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行政審批服務科在局黨委的正確領導和局相關科室積極配合下,圍繞依法行政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通過突破性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以受理信息化、分工精細化、服務效率化讓窗口服務提質升級,受到辦事企業和群眾的贊許。同時,積極對接省、市相關部門,出色完成了涉審中介清理、改革經驗推介、審批限時承諾制等重點工作。全年共辦理業務271件,辦結率100%,取得了優異的工作成績。為此,繼2015年度后再次獲得“衡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先進工作單位”榮譽,窗口工作人員獲評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一、2016年的主要工作成績
(一)全年績效考核任務圓滿完成
1、“兩集中、兩到位”全面落實。根據《衡陽市推行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改革工作實施方案》(衡政辦函[2015]35號)有關要求,目前我局已全部落實。
2、窗口績效評估優秀。依照衡政辦函[2015]58號文件精神,窗口年度考核意見將作為所在部門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根據市政務服務中心績效考核情況通報結果,考核成績第一季度100分,第二季度98.7分,第三季度100分,第四季度考核情況暫未公布。
3、政務信息公開透明。根據衡考辦發[2016]13號文件要求,做好了局權力清單和業務流程清單宣傳手冊,及時對窗口來訪企業和群眾公布。
4、業務數據實現同步。全年在市政務服務中心網上審批系統同步數據36條,其中原外資審批數據33條,糧食收購資格認定數據3條,上傳同步率100%。
(二)各項主要工作扎實推進
1、制定了規章制度。制定了《事項辦理流程》、《行政審批工作清單及流程》、《行政審批管理辦法》和《衡陽市商務和糧食局行政審批指南》等一系列規章規范,確保了各項行政職能依法依規依標準旅行到位。
2、優化了審批事項。全年先后4輪對各項行政審批事項流程進行了全面梳理和優化,規范優化審批流程涉審事項9項,占全部涉審事項的64.3%。同時,還大力縮減審批業務辦理時限,推行業務辦理承諾制:一審一核類項目由法定的20個工作日縮減為3個工作日,備案登記類項目由法定的5個工作日調整為即時辦結。
3、健全了工作臺賬。為保證局窗口各項業務審批能交出“明白賬”,年初就健全臺賬式管理工作。局窗口每辦理一件事項,建立工作臺賬,做好詳細記錄。堅持“回頭看”,對辦件臺賬,每月一匯總,一月一清理,查漏補缺。同時將每月臺賬交市政務服務中心監督檢查科留存,此管理辦法得到了市政務服務中心領導多次肯定和贊許。
4、調整了權力清單。今年來,根據國、省兩級文件先后取消了“設立舊機動車鑒定評估機構”行政審批事項和“加工貿易業務批準”的辦理;將原“投資3億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審批”調整為“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備案”,同時將多處審批流程內容與關聯政策同步。
5、提高了業務技能。全年共組織成品油業務、外資審批改備案專題培訓班3次,培訓人次370余人,通過培訓均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良好;參加國、省兩級組織的外資審批、成品油審批和港澳服務提供者CEPA培訓4次;科室內組織各項專題業務學習10次。
6、完成了經驗推介。根據市委改革辦《關于推薦改革探索經驗的通知》要求,按照以“效率、規范、創新”為切入點撰寫了典型經驗推介材料。在經驗推介材料中,結合工作實際,以受理信息化、分工精細化、服務效率化為核心,推介了利用網絡媒體受理業務,根據人員優勢特點分工和針對不同業務按輕重緩解進行辦理的經驗,獲得了市委改革辦的贊許。
7、報送了信息數據。一是全年在省、市部門門戶網站上報工作信息32條,采用28條,及時為我局行政審批服務工作動態進行了宣傳。二是圍繞“信用衡陽”體系建設,向市信用辦報送了涉審事項數據155條,涵蓋外資、成品油、糧食收購等業務。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
一年來,行政審批服務工作取得了成績有目共睹,但依舊存在以下兩點問題:一是專業化審批和政策法規隊伍建設還有待加強,崗位技能還有待提高;二是審批職能雖都已對接到位,但如糧油倉儲備案、特許經營備案等事項還未開展實質性業務辦理。
三、2017年的主要工作思路
在認真分析目前工作的優點和不足的情況下,結合2017年辦實事清單,今年行政審批服務工作擬從以下四個方面全面推進。
(一)積極掌握國家、省、市政策發布情況,動態調整審批事項依據。2017年將嚴格按照職權法定、程序合法的要求,進一步全面梳理審批事項,嚴格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認真學習和及時掌握有關文件政策,精準應對適用法律法規的調整。??
(二)抓好各項審批業務培訓和經驗交流,確保審批工作保持高水準。一是將積極舉辦各項審批業務培訓,參與“走出去、請進來“的各項培訓, 使“視野更開闊、思想更活躍”,以促進今后服務更上一個新臺階。目前計劃一、二季度舉辦各項年檢審批培訓會,三、四季度舉辦相關審批培訓會。隨著各縣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推進,還將計劃到各縣市進行經驗交流。二是加大力度組織法律的行政法規的學習,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行政裁量權辦法》等,以確保審批工作運行規范。同時配合局財務向市財政爭取申請培訓專項資金,用以保障各審批培訓會得以順利舉辦。
(三)強化各級部門間信息互通機制。一是進一步積極與省級主管部門保持溝通和聯系,爭取各項審批工作得到上級部門的支持;二是基于“雙公示”制度進一步密切與市工商局企業注冊分局的聯系,在企業完成工商注冊登記后根據其經營范圍跟蹤對接和服務,將有利于部分審批工作邁出實質性的一步;三是加強與局相關審批科室工作的銜接,按時移交審批臺賬資料,保障審批與監管不脫節,努力在職能履行上形成合力,形成各科室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四)立足優化服務,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根據中央“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要求,結合窗口需要,緊緊扣住“牛鼻子”,將優化服務放在工作首位。一是抓好辦理承諾制,將承諾時限在法定期限基礎上縮短50%-75%,并切實履行到辦理過程中;二是繼續搞好代辦制,針對重要和急切需要辦理的業務由科室安排專人全程進行代辦服務;三是創新工作方式,不遺余力地用心貼近辦事企業和群眾,以其訴求作為促進服務提質的主要動力,切實以實際行動讓服務便利化、效率化、優質化。
(五)力求部分審批工作實現零的突破。根據目前工作實際,商業特許經營備案、零售商促銷活動備案等事項沒有開展實質性的業務。為此,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即是通過開展專題調研尋找問題癥結、加強政策法規宣傳發動、協同有關部門共同攻堅等方式努力實現零的突破,打開一個新的工作局面。(撰稿人:行政審批服務科 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