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發力,上半年全市商務和開放型經濟成效顯著,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況
(一)招商引資高位推進。內聯引資,1-6月共實現內聯引資實際到位資金222.45億元,同比增長18.22%。實際利用外資,1-6月全市實際利用外資70440萬美元,同比增長7.7%,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49.6%。項目洽談、簽約、開工及竣工情況,1-5月在談項目96個,總擬投資額為1347億元,總擬引資額為1334.13億元,其中500強企業22個,包括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上海龍元集團、深圳華強集團等;已簽約項目34個,總投資額為815.6億元,總引資額815.6億元,其中500強企業3個,為東旭集團、華僑城中部集團、廣廈控股集團;新開工項目46個,總投資額為112.71億元,總引資額為112.71億元,當年完成投資9.39億元,其中500強企業2個,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奧園集團。
(二)外貿外經持續增長。對外貿易,1-6月,全市完成進出口總額17.62億美元,位居全省第三,同比增長6.0%,完成省考核任務的34.1%。外經合作,目前,全市外經企業75家,已形成了以特變電工、中鐵五局二公司等重點企業為龍頭的外經企業聯盟。與2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外經合作關系,其中“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和地區16個。1-6月,全市完成對外承包工程和對外勞務合作營業額25796萬美元,總量全省第三,同比增長42%,增幅全省第三,完成省級下達2018年全市外經考核任務的63%,完成進度全省第二。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新簽合同額23880萬美元,外派勞務1160人,月末在外9489人。
(三)消費市場平穩回升。“社零”總額,1-5月我市社零總量為508.02億元,全省第二,同比增速為11.0%,高于全省0.4個百分點,全省第六。預計1-6月,我市社零總量為508.02億元,同比增速為11.0%。農貿市場改造,1-6月主城區新建3個農貿市場,完成8個市場的改造,第二批市場改造正逐步推進。消費促進,指導了市餐飲行業協會主辦“榮耀共享”湘菜盟友交流會;開展了全市扶貧小店推廣培訓活動;在華耀城籌備和舉辦了阿里1688平臺線上線下商人節展銷和高峰論壇活動。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實際利用外資未達目標。1-5月,全市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5.2%,與年初預定目標增長10.67%差距甚遠,特別是外商直接投資為0。近年來,外商直接投資情況不理想,總量小、占比低,整體呈下降態勢,2014年1.72億美元,2015年309萬美元,2016年1290萬美元,2017年574萬美元。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正式加入WTO之后,對外資取消了優惠政策,一定程度上導致外商直接投資缺乏積極性。縣市區、園區對“外商直接投資”缺乏引導和主動,重視不足。如已引進的外資項目,松木經開區的“香港建滔集團”系列項目、常寧市的“香港泛亞綠洲”項目、衡東縣的“香港銅鑼灣”項目、白沙洲工業園的“富士康”系列項目、“湘海建筑材料”項目等,均未實現直接投資,外資業績為零。
二是外貿增速低于全省水平。1-5月,全省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44.4%,我市外貿進出口同比只增長17.5%,低于全省平均增速,特別是加工貿易同比下降4.4%。究其原因,一是重點企業業績下滑。我市1-5月進出口實績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共有12家,其中富泰宏、衡鋼國貿、五礦銅業、勝添精密、得陽鞋業進出口同比發生負增長,分別為-6.5%、-0.4%、-19.6%、-15.3%、-27.6%,而富泰宏、衡鋼國貿兩家企業體量大影響也大,從而導致我市進出口增速的下滑。二是個別企業業績異常。五礦銅業在3、4月份連續為零業績,通過實地調研,企業方面表示因其庫存積壓導致資金鏈緊張,沒有現金流支付進口原銅礦,只能委托總公司進行代理進口,導致業績大量流失。三是部分縣市區認識不足。部分縣市區領導對于發展外貿仍不夠重視,認為外貿企業創稅少,對地方經濟沒有貢獻或貢獻甚小,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對于招引外貿企業興趣缺乏;對于已存在的外貿企業采取任其自然發展的態度,沒有積極主動作為的意識。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們將嚴格按照省、市下達的目標任務,科學安排部署,積極加強考核調度,確保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一是一以貫之把招商引資作為商糧工作的第一菜單。抓好《衡陽市促進招商引資工作的若干措施》政策的落細落實;圍繞我市“3311”產業發展戰略、“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及七大千億產業集群開展建鏈強鏈補鏈招商行動,為衡陽爭當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領頭雁打下基礎,重點對接500強企業,引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實體產業項目;認真籌備2018“滬洽周”、衡州經濟發展論壇等重大招商活動;組建產業招商小分隊赴重點地區招商,重點引進新能源汽車、物流、油茶、文化和旅游產業項目;積極開展商會招商和“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針對“外商直接投資”進行專題招商,著力引進一批大而好的外資項目;對去年四大招商活動簽約項目的落地加強督促,對2018年確定的招商引資任務,強化調度、通報、考核,實行一月一通報一督辦,將進展情況及時呈報市委市政府,函報各縣市區、園區。
二是一以貫之把保存擴增作為外貿發展的主要手段。大力引進外貿導向型企業,擴大外貿增量;推進外貿破零倍增,抓好重點外貿企業(富士康、衡鋼國貿)、重點園區(綜保區、白沙洲工業園)、重點縣市(億美元縣市)的業績增長,穩存量擴增長;加強對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的引導扶持,繼續幫助企業由間接進出口轉為自營進出口,壯大外貿總量;加強出口示范基地建設和出口品牌建設,提升外貿產品出口競爭力。
三是一以貫之把境外投資作為外經合作的突破方向。在繼續支持對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勞務的同時,重點推進境外資源開發合作,鼓勵支持我市有比較優勢的化工、機械制造等行業的企業“走出去”到境外并購、辦廠或設立營銷機構,由此帶動產能轉移、進口緊缺資源、收購或注冊國際品牌,提高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綜合效益。
四是一以貫之把搞活流通作為擴大消費的重要途徑。切實加強調度和協調,扎實推進城區農貿市場改造建設;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發展商貿物流配送;培育限上企業和消費熱點,加強市場監測和重要商品的儲備,確保市場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