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衡陽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
工作要點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我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全面融合發展的開局之年。2019年,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融合發展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全面從嚴治黨為保障,全面推動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為建設名副其實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級市凝聚磅礴力量。
一、加強黨的建設,構建文旅廣體黨建新格局
1.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繼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促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
2.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強化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壓實基層黨建主體責任。堅持民主集中制,強化“三重一大”事項監督。推進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落實支部“五化”建設要求,配齊配強支部書記、專(兼)職黨務干部。嚴格黨內政治生活,抓好“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在職黨員進社區等活動,嚴格黨員日常管理,加強黨員教育培訓。
3.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落實局機關、局直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目標責任。強化黨員干部教育管理和監督執紀問責,積極支持和接受市紀委監委派駐局紀檢監察組監督。深入抓好廉政風險防控,持續抓好巡查整改和審計整改落實。重點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從嚴規范調查研究、辦文辦會、檢查考核等工作。組織參加“衡州好家風”演講賽、“廉政基地參觀體驗”、“黨紀知識學習比拼”等廉政教育活動。
4.切實抓好意識形態工作。強化文化旅游廣電體育領域的基層陣地、產品內容、活動導向、傳播秩序管理,加強行業風險研判,加強輿情監測管理,妥善處置突發事件,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權和話語權,全力以赴確保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要宣傳保障期播出安全,確保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二、著力推進精品創作,加快建立現代文藝創作體系
5.抓好主題創作。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周年、王船山誕辰400周年等重大時間節點,加強藝術精品創作生產,積極儲備藝術作品,精心組織打磨一批聚焦新時代、講述衡陽好故事的精品力作。重點創作民族歌劇《八百礦工上井岡》、現代祁劇《毛澤建》等大型劇目。用好國家藝術基金平臺,積極做好國、省藝術基金項目申報,力爭實現衡陽更多精品力作進入國、省扶持籠子。瞄準第七屆湖南省藝術節,推進重點文藝創作。
6.辦好重大活動。精心策劃組織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群眾文化活動,以展覽、展演、演講、競賽等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廣泛宣傳中國成就、衡陽成就。重點舉辦“歡樂瀟湘·幸福衡陽”群眾文藝匯演、“祖國頌”群眾大合唱比賽、“江山如此多嬌”萬人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播體操“快閃”活動、“向祖國致敬”全市群文系統音樂舞蹈精品展演、“我和我的祖國·雁城影像”微視頻大賽、全市少兒紅讀活動、“祖國長盛·非遺長青”主題展覽、“齊聲頌中華”愛國歌曲大合唱、“霞客行”——沈鵬先生書法展、劉云中國畫作品展、“翰墨醇香·六十年代”全國書法名家學術邀請展等。推進公共文旅服務進村入戶,組織開展“送戲曲進萬村、送書畫進萬家”1010場。
7.加大文藝創作經費投入。積極爭取創作經費投入,力爭落實市級文藝創作專項經費1000萬元,并納入財政預算,重點扶持講好“衡陽故事”,沖刺國家、省“五個一工程”獎、藝術節大獎、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等精品力作。落實縣級財政配套資金支持文藝院團發展和文藝創作。
8.加強文藝院團建設。加快推進影劇藝術中心建設,解決好過渡期市直文藝院團辦公排演場地。各縣市區要建設、維護、管理好劇院(劇場)。進一步深化文藝院團體制機制改革,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內引外聯、強筋健體,積極打造理念對路、管理到位、執行力強的管理團隊,用情感付出、提高待遇留住人才,用激勵、獎勵、榮譽孵化作品,打破傳統思路,運用先進的營銷策略、手段將創作出來的好作品在市、縣、鄉演出和外地交流演出,讓衡陽院團在困境中突圍、在困惑中破殼、在困難中作為。
三、著力推進功能融合,加快建立現代公共服務體系
9.完善公共服務網絡。全面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貫徹落實,加快推進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和旅游設施的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實現文旅有機融合,互為一體,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重點抓好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公共文旅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進“三館兩中心”建設、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鄉鎮綜合文化站專項治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公共服務數字化建設、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建設一批24小時自助圖書館。完成6座臺站省級節目數字化覆蓋。推進廁所革命,新建和改擴建旅游廁所80座。繼續開展“鄉音鄉韻”特色鄉鎮綜合文化站創建。繼續實施直播衛星戶戶通、廣播村村響等文化惠民工程。統籌推進以機場、火車站、高鐵、地鐵、汽車樞紐站為重點的城市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布局建設。
10.提升服務效能。統籌文化旅游體育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管理、資源配置、功能設置、特色植入、績效評價,全面提升服務效能。重點提質打造“廣場旬旬演,社區周周樂”、雁城市民課堂、周末快樂讀書、群文之家等一批知名活動品牌。大力實施全民藝術普及,組織開展公益藝術培訓。大力推廣文旅志愿者服務,廣泛組織文旅志愿者開展基層行、邊疆行活動,送文化進基層、進社區、進廠礦、進特殊群體,實施公共文旅服務標準化均等化。
11.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全市公共服務數字化建設,堅持以服務市民、服務游客為中心,加快文化與旅游的智慧融合、信息交互,打造全新的文旅智慧平臺。通過打造衡陽旅游APP、小程序,與攜程網、新浪網等國內知名網絡媒體開展旅游營銷合作形式,擴大衡陽旅游網絡傳播力度。推動現代媒體融合發展,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和智慧廣電建設。
四、立足后省運周期,推進體育事業持續發展
12.大力推動群眾體育發展。貫徹落實《衡陽市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建好縣、鄉、村(社區)三級全民健身網絡和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全市積極推進社區健身中心、健身步道、體育公園、健身驛站、傘形健身路徑、社區多功能健身場地、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室外路徑建設。實施以獎代補的政策,計劃10年完成全市健身步道總里程1萬公里目標。充分發揮各級體育總會、單項協會等體育社會組織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創新完成引導示范類全民健身活動。開展第五次全國國民體質監測工作。提質“
13.提升競技體育實力。啟動市體校搬遷工程。籌備第十一屆市運會。加強“一縣一品、一校一品”工程建設,打造一批“省級后備人才基地”。加強對學校體育的指導,強化各級傳統項目學校的管理與建設,深入推進“體教融合”。加強體育科研建設,引進體育科研人才,加強對重點項目的科研監控與指導。承辦2019湖南省青少年飛碟錦標賽,組隊參加全省常年青少年各項目錦標賽,組織市級10-12項青少年錦標賽。
五、著力推進理念融合,加快建立現代文旅資源保護開發體系
13.狠抓遺產保護。以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契機,加大文物的保護和修繕力度。實施好來雁塔、珠暉塔、水口山三廠燒結車間及康漢柳飯店舊址等文物修繕和保護工程。啟動市博物館新館、湘南學聯紀念館館舍建設,完成夏明翰生平事跡陳列提質改造等展陳項目。推進衡州窯、酃縣故城、張家山等遺址公園項目建設。成功申報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振興衡陽傳統工藝,促進非遺衍生品、旅游商品開發。組織開展第六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評審、確認工作。成功申報一批國家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加強傳統戲曲保護,組織開展優秀傳統劇目的復排和展演活動。繼續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培養小戲骨。辦好王船山誕辰4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5.18國際博物館日”、“自然和文化遺產日”等活動。
14.狠抓要素整合。依托文物資源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文化遺產旅游、研學旅游,將博物館、非遺傳習所等文化場所納入其中。將全市紅色文化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納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現場教學點。推動文化遺產資源融入食住行、游購娛各環節。積極推動全市文博單位開發文創旅游產品。提高全市旅游餐飲文化品質,在全市星級飯店業內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推出衡陽名菜、名小吃、名點心等地道衡陽旅游美食。進一步做好文化和旅游統計工作,抓好文化旅游產業基礎數據庫建設、名錄體系動態化管理和統計監測工作。
15.狠抓資源開發。開展全市文化和旅游資源調查摸底,著手編制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規劃。開展縣(市)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鄉村旅游扶貧規劃等編制工作。加強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和管理,加大高品質景區培育力度和高等級景區創建力度,規劃一批精品線路,推出一批特色商品,建設一批文化主題鮮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啟動編制《南岳衡山-王船山文化旅游走廊規劃》《常寧市水口山紅色旅游和工業旅游規劃》。結合王船山人文資源和水口山紅色旅游資源,重點打造南岳衡山-王船山兩山“百里畫廊”、“百里綠地”文化旅游綜合體項目及常寧市水口山紅色旅游和工業旅游建設項目。
六、著力推進產業融合,加快建立現代文旅廣體創新體系
16.推動產業集聚。持續深化文化旅游招商,大力引進一批實力雄厚的旅游大企業、大集團、大品牌入駐發展,參與衡陽旅游經濟建設和發展,力爭年度招商引資額1000億元以上。持續深化“旅游重點項目建設三年行動”,推進常寧印山、羅榮桓故里等景區提質改造,圍繞南岳、來雁新城、濱江新區、雨母山風景區等重點區域,抓好夢東方旅游度假區、東方唐韻田園綜合體、天子山火文化主題公園、雨母山華僑城大型文旅項目、雨母帝嚳傳奇小鎮、來雁新城、濱江新區、南岳衡山-王船山故居-水口山等一批旅游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完成年度投資額200億元以上。完成衡陽大浦通用機場建設二期工程,加快大浦航空小鎮建設,啟動湖南通用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建設,推動我市通用航空產業與旅游業快速融合發展。抓好體育彩票銷售工作,2019年全市完成銷量3.3億元,新增渠道網點30個。
17.拓展品牌市場。深化和華與華等國際國內知名公司合作,策劃定位衡陽旅游總體品牌形象。制作衡陽市旅游形象宣傳片、中英文對照《衡陽市旅游指南》、衡陽市美文美圖合集等基礎旅游宣傳資料。用好媒體資源,加強與央媒、省媒和新媒體、自媒體及網絡平臺的戰略合作,做好衡陽文旅信息發布。充分利用微視頻、抖音、微信、微博、APP等新媒體,以及新航線開通、參加國內外知名旅游展會、邀請旅行商和媒體采風踩線活動等多種方式,深化文化旅游營銷推廣。重點辦好“
18.發展全域旅游。全力推進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力爭2019年南岳區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指導推動羅榮桓故里景區創建
七、著力推進市場融合,加快建立現代市場管理體系
19.強化行業管理。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整合組建文化旅游市場綜合執法隊伍,理順文化旅游市場執法職能職責。堅持依法行政,推進簡政放權,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探索建立營商環境常態化評估機制,建立健全“政府承諾+社會監督+失信問責”機制和企業守信激勵機制。加快建立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文化旅游體育市場監管制度,抓好市場星級管理、信譽等級評估和行業標準推廣應用,建立健全聯合懲戒機制,實施好黑名單、重點關注名單制度,規范市場經營行為、行業執業行為。完善行業管理標準和自律機制,強化行業協會自我管理功能。強化文化旅游市場監管和綜合整治工作,加強安全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確保安全。重視網絡輿情處置,確保不發生較大網絡輿情和負面影響。維護游客權益,及時處置游客投訴,確保回復率、滿意度100%。
20.強化執法監督。加強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市場監管,深入開展“護蕾行動”“利劍行動”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凈化市場環境。加強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臺、“雙隨機、一公開”平臺的應用與推廣,強化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測、文物執法監督,確保不發生因履職不到位的責任事故。做好系統行業的掃黑除惡、禁毒防艾等工作。
21.促進市場繁榮。整合優化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各類服務平臺資源,聯合培育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市場主體。搶抓文旅廣體融合新機遇,加強對歌廳、網吧、電游等傳統文化市場業態的轉型引導,通過理念、技術、業態創新,打造一批轉型升級的典型。舉辦“陽光娛樂·幸福衡陽”衡陽市第三屆陽光娛樂節系列活動。開展文化服務質量提升試點工作,實施旅游服務質量提升計劃,支持景區、旅行社和旅游飯店企業評級創星爭優。鼓勵和支持旅游住宿業、旅行社、旅游景區和導游隊伍優化結構、提檔升級,抓好旅游行業質量提升行動。深化“服務提質”行動,常態化開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務活動。舉辦2019年衡陽市導游大賽。指導旅游飯店協會籌建全市星級飯店洗滌中心,規范和提升全市星級飯店布草洗滌品質。深入開展旅游產業扶貧工作,對資源豐富、特色鮮明、基礎較好的貧困村組,進行重點幫扶。
八、著力推進系統融合,強化文旅廣體發展保障體系
22.推進各項機構改革工作。扎實抓好機構改革職能三定、集中辦公、資產合并等各項工作,打破文化、旅游、廣電、體育行業邊界,設計好內設部門職能,確保履職到位。加強文化旅游廣電體育領域政策、法規、規劃、標準的清理、對接、修訂等工作,推進資源、平臺、工程、項目、活動等融合。進一步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爭取設立傳承保護中心。啟動市級安播中心建設。制定出臺扶持民辦文化場館管理辦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
23.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和管理。堅持正確用人導向,深入推進系統單位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做好機構改革相關工作,選優配強系統單位領導干部。加大干部輪崗交流力度,加強年輕干部培養使用。抓好系統人才教育培訓,推進全市基層文化隊伍培訓,加強藝術后備人才培養,實施文化旅游智庫、旅游英才、旅游新業態人才開發、導游素質提升、鄉村旅游人才開發等計劃。積極組織干部參與精準扶貧和全省“三區”人才支持計劃等結對幫扶工作。
24.加強綜合管理和協調運轉。加強和改進機關辦公系統,加強政務管理培訓,加速公文流轉,規范審簽程序,嚴格落實機要檔案、文電保密制度,竭誠辦好人大代表建議、意見和政協提案。狠抓督查督辦,嚴厲整肅庸政懶政怠政,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政令暢通。加強財經管理,嚴格財經紀律,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專項資金支持,規范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和監督。提升綜治安全保障能力,抓好綜合治理、安全生產、應急值班、信訪維穩等工作。統籌抓好機關黨建、離退休人員管理和工會組織建設,以創建文明單位為目標,深化機關及系統行業文明創建、平安創建、衛生創建、“衡陽群眾”志愿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