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自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了解到,全市第一代二化螟即將大發生,抓好一代二化螟防治是全年二化螟防控的關鍵,我市正加緊部署,搶抓時機,做好水稻一代二化螟防治工作,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全力奪取糧食豐收。
據各縣市植保站3月下旬調查,二化螟冬后全市加平畝活蟲7184條,具備大發生基數條件,預計全市第一代二化螟將大發生。4月中下旬調查二化螟發育進度,結合性誘、燈下誘蛾及氣象預報分析,預計,全市越冬代二化螟羽化高峰出現在4月24日—5月3日,卵孵高峰將出現在5月3日-12日。
抓好一代二化螟防治是壓低蟲口基數、減輕中后期防治壓力的重點,能有效提升水稻大面積單產,保障糧食生產安全。與此同時,我市早稻感稻瘟病品種有一定種植面積,要積極做好稻瘟病的預防。各縣市區將加強調查監測,準確掌握發生動態,分類指導種糧大戶、水稻種植合作社及廣大農戶做好防治工作。
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建議,主攻二化螟,兼治稻薊馬,預防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治時間為5月6-12日,根據移栽先后順序普治早稻、早插中稻、中稻秧田,選擇無雨天氣施藥,力爭一次用藥過關。藥后7天檢查防治效果,對田間枯鞘較多的田塊進行第二次施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