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編纂質量,實現精品年鑒創建目標,3月17日,耒陽市召開年鑒培訓工作會。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市委辦主任郭興中出席開班儀式并講話,長沙市地方志編纂室年鑒處副處長江雷應邀授課,副市長陽姣麗主持開班儀式。市地方志編纂室全體編審人員和全市年鑒撰稿作者近200人參加培訓。
會議指出:《耒陽年鑒》自1991年創刊,至今已連續出版了33卷,是全省年鑒工作起步較早、連續出版最多、獲得榮譽最多的縣市之一,也是耒陽地域文化的一張名片,為宣傳推介耒陽、促進耒陽經濟社會文化全面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各級各單位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形成全市“一盤棋”的工作格局,打造業務精、作風硬的編纂隊伍,確保2025卷年鑒編纂工作如質如量完成。
郭興中在講話中強調,要提高認識,深刻理解編纂年鑒的重要意義。年鑒是地方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史書”,也是“官書”,更是實用的“工具書”。編纂年鑒是一項光榮而神圣的使命,是各級各單位必須如期如質完成的政治任務;要加強學習,著力提高年鑒編纂的專業水平。認真吸納《長沙年鑒》等全國精品年鑒的編寫方法和成功經驗,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要求,凸顯耒陽年鑒的地方特色和時代特征,做到推陳出新、常編常新;要強化領導,全面推動年鑒事業高質量發展。全市各單位進一步強化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親自抓、撰稿人具體落實的工作機制,認真撰寫、審核稿件,確保年鑒內容翔實準確。市地方志編纂室也要加強對全市的業務指導、培訓及檢查,確保精品年鑒編纂工作高質量推進。
陽姣麗要求全體年鑒工作者要樹牢依法修志編鑒的意識,盡職盡責完成年鑒編纂任務;要全面掌握好年鑒撰寫要領,不斷提升年鑒可讀性和實用性;要努力實現打造精品年鑒目標,不斷賦予耒陽文化新的內涵和動能。
在第二階段的培訓會上,江雷以《年鑒條編寫方法及范例》為題,圍繞依法修志編鑒的目的意義,地方志文化的傳承、發展與繁榮,年鑒條目編寫的基本要領、表述規范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授,并輔以PPT演示、“正反”條目實例、“典籍里的中國”(地方志)專題視頻及《長沙年鑒》成功創建國家精品年鑒經驗分享等形式,讓與會撰稿人增長了知識、掌握了要領,拓寬了視野,進一步增強了打造精品年鑒的緊迫感、榮譽感和責任心。
會議還總結了《耒陽年鑒(2024)》在編纂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明確了改進舉措,并就進一步強化協作配合、加強溝通交流、全面提升《耒陽年鑒(2025)》的編纂質量,爭先創優、打造精品年鑒提出了具體目標要求。
(曹啟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