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說明:本年度報告根據國家、省、市政府信息公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編制,內容包括:概述,主動公開,回應解讀情況,依申請公開,咨詢處理,行政復議、訴訟和申訴,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機構建設和經費保障,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附表十一部分組成。本年度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2016年,衡陽市商務和糧食局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完善政府信息公開配套工作、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基礎性工作及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部署工作。2016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信息公開的有關部署要求,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規范化為著力點,圍繞全局中心工作,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局政務信息網上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黨委書記、局長黃建軍任組長,劉克春副局長任副組長,局辦公室、綜合調研科、紀檢監察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綜合調研科,負責政務信息網上公開的日常工作,局相關科室、直屬單位配合。形成了齊抓共管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格局, 制定了《2016年衡陽市商務和糧食局政務信息網上公開工作績效考核方案》,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具體任務(2016年局機關公共科室信息任務12條,業務科室信息任務20條,直屬機構信息任務12條)分解到有關科室和局直屬單位,由專人負責,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落實專人具體抓”的工作機制,定期和不定期更新網站內容,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穩步推進、有序開展,并取得良好實效。
(二)加強輿論宣傳。2016年,我局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湖南省行政程序》、《湖南省政府服務規定》及《湖南省政府網站管理辦法》,落實省、市政府相關文件精神,以宣傳我市商務和糧食系統的正能量為總攬,遵循“全員參與、突出重點、實事求是、客觀準確、及時有效”的原則,與時俱進,利用衡陽市商務和糧食局網、湖南省商務廳衡陽子站、湖南省糧食局網、衡陽市商務預報網、電視臺、湖南日報、新經濟雜志、衡陽日報、衡陽晚報、衡陽通訊、衡陽社會科學等載體,大力宣傳我市商務、糧食動態,延伸公開內容,創新公開形式,突出公開重點,取得了積極進展和較好成效,進一步提高了信息公開的社會效益。
(三)開展學習培訓。為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實效,我局組織機關干部、局直屬單位及各縣市區商務、糧食部門信息員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及《湖南省行政程序》和《衡陽市2016年電子政務相關工作績效考核辦法》等有關法規和文件,進一步提高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安排專人參加了衡陽市政府信息公開及政府網站培訓、湖南省商務系統數字化辦公平臺培訓班等,學習政府信息公開具體操作流程等,確保我局重大信息按時按質、依法依規公開。
(四)進一步編制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指南。2016年,我局按照簡便易行、切實有效的原則,進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指南,對公開的過期文件進行清理,準確填寫索引號、信息名稱、內容概述、生成日期、文件編號、發布機構和公開日期等目錄數據項,制成公開目錄,做到了重點突出、簡明扼要、查詢便捷。
(五)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配套制度。在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過程中,我局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相關制度規范。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制定了《衡陽市商務和糧食局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制度》、《衡陽市商務和糧食局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制度》,保證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二是按照市政府信息公開相關文件及要求,我局及時對本單位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了認真梳理,編制了《衡陽市商務和糧食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衡陽市商務和糧食局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三是嚴格發布流程。信息公開工作堅持“一個口子進、一個口子出”的原則,所有公開發布的信息都要經分管領導審核同意,綜合調研科備案后才能對外發布。
二、公開的主要內容
1.擴大信息公開總量。廣大網民通過衡陽市商務和糧食局網站、衡陽市黨政門戶網站、衡陽市商務預報網站均可查閱衡陽市商務和糧食局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2016年,我局通過衡陽市商務和糧食局網站、省商務廳衡陽子網站主動公開各類信息1097條,其中組織機構信息27條、工作動態信息758條、法規文件信息21條、計劃規劃信息26條、財政信息7條、統計信息70條、人事信息7條、黨建及其他工作信息98條、專題專欄信息46條,招商引資信息37條,公開的信息總量較上年增加88%,電子化率100%。
2.創新信息公開途徑。2016年我局就商務糧食國家政策、調研情況、招商引資、外經外貿、物流貿易、食品安全、食品餐飲博覽會、“2016衡州經濟發展論壇”、“兩學一做”等社會熱點,在中國日報、中國新聞網、網易、騰訊大湘網、紅網、新華網、香港商報、湖南衛視、華聲在線、新湖南、湖南日報、鳳凰湖南、新經濟雜志、衡陽日報、衡陽晚報、衡陽新聞、衡陽通訊、衡陽社會科學等媒體,及時發布信息100余條;利用市政府舉辦“應急知識宣傳周”“知識產權宣傳周”“食品安全宣傳周”等活動,制作《突發事件生活必需品應急常識》宣傳展板2塊、張貼誠信宣傳畫200余張,展出糧食食品質量安全橫幅、展板、海報20余(條)塊,發放《突發事件生活必需品應急常識》宣傳資料3200多份、誠信宣傳冊20000余份、糧食質量安全宣傳手冊等宣傳品2000份,讓政府信息公開更加便民、利民,增進公眾對商務和糧食工作的了解。
三、回應解讀情況
2016年我局發布文件解讀稿件4件。主要對國家商務發展“十三五”規劃、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備案管理暫行辦法、關于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考核制度促進創新驅動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法規文件進行了解讀。
四、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我局在衡陽市商務和糧食局網站、湖南省商務廳衡陽子站上提供了依申請公開的流程、表格下載和直接發送等服務。截至2016年12月31日,未收到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要求辦理依申請公開事項。
五、咨詢處理情況
2016年應急知識宣傳周、“知識產權宣傳周”“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現場解答群眾提問2000余起,相關政策咨詢400余起,網上接受商務糧食政策咨詢6起,及時回復100%。
六、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2016年度我局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申訴的數量為零。
七、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2016年,我局沒有進行政府信息公開收費。收費額為零,減免額為零。
八、機構建設和經費保障情況
2016年,該項費用大約為2萬元。
九、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
2016年我局舉辦各類政府信息培訓班6次,參加人數300人次。
十、主要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1.主要存在的問題
少數部門對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工作被動應付,認為公開就是公布,信息公布了就行,而且對于信息公開的要求缺乏足夠的認識,分不清什么是應該公開的,什么是不能公開的。二是“三怕”思想作怪,不愿對外公開。個別科室和縣市區商務、糧食部門對信息公開工作認識淡薄,表現在公開怕麻煩,不想公開;責任意識不強,公開怕擔責任不愿公開;怕公開會失去某些優勢和利益,不敢公開。因此,我局仍需要進一步組織深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讓局機關、直屬單位和縣市區商務、糧食部門人人都真正領會、悟透文件精神。
2.改進措施
一是進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我局將進一步規范公文類信息的公開,加強對規范性文件和商務糧食領域的重大決策的配套解讀,進一步細化信息公開目錄,探索相應的工作機制。將以政府信息公開帶動辦事公開,以辦事公開帶動便民服務,進一步推動信息公開與網上辦事和電子政務工作的結合。
二是進一步強化政府信息公開渠道。2017年我局將加大宣傳和推介力度,建設好微信公眾號和今日頭條,進一步完善新聞對外發布體系,向社會披露和解讀公眾關注度高、公益性強、涉及面廣的重要決策等商務糧食信息。
三是進一步加強商務糧食信息公開基礎性工作。開展商務糧食信息公開宣傳,提高公眾對商務糧食信息公開的知曉率和參與度;加強信息公開業務學習和培訓,不斷提升商務糧食信息公開整體工作水平;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各項保障措施,健全和完善商務糧食信息公開評估辦法的指標體系,有效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實現科學化、規范化和法制化。
十一、附表
指 標 | 單位 | 數量 |
一、主動公開情況 | — | 1097 |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相同信息計1條) | 條 | 1097 |
其中:主動公開規范性文件數 | 條 | 17 |
制發規范性文件總數 | 件 | 0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 — | 1097 |
1.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2.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1097 |
3.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4.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5.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二、回應解讀情況 | — | 6 |
(一)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數(不同方式回應同一熱點或輿情計1次) | 次 | 0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的情況 | — | 6 |
1.參加或舉辦新聞發布會總次數 | 次 | 0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次數 | 次 | 0 |
2.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0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0 |
3.政策解讀稿件發布數 | 篇 | 6 |
4.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 | 次 | 0 |
5.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 | 次 | 0 |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 — | 0 |
(一)收到申請數 | 件 | 0 |
1.當面申請數 | 件 | 0 |
2.傳真申請數 | 件 | 0 |
3.網絡申請數 | 件 | 0 |
4.信函申請數 | 件 | 0 |
(二)申請辦結數 | 件 | 0 |
1.按時辦結數 | 件 | 0 |
2.延期辦結數 | 件 | 0 |
(三)申請答復數 | 件 | 0 |
1.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數 | 件 | 0 |
2.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0 |
3.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件 | 0 |
4.不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0 |
其中:涉及國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業秘密 | 件 | 0 |
涉及個人隱私 | 件 | 0 |
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 件 | 0 |
不是《條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5.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數 | 件 | 0 |
6.申請信息不存在數 | 件 | 0 |
7.告知作出更改補充數 | 件 | 0 |
8.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數 | 件 | 0 |
四、行政復議數量 | 件 | 0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 | 件 | 0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0 |
五、行政訴訟數量 | 件 | 0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數 | 件 | 0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0 |
六、舉報投訴數量 | 件 | 0 |
七、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的費用 | 萬元 | 0 |
八、機構建設和保障經費情況 | — | |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數 | 個 | 1 |
(二)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數 | 個 | 0 |
(三)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數 | 人 | 1 |
1.專職人員數(不包括政府公報及政府網站工作人員數) | 人 | 1 |
2.兼職人員數 | 人 | 0 |
(四)政府信息公開專項經費(不包括用于政府公報編輯管理及政府網站建設維護等方面的經費) | 萬元 | 2 |
九、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 | — | |
(一)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數 | 次 | 0 |
(二)舉辦各類培訓班數 | 次 | 6 |
(三)接受培訓人員數 | 人次 | 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