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上,我市搶抓機遇,積極作為,同非洲伙伴在多領域達成深化合作共識——
雁陣“非”翔,萬里尚為鄰
跨越山與海,中非再“湘”約。6月12—15日,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長沙舉行。作為湖南開放發展的重要力量,衡陽市搶抓機遇,積極作為,在博覽會期間成功簽約項目金額2050萬元,達成意向合作項目32個,并同非洲伙伴在多領域達成深化合作共識,為推動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貢獻了“衡陽力量”。

雁陣“非”翔,20家衡企實力圈粉
博覽會期間,主題為“雁舞絲路,數創未來”的衡陽形象館以開放之姿喜迎八方來客。20家代表性企業攜各自領域的拳頭產品和創新成果精彩亮相,全方位展示“衡陽智造”與“衡陽優品”,積極尋求與非洲各國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務實合作。
特變電工聯通非洲電網,“非洲定制版”拖拉機馳騁田野,電線電纜與金屬采選方案直擊非洲發展脈搏……20家衡企精銳盡出,輸變電、農機、電線電纜、金屬采選等優勢產業和創新成果鏈動非洲發展需求,贏得了非洲客商的廣泛青睞。
這里不僅閃耀工業之光,更流淌著湖湘文化的雋永韻味。湘南紡織產業基地的服飾融入本土元素,演繹獨特時尚;衡茶公司芬芳四溢,引得客商駐足品鑒;南岳衡山、石鼓書院、東洲島等文旅名片,更是通過深厚的文化底蘊傳遞著“萬里尚為鄰”的溫暖情懷。
開放式洽談區內,政策信息清晰透明,對接洽談務實踴躍,客商們對衡陽的制造實力、文化底蘊和開放政策贊不絕口。科技為骨,文化為魂,再加上實實在在的產業成果和合作案例,衡陽跨越山海、對話非洲的橋梁,就從這“雁陣”翱翔的姿態中磅礴開啟!
強力推動,務實合作再結碩果
博覽會開幕當日,市委書記劉越高率隊來到衡陽形象館、剛果共和國館、中非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合作成果展館巡館巡展,并見證系列合作成果。他盛情邀請非洲各界人士來衡考察,共商合作大計,推動衡陽對非經貿往來與合作,實現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贏。此前,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健多次調度衡陽參加中非經貿博覽會相關籌備工作,強調要充分展現我市對外開放形象和對非合作的特色、實力與成果。
在特變電工衡變公司展位,貝寧能礦部總秘書長現場授予該企業項目中標通知書,衡變公司和貝寧電力公司將合作對當地電網進行強化升級。期間,貝寧駐華大使阿賈巴率團赴衡變公司考察,實地感受衡陽的大國重器,深化在電力基建與人才培訓的合作愿景。
圍繞推進中非農業現代化發展,衡陽衡拖農機制造公司攜手塞拉利昂德旺公司合作共建塞拉利昂現代農業產業園,將全面支持塞拉利昂在糧食、油料及經濟作物相關的農機、農資、農技的發展,為塞拉利昂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供“衡陽方案”。
湖南省大地泵業有限公司則與多薩企業有限公司簽約,提供價值80萬美元的油浸式潛水電泵服務非洲農田灌溉與礦業開發……通過中非經貿博覽會這一平臺,越來越多的“衡陽制造”“衡陽品牌”走向非洲,迎來了無限商機、無限機遇。
?源遠流長,“衡陽名片”閃耀非洲市場
衡陽與非洲的合作源遠流長、友誼歷久彌堅,經貿交流涉及醫療、商貿、文藝、農業、電力、交通等眾多領域。
從阿爾及利亞油田輸送原油的衡鋼無縫鋼管,到點亮烏干達鄉村的特變電工輸變電設備;從湖南水口山集團每年自非洲進口的大量礦產原料延伸有色金屬產業鏈供應鏈,到衡企在非洲多國承建的標志性工程……近年來,衡陽更是深度參與非洲現代化建設,形成了“制造出海”與“資源互補”的良性互動格局。
據市商務局主要負責人介紹,2024年,全市對非進出口額達21.9億元,華菱衡鋼、五礦銅業等6家龍頭企業貢獻顯著,無縫鋼管、特變高壓設備、新能源電池等產品成為非洲基建能源領域的 “衡陽名片”。今年前4月實現對非貿易進出口4.38億元,延續了良好發展態勢。
更值得一提的是,衡陽已承接對非工程合同總額近16億美元,外派技術骨干超2400人,在烏干達農村電氣化項目、喀麥隆輸變電項目等領域打造了“衡陽制造”標桿,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留學生和鐵路骨干人才,實現了“產品+技術+人才”的系統性輸出。這正是雙方經貿合作不斷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拓展的生動寫照。
錨定未來,攜手同行邁向縱深
乘著中非經貿博覽會的東風,衡陽正積極謀劃對非合作新篇章,向著深耕細作、持久發展的新階段邁進。下一步,衡陽將——
?強化平臺賦能:?用好中非經貿博覽會、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等國家級平臺,持續將“展會流量”轉化為“經貿增量”。
?暢通物流動脈:?依托湘粵非鐵海聯運通道優勢,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加速“湘品出海”“衡品入非”。
?拓展產業合作:?發揮輸變電等優勢產業引領作用,深入開展“走進非洲”系列活動,推動更多“衡陽制造”“衡陽優品”開拓非洲新市場、新領域。
?創新貿易模式:積極發展“跨境電商+海外倉+產業帶”新模式,計劃在尼日利亞、埃及等地建設海外倉,年內力爭新增對非貿易企業15家以上,推動對非經貿提質升級。
從湘江之濱的智造車間到廣袤非洲的發展熱土,從尼羅河畔的農田到撒哈拉邊緣的電網,衡陽正以“產業為槳、創新為帆”,與非洲伙伴心手相牽,在中非共逐現代化的壯闊航程中奮力同行。這場跨越山海的相約,既是“一帶一路”倡議下南南合作的生動實踐,也必將為構建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注入新的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