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規劃計劃
一、強化產業優勢
一是以提高種植效益為目標,實現農民增收。為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繼續推進水稻品種優良化,大力發展高中檔優質稻,加大特色旱雜糧開發力度,積極發展優質特色糧食。因地制宜,積極推廣稻魚綜合種養、“稻油”、“稻菜”等多種種植模式,提高產業效益。二是以茶葉專家工作站為平臺,促進茶葉產業提質增效。大力開展寶蓋牌花蜜香紅茶、優質白茶加工技術及夏秋茶高產優質栽培技術推廣與應用;加強夏秋茶精制新技術研究,充分發揮夏秋茶原料效益,提高和規范夏秋茶產品質量,提高茶產業效益。同時,開展衡陽當地茶樹資源的收集、研究與利用,為衡陽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提升科技支撐
一是以技術推廣為抓手,推進科技進村入戶。進一步加快主要農作物高產高效技術融合及推廣應用,實現主推技術規范化。實施“互聯網+農業”模式,在湘農科教云、中國農技推廣等線上平臺開展茶葉、糧食、油菜、經物、綠色施肥用藥等技術指導,最大限度將技術推廣到一線。二是以農業機械化為手段,提高農機化率。加快農業機械新技術和新機具的推廣應用,推廣油菜精量直播技術,推進全市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降低油料收獲損失;同時以糧、果、茶為重點,探索符合我市農業生產實際的農藝農機融合技術,提高我市農業現代化水平。
三、推進社會化服務
一是持續推進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完成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300萬畝以上。二是提升病蟲防治服務質量和水平,短期預報準確率達到95%以上,中、長期預報準確率達到85%以上,水稻病蟲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三是多措并舉提升耕地質量。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全市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面積穩定在1000萬畝以上,提升測土配方施肥信息服務水平,指導各縣市做好化肥減量工作,加快推進“三普”工作進度。四是抓好農作物品種質量安全工作。全年完成種子質量樣品檢測150個以上。五是加快推進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提高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率。確保水稻綜合機械化率達80%以上,油菜綜合機械化水平達60%以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