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
2020年度半年工作小結
一、上半年工作及成效
一是應對疫情及時有力。迅速出臺了新冠肺炎疫情農業生產應對技術措施與建議,發放指導資料5000份,并通過農技大課堂直播培訓和湘農科教云平臺為基層農技員、種養大戶、農戶提供線上培訓和服務,做到了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手抓,兩不誤。
二是圓滿完成早稻生產任務。累計完成水稻集中育秧面上指導服務面積30余萬畝、油菜生產技術指導服務10.5萬畝,指導150余戶糧食生產大戶強化秧田管理,發放技術資料6000份。初步統計,全市早稻種植面積約270萬畝。
三是優化技術服務。制定了2020年我市《農藥減量工作方案》和《主要農作物科學施肥指導意見》,發布《病蟲情報》9期。開展水稻和油菜病蟲害防治220余萬畝次、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面積447.84萬畝、發放施肥建議卡677824份、抽檢農作物種子質量162個。舉辦了各類培訓班35期,培訓2000余人次。安裝互聯網農機作業監測平臺北斗智慧終端291套,并實現與省級監管平臺的農機作業數據聯網。2020年4月,我中心榮獲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二完成單位)。
四是加快推廣新機具。累計推廣大中型農機具841臺(套),其中高速插秧機171臺、側深施肥機163臺、無人植保飛機77架、拋秧機42臺、循環運動式育苗設備39套。完成早稻機耕作業面積265.1萬畝、機插(拋)作業面積113.47萬畝;完成中稻及一季晚稻機耕面積130.5萬畝,機插(拋)作業面積47.6萬畝;完成油菜機收面積224萬畝。
五是大力發展優勢產業,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在衡南縣建設優質稻種植基地1000畝,開展優質稻推廣示范,每畝可增加純收入200元以上。分別在衡山縣和衡南縣建設茶葉示范基地2800畝、柑橘示范基地500畝積極推進茶葉、特色柑橘、鮮食葡萄等綠色精細高效優質產業發展。6月16-17日劉仲華院士等5位省內著名茶葉專家在衡山輝廣茶葉示范基地開班授課,80個茶葉企業和合作社參加了培訓。
二、下半年重點工作
一是"藏糧于技、藏糧于地",確保糧食安全。做好早稻和中稻田間管理、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等技術服務。開展晚稻育秧技術指導和培訓;開展糧食生產防災減災培訓。
二是推進化肥、農藥"減量行動"。持續開展病蟲害綠色防控和有機肥替代化肥工程;指導耒陽市、衡陽縣、衡東縣、常寧市開展水稻化肥利用率田間試驗;申報《2020年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縣》部級項目。
三是嚴控草地貪夜蛾。預計今年我市草地貪夜蛾偏重發生。采取"綜合防控,治早治小,全力撲殺"的策略,達到將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的目標。
四是抓好項目建設。
五是開展好農作物種子新品種展示及安全跟蹤評價。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