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氣象局2022年工作總結
發布時間:2023-01-01 12:00??????來源:衡陽市氣象局?????瀏覽量:
字體:

根據上級工作安排,現將衡陽市氣象局2022年度工作總結如下:

一、2022年主要工作情況

(一)四個一為抓手,貫徹落實《綱要》開局良好

開了一次會議,氣象工作深度融入地方中心工作大局,政府層面部署和推動年度重點工作任務,簽署了局市合作協議,持續優化氣象事業發展環境。印發了一系列文件,由政府統籌規劃市縣兩級氣象觀測站網建設,完善“政府主導、市級統籌、部門聯動、區域聯防”的人影作業機制。出臺了一部規劃,市政府將《衡陽市“十四五”氣象事業發展規劃》列為市政府專項規劃予以印發,統籌規劃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工程。落實了一批項目,高質量完成107區域站升級改造,走在全省前列

(二)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防災減災氣象防線

始終堅持把決策氣象服務及防災減災工作放在首位,繼續堅持面向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的重大天氣過程直通式報告機制,汛前從組織、制度、裝備、技術、人員、應急等六個方面開展全面檢查,及時更新防汛責任人和氣象信息員信息,持續做好遞進式氣象預報預警服務和精準靶向發布,貫徹執行“631”預報預警叫應機制,制定叫應標準,優化叫應服務。年內高質量完成了5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11次強降水過程、1次極端干旱天氣過程的氣象服務工作,共制作和發送各類決策服務材料174期,預警信號靶向發布19期49.86萬人次,鄉鎮強降雨警報533期581鄉鎮次14.07萬人次,鄉鎮強降雨警報靶向發布55期55鄉鎮131.2萬人次,聯合市森防指發布森林火險氣象預警26.8萬人次。聯合自規局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4.6萬人次。特別是面對今年罕見旱情和嚴峻防滅火形勢,在全省率先提供實時多源衛星火情遙感監測預警服務,全市9支人影作業隊伍取消假期,日夜駐守,搶抓一切有利時機全面開展人工增雨作業115次,發射人影炮彈 291枚。及時準確的預報預警服務,全域性的抗旱救災人影作業,取得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受到了省局黨組、全市各級黨委政府以及人民群眾廣泛贊譽。衡陽日(晚)報、湖南衛視、人民網、央視頻等媒體多次報道氣象服務情況,營造了良好的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氛圍。

(三)抓實“質量提升年”行動,推動氣象業務提質增效。

結合實際制定“質量提升年”重點任務清單,建立一月一匯總,一月一通報,一月一調度的推進機制。著力加強裝備保障力度,建立完善市級國家站和市縣級區域站備件庫。完成“天境”市縣版本地化試點運行,觀測數據監控時效得到明顯提升。有序完成全市9各國家站遷建或改造任務,探測環境平均提高12分,實現質的飛躍。市委市政府將衡陽國家基本氣象站遷建列入專班推進重點工作,建立由市領導統籌協調、參謀服務的推進機制,實行掛圖作戰、全流程管理服務,現已基本完工,將于2023年1月1日正式運行。南岳祁東、衡東縣先實現縣級內物理隔離,基層信息網絡安全保障邁出實質步伐優化氣象災害預警業務流程和技術標準,重構預警服務鏈條,實現智能網格預報業務正式單軌運行。積極推廣宣傳水旱平臺、天氣盒子等氣象預警接收終端,全市鄉鎮全覆蓋安裝天氣盒子230套,并由各級政府提供運維保障應邀在應急管理、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組織的基層防災減災責任人培訓時開展氣象專題授課5次/2300余人次,有效提升基層氣象預警應用能力。人才隊伍建設和科研管理能力到進一步提升1人入選全省高層次人才,年內在國家核心刊物發表論文3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3篇,公開出版專業論著1本

(四)“氣象+科技賦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圍繞地方中心工作大局和行業防災減災市級統籌謀劃重點行業領域專業專項氣象服務發展方向與應急管理、農業農村、自然資源、水利、林業、生態環境等部門簽訂合作協議,雙方組建工作專班制定專業氣象服務任務清單,完善會商研判機制和服務內容,加強科研交流中高端氣象服務領域成績顯著“氣象+農業”、“氣象+應急”、“氣象+地質”、“氣象+生態”、“氣象+交通”、“氣象+電力”等科技賦能行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得到了黨委政府充分肯定以及合作對象高度認可,初步建立了“適應需求、各具特色、支撐高效、注重實效”的專業專項氣象服務可持續發展模式財政落實經費保障建設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報預警、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預報預警和空氣質量預報預警三大系統1名業務骨干為“湖南省應急管理先進個人”候選對象。

(五)堅持機制融合,氣象法治建設和科學管理不斷加強。

持續深化氣象“放管服”改革、“一件事一次辦”改革進一步優化行政審批流程,堅持“五全一常態”工作機制,切實履行防雷安全生產監管職責,深入排查易燃易爆和危險化學品及高層建筑等行業領域潛在的防雷風險隱患確保隱患“全面清零”。推進氣象法治建設,強化氣象行政執法,年內組織執法活動127次/450余人次,檢查生產活動經營單位和場所81家,發現隱患27個,均已下達整改通知責令限期整改到位。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提高資金運行質量和效益,強化項目管理,對8個項目開展集體約談。督促完善工作機制和制度執行,出臺業務、人事、財務、辦公管理等制度18條。強化內部安全管理,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扎實做好議案提案、信訪、保密等工作,全年共答復市級政協委員建議提案3件(主辦1件、協辦2件),建立完善涉密公文系統及政務內網郵件系統,做到密級文件專網傳輸,進一步降低部門泄密風險。

(六)加強黨建引領,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扎實開展黨建標準化和清廉機關“雙建”工作夯實組織基礎抓牢支部品牌陣地深化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強化意識形態教育和思想引領黨組、黨委、黨支部、青年理論學習小組分層次開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質量機關黨建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1榮獲全國氣象部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項目獲全市“機關黨建創新引領業務創優”十佳黨建標準化建設經驗在全市機關市直單位推廣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獲全市紅旗單位稱號。建立科級干部廉政檔案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圍繞“項目建設、新任干部、關鍵節點三必談,筑牢清廉防線采取“活動醒腦、宣傳入心文化養人三舉措,厚植清廉根基。扎實穩步推動紀檢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充實配備紀檢干部,成立機關紀委,以上墻一份清單任務搭建一個學習平臺統一一把制度尺子“三個一”舉措,強化工作責任,形成“五責協同”工作格局。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核心業務競爭力不足,災害性天氣預報精準性仍需提高。二是氣候趨利避害服務效益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支撐有待加強。三是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和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為服務能力有待提高。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應用不夠。四是公共財政保障不足,高質量氣象現代化建設保障還有差距。

三、2023年工作計劃

一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持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統籌推動《綱要》和局市合作協議落細落實奮力推進“十四五”時期重點工作重大工程落地增效。

二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繼續強化氣象基礎能力建設,加大監測預報預警本地研發力度,提升基層預警服務能力和精細化服務水平,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防線作用 

三是加快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共同研發建設服務平臺,多維度全方位開展“氣象+”賦能行動全力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

四是不斷提升氣象法治能力和科學管理水平。守牢安全生產、疫情防控等底線,切實履行好氣象安全社會化管理職能。進一步做好探測環境保護工作。 

五是加強政治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強化黨建與業務的相互促進、深度融合,繼續打造黨建品牌,以“雙建”為抓手推動黨建高地創建。

六是繼續優化人員保障機制,加強對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集中優勢推進研究性業務發展,強化氣象科技研究和成果轉化應用。


相關閱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牌县| 万安县| 徐水县| 桓仁| 宁明县| 金阳县| 咸阳市| 永川市| 普定县| 九龙坡区| 清原| 东乌珠穆沁旗| 陆河县| 阿勒泰市| 阿荣旗| 拉萨市| 泉州市| 阿克苏市| 博爱县| 五家渠市| 泽州县| 莱芜市| 务川| 老河口市| 柞水县| 阿合奇县| 鹿泉市| 舒兰市| 泉州市| 交城县| 平度市| 常德市| 射洪县| 资阳市| 黔西县| 阿城市| 三都| 云霄县| 油尖旺区| 舒兰市| 紫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