊谦县| 阿城市| 七台河市| 孟村| 名山县| 虹口区| 札达县| 嘉祥县| 乌苏市| 黎川县| 昌吉市| 新建县| 平安县| 上饶县| 三台县| 靖远县| 华安县| 内黄县| 大竹县| 会泽县| 肇州县| 潍坊市| 商丘市| 仲巴县| 桑日县| 保亭| 江口县| 民乐县| 遂宁市| 永安市| 宁德市| 南郑县| 抚州市| 当雄县| 长葛市| 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