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蟲 情 報
發布時間:2025-03-03 11:26??????來源:衡陽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瀏覽量:
字體:


水稻二化螟是國家一類農作物病蟲害,也是危害我市水稻生產的第一大病蟲害。受抗藥性水平增加、機械高茬收割且秸稈禁燒、栽培制度復雜多樣、氣象條件適宜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二化螟在全市糧食主產區域大發生,其危害范圍、程度呈擴大和加重態勢,去年的暖冬和干旱加重了這一趨勢。據各縣市植保站冬前調查,全市加權平均畝有活蟲10442頭,防控形勢極其嚴峻。請各縣市區高度重視,全面落實深水滅蛹工作以及性信息素干擾與誘控工作,壓低二化螟基數,確保全年糧食穩產豐收。

一、翻耕灌深水滅蛹(滅蟲)

對能在化蛹期翻耕的田塊一般在3月4月上旬):以滅蛹為主,各地根據本地二化螟發育進度確定具體時期,充分利用二化螟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點,及時將冬閑田、綠肥田等有效蟲源田深耕耙平,灌10厘米深水(低茬收割或粉碎稻樁的稻田,也可直接灌深水,淹沒稻樁),浸沒稻樁7-10天,配合放鴨滅蟲,全力壓低二化螟蟲源基數。

對為了搶時節提前翻耕的田塊3月):以滅蟲為主,此時田間二化螟以高齡幼蟲為主,為防止未化蛹幼蟲逃逸,第一次旋耕時盡量將稻田犁碎整平,再灌7-10厘米深水,浸沒稻樁7天以上,即可以壓低二化螟蟲源基數又可以漚制綠肥、抑制雜草萌發。

二、昆蟲性信息素干擾與誘控

大力推廣應用二化螟性信息素干擾與誘控技術。越冬代二化螟始蛾期,集中連片放置性信息素,干擾交配或群集誘殺。一是干擾交配。采用高劑量性信息素智能噴施裝置,每3-5畝設置1套,傍晚至日出每隔10分鐘噴施1次。在田間每畝設置2桿袋狀迷向散發器,每桿呈分散狀固定3袋,散發器高度距地面1-1.2米,支撐桿間距15-17米。二是群集誘殺。采用持效期3個月以上的揮散芯(誘芯)和干式飛蛾誘捕器,每畝放置1套,田間均勻放置。水稻分蘗期,誘芯高于地面高度50厘米;水稻穗期,誘芯位置宜高于稻株頂端15-30厘米。未翻耕的板田、栽培冬季作物的油菜與蔬菜田,是重要有效蟲源田,也要同時應用性信息素誘控技術,昆蟲信息素干擾與誘控技術產品確保在4月10日前全部布設到位,有效壓低蟲口基數,降低化學防治難度。


公益提示:

1、融合推進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助力化學農藥減量增效,促進農業綠色發展。

2、科學使用農藥,注意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期。

3、嚴格實施植物檢疫,守好農業生物災害防控第一關。



相關閱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西县| 玉林市| 应用必备| 甘南县| 张家港市| 广德县| 齐河县| 长岭县| 特克斯县| 湟源县| 衡阳县| 南宁市| 疏勒县| 丁青县| 隆尧县| 公安县| 镇巴县| 黄浦区| 邵东县| 长寿区| 大方县| 和硕县| 盐津县| 蒙自县| 南丹县| 漳浦县| 鸡西市| 库伦旗| 库尔勒市| 稷山县| 观塘区| 施秉县| 建德市| 舟曲县| 杂多县| 淅川县| 五原县| 桂东县| 麦盖提县| 鄂托克前旗| 长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