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
關于2020年度法治工作情況的報告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
根據《關于報送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情況的通知》要求,現將我局2020年度法治工作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2020年以來,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悉心指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市統一部署,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建立完善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利企便民措施,提升依法履職能力,切實推動《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省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優化法治營商環境的工作方案》貫徹落實。
一、強化組織領導。我局高度重視法治建設,把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黨政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成立了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出臺了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將法治政府建設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并將考核結果與年終評先選優掛鉤,確保法治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二、深化政務公開。一是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全面推進“五公開”,打造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二是做好規范性文件解讀和圖解,市委常委會會議和市政府常務會議圖解等政策解讀工作,同時做好國省重要政策解讀信息轉載。三是在衡陽市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專欄政務參與設置了回應社會關切欄目,并設置了新聞發布會、熱點問題回應及突發事件處置三個子欄目。四是全面公開“三清單一目錄”。要求市直有關部門每年對本部門三清單一目錄權力清單進行梳理,并及時更新相應子欄目數據。五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組織開展條例解讀和專題業務培訓。將“五公開”(行政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落實到公文辦理程序。市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受理和答復率100%,切實做到政務公開及時到位。
三、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聚焦企業群眾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強力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讓企業、群眾只“進一個門、入一個窗、找一個人”就能辦成“所有事”。一是堅持“一套機制”統籌。出臺《衡陽市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實施方案》、《衡陽市推進“一件事一次辦”跨域通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明確編制“一張清單”、設立“一個窗口”、搭建“一個平臺”、制定“一套標準”、探索“三即承諾”,建立完善部門聯席會議、聯合督查調度、專項巡察、暗訪通報等工作機制,將“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列入市委、市政府重點督導及年度績效考核內容,下發巡察交辦函24份,交辦督辦函56份,從快從實解決具體問題,推動改革落地落實落細落小。二是堅持“一張清單”覆蓋。在省政府部署200項“一件事一次辦”事項清單基礎上,自加壓力、主動作為,新增20項企業和群眾高度關注事項,并率先將工程建設項目“四件事”(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納入“一件事一次辦”事項目錄,對相關材料、表單、申報環節整合、歸并,逐項編制標準化辦事指南和流程圖,形成“一張材料清單”“一次申報表單”,實行一次告知、一次表單、一次聯辦、一次辦好。通過改革,企業和群眾辦事申報材料、辦理環節、辦理時間平均分別縮減65%以上、75%以上、85%以上,企業開辦時間平均壓縮至3天以內。三是堅持“一個窗口”受理。打破各部門在市政務服務中心“擺攤設窗”的傳統模式,充分發揮綜合服務窗口統一收件、出件以及服務企業群眾、監督協調審批的作用,大力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全市各級政務大廳共設置124個“一件事一次辦”綜合窗口,在衡陽黨政門戶網站、衡陽群眾APP開設 “一件事一次辦”專欄,實現無差別受理、全集成服務、所有辦理流程可查可知,群眾辦事跑動次數減少80%,“一件事一次辦”網上辦理率居全省前列,群眾滿意率高。
四、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涉及的四個階段創新整合為“四件事”,納入“一件事一次辦”改革事項目錄,并率先推行工業項目“先建后驗”承諾制改革,實現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一是狠抓流程再造。對所有審批事項實行分類管理和流程再造,明確規定即辦件1個環節1個工作日辦結、一審一核件2個環節3個工作日辦結、承諾件3個環節10個工作日辦結(個別承諾件有特別法律要求的除外),審批時限提速82.4%。按照“能減則減、能合則合、該下放則下放”的原則,共取消、合并、調整24個審批環節,取消綠化方案審查、社會投資項目招投標等事項。特別是針對工程建設領域審批事項多、時間長、手續繁雜這一“老大難”問題,2016年以來,大力推進工程建設領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統一審批辦理流程、統一信息數據平臺、統一審批管理體系、統一監管方式,實現了項目審批全流程“規范化、系統化、標準化”運作,全市社會投資、政府投資、工業項目審批時間分別壓縮至47個、60個、32個工作日,提速率分別達74.6%、67.6%、82.7%。二是推行全程代辦。從2016年開始,在全省率先成立項目建設代辦服務中心,公開招考、招聘25名項目經理(助理),推行項目經理負責制,按照“審批前主動跟、審批中全程代、審批后跟到底”的原則,為項目申請人提供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咨詢、協調和代辦服務,全程當好項目落地“保姆”。截至目前,已為2172個建設項目提供免費代辦服務,辦理各類審批事項4000余項,辦結率達100%,并實現“零投訴”。三是創新監管方式。出臺《衡陽市工程建設項目事中事后監管機制實施意見》,確保“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常態化;出臺《加強建設領域信用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試行)》、《衡陽市房地產開發企業“紅黑名單”管理制度》,以信用監管為基礎,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切實加強工程建設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全面提高誠信意識和誠信水平;出臺《衡陽市中介服務機構管理考評辦法(試行)》、《關于公布涉審中介服務清單的通知》,對中介服務行為實施全過程、全流程、全方位監管。要求水、電、氣、訊等市政公用服務全部入駐政務服務大廳,實施統一規范管理。
五、加快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上半年,我市2767個村(社區)已全部聯通電子政務外網,覆蓋率居全省前列。一是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建設,集中向縣市區交辦了一體化平臺延伸至鄉鎮(街道)的任務。市本級一體化平臺完成了基礎架構搭建。在衡陽市黨政門戶網站、衡陽旗艦店公開發布服務事項清單和辦理指南。梳理縣市區、市直部門共計5281個事項的網上申辦流程,完成了系統配置,具備網上辦理能力。二是對全市鄉鎮職權運行情況開展調研,對照《湖南省鄉鎮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結合鄉鎮實際,起草了鄉鎮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服務清單,加速向基層簡政賦權進度。
六、打造“12345”政府服務熱線品牌。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現已整合12條部門熱線,與110、120對接聯動,受理“書記、市長信箱”訴求。今年1—6月,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共受理市民訴求29.93萬件,按時辦結率達到99.5 %以上,回訪滿意率達到99 %以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局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確保熱線平臺24小時值班值守,及時妥善處理疫情訴求,及時分析研判訴求數據。疫情期間,全市大力推行政務服務網上辦、容缺辦、承諾辦、預約辦、幫代辦,在市政務服務中心開設了2個復工復產政策兌現窗口,督促、指導駐中心各職能部門規范、高效落實復工復產各項政策。我局牽頭組織“復工復產政策解讀”活動,邀請14個市直單位相關負責人到熱線大廳現場接聽來電,解答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下階段,我局將繼續按照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要求,持續抓好《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省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優化法治營商環境的工作方案》的貫徹落實,確保完成依法治市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各項工作任務。
衡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
2021年2月25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