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全媒體記者 羅文鵬 王翟 通訊員 郝爽
五月的粵港澳大灣區,華冠織錦、綠意盎然。
2025湖南—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交流會(“港洽周”)期間,衡陽代表團深入廣州、深圳開展精準招商,舉辦衡陽智能衡器計量產業園專場推介會,實現了產業鏈招商與城市品牌推介的雙向突破,引來各地投資者眾相期盼的目光。

高位推動,政企對話叩開合作之門
5月14日至16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飛及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健領銜的衡陽代表團走進粵港澳大灣區。
三天時間里,行程滿滿,收獲多多。除了參加2025湖南—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交流會的系列活動,衡陽代表團還深入廣州、深圳兩地,考察企業、會見客商。
從廣州的思林杰科技、廣電計量檢測集團、禾信儀器,到深圳的和而泰智能控制、曼頓科技、今日人才,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均是細分領域內的翹楚,或者單項冠軍。
精準招商,是這次行程的關鍵詞。考察的企業在智能計量、質譜分析、智能控制、數智員工等領域有許多前沿探索和創新成果,對于時下炙手可熱的人工智能、行業大模型都有獨到的領悟。它們緊扣時代的“命門”,也掌握著搶占市場“獨門絕技”,恰好是衡陽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所欠缺、所急需。
“開放城市級的應用市場”“共同探索首創場景應用”“提供‘無事不擾’和‘有求必應’的營商環境”,面對這些極具成長性、發展潛力的“鯰魚型”明星企業,衡陽代表團拋出誠意滿滿的橄欖枝。
雙方相談甚歡,企業紛紛表達來衡投資的意向。甚至有企業明確表示,要到衡陽設立區域總部,要將在大灣區融到的資金投入衡陽場景應用開發中去。
以誠相交,衡陽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在可遇見的未來,圍繞“技術攻關-場景應用-產業孵化”全鏈條合作,無論是“新朋友”,還是“老朋友”,他們將共同為衡陽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崛起注入澎湃動能。
專場推介,智能衡器計量產業園備受矚目
5月15日,本次“港洽周”專場活動之一——衡陽智能衡器計量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專場推介會在深圳舉行。
作為全國唯一一個以“智能衡器”命名的計量產業園,由國企以市場化方式運營的新興園區,其以三大優勢震撼亮相:
國家戰略鑄就產業地標。計量是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撐。基于這一戰略考量,產業園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與湖南省委、省政府共同“養育”,肩負著“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服務制造強國建設”的重大使命,形成“衡”字文化地標與“智能衡器計量”產業地標的歷史性交會。其轄“一區兩基地”,規劃面積8800畝,建有石鼓核心區、船山時間谷基地和衡山科學城基地,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三維賦能打造投資洼地。一是國家層面支持。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支持產業園建設國家質量標準實驗室、國家質檢中心、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等服務平臺,并將在標準制訂、項目申報、基礎建設、人才培養、會展集聚等方面予以傾斜。二是省級政策加持。湖南省出臺《關于支持衡陽智能計量衡器產業園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給予衡陽連續三年每年不低于3億元的資金支持,同時設立總規模20億元、全國唯一的智能衡器計量產業基金。三是市級全面護航。衡陽市編制《衡陽智能衡器計量產業園入園政策》,企業入駐產業園可享受“用地成本減半+獎補免申即享+場景優先開放”超級禮包。
先進集群開啟產業藍海。作為全國26個老工業基地之一,衡陽擁有41個工業大類中的37個,輸變電裝備、鋼鐵有色、鹽鹵化工、核技術應用等優勢產業遠近聞名。近年來,智能衡器計量領域也涌現了以鐳目科技、率為科技、北方光電為代表的200余家企業,2024年產值達104億元,來勢喜人,前景廣闊。
推介會上,共有涉及智能檢測、低空飛行、智慧醫療等領域的10個重點項目完成簽約,總投資額145億元,將為產業園發展注入高能量的“加速度”。
雙向賦能,丈量戰略新高度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衡陽市招引重大項目53個,總投資額185.33億元,其中引進甘澳涼茶等10億元以上項目3個,程鈴汽車制造等“三類500強”項目3個。
資本密集加碼,成為衡陽GDP連年穩健增長、連續四年上榜先進制造業百強城市、消費市場潛力持續釋放的直觀注腳。企業“用腳投票”的邏輯背后,是這座城市以現代產業集群、高效政務服務、廣闊消費市場及開放創新生態構筑的長期價值引力場。
今年10月,衡陽將承辦全國計量工作座談會、全國產業計量融合創新會議、第二屆計量儀器裝備展(2025)等活動,衡陽與粵港澳大灣區攜手繪就的新時代“度量衡”產業版圖逐步顯現。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從湘江之畔到粵港澳大灣區,這場跨越山河的雙向奔赴、雙向賦能,正丈量出衡陽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