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實施市重點項目400個以上,完成年度計劃投資1100億元以上;加強經營主體梯次培育,力爭總量突破63.8萬戶以上......《衡陽市實施“八大行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及8個專項實施方案日前正式印發,明確工作重點、細化任務分工,加快推進“制造立市、文旅興城”發展戰略實施,以實干實效推動衡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明確,今年要大力實施產業培塑、創新提升、激發需求、改革攻堅、主體強身、區域共進、安全守底、民生可感等“八大行動”。1月27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省實施“八大行動”總體方案》,包括1個總體方案和8個實施方案。為全面深入落實“八大行動”,我市對標省里統一部署,結合衡陽實際進一步細化舉措,出臺實施“八大行動”1+8系列方案。其中,總體方案明確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8個子方案側重具體實施的布局,對各專項行動的工作目標、重點任務、牽頭單位、推進機制等進行了進一步明確。
《方案》指出,我市將圍繞推進“八大行動”,集中優勢“兵力”攻關,集聚優勢資源攻堅,一手抓解放思想、一手抓貫徹落實,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全年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左右,進出口總額增長7%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
根據部署,產業培塑行動將推進“重點產業倍增計劃”,培育現代化產業體系新增長點。重點壯大輸變電、有色金屬、鹽鹵化工三大主力軍產業,加快發展核技術應用、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三大潛力軍產業,持續培育鋼管及深加工、新文旅、新農業、新物流四大常備軍產業,力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2%、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6.8%。提高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推進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加強精準招商,強化各類要素保障。
聚焦建設更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我市將全力攻堅創新提升行動,打造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15%以上。深入實施“4+4科創工程”,推進科技賦能文化產業創新工程,持續培育、優化國省級創新平臺,強化科研攻關,力爭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2%以上。深化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等改革,力爭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350億元,在衡高校登記技術合同本地轉化占比20%以上。
為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進出口的支撐作用,我市將全力攻堅激發需求行動,辦好第三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推進全國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建設,開展各類消費主題活動100場以上。擴大有效投資,全年實施市重點項目400個以上,完成年度計劃投資1100億元以上,力爭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50個以上,爭取國省專項資金150億元以上。提升外貿活力,持續實施“破零倍增”“貿易主體擴容”等工程,力爭全年開行中歐班列60列以上,開行湘粵非鐵海聯運240列以上。
改革攻堅行動將聚焦土地、勞動力、金融、科技、數據等領域,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落實財源建設提質行動,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扎實開展公平競爭改革攻堅。加力國有“三資”改革,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深入推進民營經濟“六個一”行動等。
聚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我市將全力攻堅主體強身行動。加強經營主體梯次培育,持續推進產業發展“萬千百”工程、“新增規模工業企業”行動、企業上市“金芙蓉”躍升行動、“原地倍增”行動等,大力推動“個轉企、企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力爭全市經營主體總量突破63.8萬戶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180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凈增160戶、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新增240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新增140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56戶。
聚焦加快推進國家區域重點城市建設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全力攻堅區域共進行動,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區域影響力、公共服務承載力。爭當承接產業轉移“先導區”,打造“對接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長三角前沿經濟帶”。加快衡陽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建設,重點建設衡陽國際物流港和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以“西南云大”為中心,全面提升縣城和中心鎮功能,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等。
安全守底行動方面,我市將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激活底線工作“五全一常態”機制,強化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專項整治。深入開展重大事故隱患清零行動,提升全民安全素質能力,全力防范化解債務、金融、房地產風險,全面開展非法金融活動清理整頓,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打好藍天、碧水、凈土污染防治攻堅戰,繼續開展重點領域排查整治“利劍”行動等。
民生可感行動將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就業、養老、教育、醫療、住房等重點領域精準發力,高質量完成省、市“十大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和教育醫療對口支持幫扶任務,建成縣城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9所,提質改造“愛晚”老年學校11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49個,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2249套,讓幸福在群眾家門口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