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專題專欄?>?
優化營商環境 包容普惠創新?>?
各縣市區文旅(廣)體局,市圖書館、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市文化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系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系列部署要求,按照聯防聯控工作的統一要求,第一時間關閉場館,較好落實每日上報防控工作情況,周密部署抗疫專題文藝創作,積極組織開展線上數字化服務,充分體現了公共文旅人的責任擔當。為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豐富抗疫期間文化生活做出了積極貢獻。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根據省文化和旅游廳印發的《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深入做好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期間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工作的通知》(湘文旅公共〔2020〕16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有關事項明確如下:
一、要繼續落實抗疫期間聯防聯控工作要求。
一是要求各級公共文化場所在沒有接到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和本地黨委政府新的通知前,一律繼續閉館,同時對24小時自助圖書屋關閉情況要落實日巡查制度,確保設施設備安全。二是繼續指導所屬各級公共文化場館加強人員管控,不搞聚集活動,嚴防交叉感染。繼續落實抗疫情況日報告制度,重大問題隨時上報。三是認真指導所屬各級公共文化場館研究制定場館開放后的防控措施,協調解決相關困難與問題。
二、要持續做好"藝抗疫情、云游湖南"主題作品創作、征集和宣傳推廣等工作。
一是強化創作安全。抗疫期間,各單位要加強創(制)作人員自身防護,不搞聚集創作、采風、演出等各項活動,防止交叉感染。二是繼續落實好統一收集,統一初審、統一報送的工作機制。要因地制宜組織作品創作生產,嚴把作品的導向關、質量關。三是切實抓好宣傳推廣。各單位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數字化服務平臺,加強與湖南公共文旅云的互動,宣傳好"藝抗疫情、云游湖南"專題作品,為人民群眾提供便利的線上公共文化服務。各縣市區要把宣傳推廣重點放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充分調動和發揮好基層文化專干的作用,采取建立文化站(中心)、群眾文藝團隊、文旅志愿服務團隊負責人微信或QQ工作群等途徑,把"藝抗疫情、云游湖南"電子海報(詳見附件1)和抗疫專題作品推送到群眾手機終端。四是多出精品力作。截至2月26日,全市各級各單位已創作700余件作品上報湖南省公共文旅云平臺"藝抗疫情、云游湖南"欄目組,取得了可喜成績。下一步要進行再動員、再創作,關鍵要對前期創作的優秀作品進行打磨提質,提升作品的藝術性、思想性,提高作品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實現在省廳評比中創優爭先。市局將在省廳表彰激勵的基礎上進行再表彰激勵。同時,要針對抗疫工作的不同階段,及時調整創作方向,重點要在提振信心、鼓舞人心方面發力。
三、要進一步強化公共服務數字化建設。
一是及時建設好公共文旅服務數字化平臺。各地各單位要嚴格按照省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湖南公共文旅云"省級平臺應用推廣的通知 》(湘文旅公共〔2019〕51號)文件要求,在前期已開展對接工作的基礎上,再次深入落實,把本地本單位的公共服務數字平臺鏈接上省廳公共文旅云總平臺,貫通省、市、縣、鄉、村五級標準統一、互聯互通的公共文旅數字服務網絡。二是全面豐富數字服務內容。各地各單位在嚴格按照省廳要求認真抓好數字資源建設情況摸底的基礎上,要將各自的公共文旅數字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通過各自網絡平臺鏈接到省廳公共文旅云平臺,無鏈接端口的可直接發送至省廳公共文旅云平臺,實現數字資源的共建共享。三是重點抓好省廳公共文旅云平臺注冊和數字化服務工作。當前,各地各單位要把及時提供線上公共文旅數字化服務作為一季度的重點工作,抓實抓好,抓出成效。各地各單位要嚴格按照省廳要求做好湖南省公共文旅云平臺人員注冊工作,要求單位工作人員要實現全員注冊,不漏一人。同時,各縣市區要將注冊推廣工作重點向鄉鎮、村(社區)延伸,要落實任務、壓實責任。要將注冊工作與鄉鎮(街道)文化站三年整治行動、服務效能提升,與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要把推廣全省公共文旅云注冊工作列為當前公共服務重要工作,列為向基層群眾提供豐富精神文化食糧的頭等大事抓緊抓好。各地各單位注冊情況要于4月10日前上報市局公共服務科。各地各單位在抓好注冊的同時,要通過微信群、QQ群、工作群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廣泛推送符合公共安全要求的文旅服務數字資源,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線上學習產品。四是高質量推進公共數字服務項目建設。對我市已獲批中央文化建設專項資金補助的市文化館、市圖書館、常寧市文化館等數字化服務項目,要及時啟動項目建設,項目建設進度要按季度報送市局公共服務科。五是突出抓好公共文化從業人員網上培訓。抗疫期間,各公共文化服務場館全部關閉,各地各單位要充分抓住閉館時期,全面組織干部職工開展線上業務培訓,實現充電加能,不斷提高公共服務領域從業人員業務技能。全市公共圖書口由市圖書館牽頭組織,全市文藝口由市文化館牽頭組織,全市鄉鎮(街道)文化站、村文化服務中心由各縣市區文旅(廣)體局牽頭組織。網上學習實行統一進群、統一打卡、統一時長。各縣市區、市圖書館、市文化館作為學習組織牽頭單位,要按照工作人員正常上班制度安排好培訓內容,要落實人員培訓每日登記制度,對無故不參加培訓的,各牽頭單位要及時上報市局公共服務科,將在全市通報批評。網上業務培訓情況,在抗疫工作結束后的第二個星期五之前,由市圖書館、市文化館、各縣市區公共服務股上報情況總結。
四、要認真做好2020年公共服務口年度工作。
2020年,全市公共服務口任務重、事情多,特別是要接受省、市考核驗收的收尾性重點工作量大,各地各單位要思想重視,靠前站位,積極謀劃,爭取主動。要鉚足干勁、真抓實干,確保各項工作不出問題、不出紕漏、不出差錯,嚴格按照省、市要求的時間節點高質量完成。要迎難而上,積極拼搏,實現在全省爭先創優。
一是湖南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工作要達標。各縣市區要立即著手對考核中的16大項53指標項進行全面梳理,查漏補缺。對場館面積、設施設備、人員配備、資金撥付等硬件方面不到位的,要及時向當地黨委政府報告,爭取支持。重點要在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上下功夫、做文章,要形成品牌,做出影響。要結合各自實情打造亮點,突出特色。要充分吸取前幾年資料收集整理、填報上傳不到位、不完整,有錯誤、有漏洞的經驗教訓,提前準備、提早著手,成立專班、明確專人,對工作進行全面調度、全面協調。市局在省廳10月份全面啟動驗收評審之前,將于9月份對各縣市區進行督查,各縣市區要于8月份全面完成驗收資料準備和自查整改工作。
二是旅游廁所建設管理新三年計劃要落實。各縣市區要在2019年全市旅游廁所建設工作調度會明確任務的前提下(2020年7個縣市各完成旅游廁所建設不少于12座,四城區、南岳區各完成旅游廁所建設不少于7座),抓緊項目落地。3月下旬前,各地要通過旅游廁所管理平臺完成總項目的80%申報任務,3月底市局將對申報項目進行統一網上審批。所有獲申報成功后的建設項目,原則上要求于10月底前完工。項目的選址建設要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對既擔負公共文化服務,又能發揮旅游服務功能的圖書館、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廁所新(改)建項目要優先安排。要做好旅游廁所的電子標注工作,前期標注率不高的地方既要借鑒學習標注率高的兄弟單位的經驗做法,又要主動與百度平臺有效對接,確保全市旅游廁所電子標注率全面達標。同時,要思考謀劃其他公共旅游服務工作。
三是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要到位。全市2752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七個一"建設要實現達標率100%,重點要加快推進極少數尚未建成的村(社區)建設,全市所有村(社區)建設務必于7月底前全部完成。對于已完成建設的,要開展提質增效工作,要在如何發揮作用、提升服務效能、做旺人氣方面動腦筋、想問題、做文章,真正讓百姓滿意,讓黨和政府放心。要推出一批典型經驗做法,對具備條件的縣市區市局將組織召開現場會,推介典型、推廣經驗。要通過加大推進公共文化場所建設,進一步實現全市人均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顯著增長。祁東縣要嚴格按照省廳規定的時間節點完成好全縣296個行政村的文化器材采購配送,并做好臺賬資料報備工作。設備采購既要符合上級指定目錄要求,又要突出地方特色,要接地氣、能使用,不簡單了事、一刀切。
四是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要領先。市文化館、市圖書館要發揮好市級中心館功能,要當好全市行業領頭羊,要在將四城區納入統一服務,一張網覆蓋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與各縣市、南岳區對接,要加大對各縣市區的業務指導力度。各縣市區要總結前期工作經驗,參照衡南縣試點模式,盡快組建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全覆蓋,將優質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同時,2020年全市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要于9月底前全面完成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市文化館、市圖書館負責收集各行業法人治理結構改革相關佐證材料,于10月初報市局公共服務科。
五是群眾文化活動要豐富。要重點組織好"歡樂瀟湘,幸福衡陽"群眾文化活動,早謀劃、早思考、早創作。要積極探索組織群眾文化活動與推介旅游景點的有機結合模式。要實現海選環節鄉鎮(街道)全覆蓋,縣級初賽要精彩,市級決賽出精品。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市局將牽頭組織優秀節目開展縣市區巡演。要創新"廣場旬旬演,社區周周樂"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將組織廣場日常群眾文化活動與以文藝輕騎兵形式送演出進貧困村有機結合起來。要廣泛組織文旅廣體志愿服務活動,將文化的溫暖送至留守兒童、社會福利院、農民工、邊遠農村、監獄、特殊教育學校等特殊群體,送到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要大力扶持民間業余文藝團體。要廣泛招募基層文化志愿者,科學設計基層文化志愿服務崗位。衡南縣、祁東縣要繼續發揮好省級文化志愿服務崗優勢,管好、用好優質資源。同時,全市各文化館要著手準備好全省公共文化館評估定級工作,要主動適應評估定級新模式,要確保在原有基礎上全市文化館等級數量不下降。
六是"鄉音鄉韻"特色鄉鎮文化站、村文化中心品牌創建要持續。要通過開展衡陽市"鄉音鄉韻"特色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行政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創建活動,彰顯地方文化特色,形成"一鄉一品,一鄉一韻" 文化建設格局。要通過創建,促進全市文化站(中心)在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活動中,自覺擔當保護傳承弘揚當地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充分發揮好文化站(中心)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橋頭堡作用,傳承傳播地方特色文化的排頭兵作用,惠民、樂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領頭雁作用,有效保障好基層人民群眾的基本公共文化權益。市局對成功創建的文化站(中心)將給予扶持獎勵。創建的具體工作見(附件一)。
七是公共閱讀推廣、閱讀品牌建設要發力。全市各公共圖書館要持續做好公共閱讀推廣工作,要進一步深化閱讀品牌建設,提升效能,做出影響。要加大古籍保護和數字化處理工程建設。要開展24小時自助圖書屋建設管理、功能發揮調研工作,要廣泛吸收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參與。要謀劃好將微型圖書室、社區圖書室、小區圖書室、大型商業場所圖書室等閱讀場所納入全市公共圖書網。市圖書館要做好新館搬遷籌備工作,并繼續組織好全市經典美文誦讀大賽,創新服務形式,打造衡陽品牌,提升活動影響力。市少年兒童圖書館要牽頭組織好全市少兒閱讀工作,要繼續組織好"踏尋紅色足跡,講好紅色故事"旅游研學活動。
八是公共文化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要加強。人才興、事業興。當前,公共文化服務人才匱乏是短板。各地各單位要分級、分類加強人才隊伍培訓,要嚴格履行好市、縣兩級文化主管部門組織集中業務培訓的主體責任,要積極選送優秀人才參加國家、省、市組織的集中培訓,要讓培訓成為提高業務技能、提升服務效能的有效手段。
各地各單位要有序、務實推進各項工作,市文旅廣體局將在疫情結束后,視情組織工作調度。
聯 系 人:廖亞樓 曠立志
聯系電話:0734—8869682
附件: 1. 衡陽市"鄉音鄉韻"特色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創建方案
2. 湖南省"藝抗疫情、云游湖南"專題海報
衡陽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
2020年2月28日
附件1:
衡陽市"鄉音鄉韻"特色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創建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好中共衡陽市委辦公室 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衡辦發[2016]3號)及《衡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衡陽市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衡政發[2012]35號)精神,充分發揮好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橋頭堡作用,傳承傳播地方特色文化的排頭兵作用,惠民、樂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領頭雁作用,有效保障好基層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經研究決定,在全市開展衡陽市"鄉音鄉韻"特色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創建活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鄉村振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要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基層為重點,以文化供給側改革為手段,著力促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通過五年左右時間的持續創建,促使全市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管理水平上臺階,服務作用更突出,服務能力有提升,傳承弘揚地方特色文化有成效。
二、目的意義
旨在通過開展衡陽市"鄉音鄉韻"特色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創建活動,促使全市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在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活動中,自覺擔當保護傳承弘揚當地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彰顯各鄉鎮(街道)的地方文化特色,形成鄉鎮(街道)、村(社區)文化建設"一鄉一品,一鄉一韻"格局,唱響鄉音,守護鄉韻,記住鄉愁。
三、基本原則
主動申報。衡陽市"鄉音鄉韻"特色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創建活動采取項目管理制度,由市文旅廣體局公共文旅服務科每年初設定創建項目,建立項目管理檔案,制定創建方案、創建標準、考核原則及激勵機制。各縣市區文旅(廣)體局依據創建方案,按要求及時向市文旅廣體局公共服務科申報參與創建考核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申報參與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必須明確該鄉鎮(村)的文化特色主題,如:剪紙、板畫、皮影戲、漁鼓、廣場舞等。當年未列入創建項目庫的一律不參與該年度"鄉音鄉韻"特色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評比。
動態跟蹤。對各縣市區文旅(廣)體局申請上報,被列入創建項目庫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由市文旅廣體局委托各縣市區文旅(廣)體局進行動態監管,市文旅廣體局對參與創建的鄉鎮綜合文化站(村中心)進行隨機抽檢和暗訪。
考核評定。每年12月底以前,各縣市區文旅(廣)體局按要求,將各參評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全年工作情況及相關佐證資料(重點為主題特色文化推介經驗材料及活動資料),上報市文旅廣體局。市文旅廣體局組織專家進行評審,綜合打分,經公示,報局黨委研究后,對被評定為衡陽市"鄉音鄉韻"特色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予以掛牌,扶持。
鄉音鄉韻。申報參評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要求硬件設施齊全,人員配備到位,日常管理規范,開展活動經常,服務作用明顯,文化特色突出,文化氛圍濃厚。重點在傳承弘揚當地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有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開展的各項文化活動融入當地特色文化明顯,有效促進了當地特色文化保護傳承,良好發展,并不斷擴大影響力和美譽度。對于獲得國家、省、市級文化藝術之鄉、曲藝之鄉、武術之鄉、田徑之鄉等榮譽稱號的所在鄉鎮綜合文化站(村中心)優先參與創建。對全市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創建,統一命名為衡陽市"鄉音鄉韻"特色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
四、評選范圍
全市185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2752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五、評選標準
1.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日常服務標準達到《衡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衡陽市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衡政發[2012]35號)要求。
2.有明確的鄉鎮(村)主題特色文化。要求該鄉鎮(村)區域內文化活動主題突出,特色鮮明,開展文化服務活動中注重宣傳、培育、突出主題文化特色。
3.綜合文化站(村中心)文化氛圍濃厚,對當地特色文化有一定實物(展覽)、宣傳板報等形式展示,對外宣傳效果好。
4.編制配備、經費保障到位,制度健全,服務規范。
5.除舉辦常規性文化活動外,全年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不得少于6次,其中有影響的大中型文化活動不得少于2次。
6.有效指導村級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社會文藝團隊和農民文化戶開展文化活動和圖書借閱,每年培養保護、傳承、宣傳主題特色文化的骨干和志愿者不得少于15名。
五、評選程序
1.申報推薦。各縣市區文旅(廣)體局于4月30日前進行申報,申報科室為市局公共服務科。聯系人:廖亞樓、曠立志,聯系電話:0734-8869682。
2.考核評選。年底市文旅廣體局組織衡陽市"鄉音鄉韻"特色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中心)創建考核組對申報參評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中心)進行綜合考核。
3.綜合評審。將平時臺賬管理、隨機暗訪與年底綜合考核結果綜合,確定初步入選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名單,并報請市文旅廣體局黨委同意。
4.媒體公示。對初步入選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名單在市內相關媒體上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5.獎勵表彰。經公示無異議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最終確定為衡陽市"鄉音鄉韻"特色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由市文旅廣體局下發表彰文件,命名掛牌,進行扶持。
六、幾點要求
一要高度重視。組織開展衡陽市"鄉音鄉韻"特色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創建活動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及國家、省、市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生動實踐,是扎實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有效舉措,同時更是培育衡陽特色文化,塑造衡陽地方文化品牌的重要手段。各地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有效實施,挖掘整理地方特色文化,明確區域特色文化主題,制定工作目標,加大經費投入,細化人員責任,確保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辦出成效。
二要積極申報。各地要認真謀劃,結合實際,積極開展項目申報工作。要積累素材,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廣品牌,表彰優秀。
三要抓好落實。創建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各地要借助創建活動,借勢造勢,利用契機,扎實抓好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管理,切實解決服務不作為、服務不到位、服務老套路等問題。要加大對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的管理考核,制定科學合理的年度工作規劃,全面謀劃供給側改革,形成有任務要求,有安排部署,有活動品牌,有考核記錄,有激勵機制的良性發展,有動態管理的完整鏈接。積極開展文化樂民、惠民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正能量。
四要落實經費。各縣市區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落實好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所需資金,重點向申報創建"鄉音鄉韻"特色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中心)傾斜,要全力保障參與創建的綜合文化站(村國贈)硬件提質,軟件升級所需經費,打造好本縣市區文化品牌和文化亮點。
衡陽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
2020年2月28日
附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