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發布? > 統計分析?
衡陽市2024年“四上”單位情況分析
發布時間:2025-02-28 16:48??????來源:衡陽市統計局?????瀏覽量:
字體:

2024年,衡陽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制造立市、文旅興城”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區域中心化進程,衡陽“四上”單位新增態勢穩定,企業規模不斷壯大,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注入新動力。

一、“四上”單位申報入統情況

(一)“四上”單位在庫總量情況

2024年,全市在庫“四上”單位總量5241個,較上年同期增加215家,同比增長4.3%。

分行業看規上工業1539家,同比下降0.4%;有資質的建筑業370家,同比增長2.5%;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1160家,同比增長6.4%;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447家,同比增長14.3%;房地產開發經營業532家,同比增長2.3%;服務業1193家,同比增長6.6%。

地區看,7個縣市中耒陽市、常寧市、衡陽縣、衡南縣位居前列,分別有562家、500家、491家、491家,占全市總量的10.7%、9.5%、9.4%、9.4%;5城區2園區中高新開發區、石鼓區、蒸湘區居前三位,分別有443家、390家、355家,占全市總量的8.5%、7.4%、6.8%。

“四上”單位新增情況

2024年,全市新增“四上”單位527家,較上年同期減少326家,同比下降38.2%,占全省新增6785家的7.8%。

分行業看。規上工業97家,較上年同期減少64家,同比下降39.8%;建筑業17家,較上年同期減少25家,同比下降59.5%;批發零售業156家,較上年同期減少82家,同比下降34.5%;住宿餐飲業84家,較上年同期減少30家,同比下降26.3%;房地產業13家,較上年同期減少14家,同比下降51.9%;服務業160家,較上年同期減少111家,同比下降41%。

分地區看,全市累計新增入庫總量位居前三的分別是衡南縣(72家)、常寧市(56家)、高新區(54家);入庫數量較少的為石鼓區(9家)、南岳區(8家)。

(三)“四上”單位增情況

2024年,全市凈增“四上”單位427家,占全省凈增單位3872家的11%。

分行業看,規上工業76家,有資質的建筑業11家,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133家,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65家,房地產開發經營業10家,規上服務業132家。

分地區看,7個縣市中衡南縣、衡陽縣、衡東縣排名靠前,均為48家;5個城區2個園區中高新開發區、蒸湘區、雁峰區排名靠前,分別為46家、29家、20家。

二、存在的問題

規上工企業增長乏力

2024年,從在庫數來看,全市規上工業在庫1539家,位于全省第6,占全省規上工業在庫的7.2%;從新增數來看,全市規上工業累計新增97家,占全省規上工業新增的6.0%;從凈增數來看,全市規上工業累計凈增74家。2024年,衡陽市規上工業企業的在庫數、新增數較2023年都有所下降,規上工業在庫數占“四上”單位比重也由30.7%降為了29.4%,工業企業升規數量較少,企業新增乏力。

(二)區域發展不平衡

從各縣市區(園區)新增“四上”單位數量來看,7個縣市累計新增單位為370家,占全市累計新增單位數的70.2%,5個城區2個園區的累計新增單位為157家,占比為29.8%,其中石鼓區、南岳區2024年累計新增單位較少,分別為9家、8家,城區“四上”單位新增乏力情況明顯。從凈增情況來看,5城區中南岳區、石鼓區累計凈增單位數均為4家,城區與各縣市相比凈增“四上”單位數量不均衡明顯。

(三)年報新納入企業質量不高

2024年年報新納入的260家單位,有239家為“規下升規上”單位;從單位規模來看,無大型企業,5家中型企業(占比2%),189家小型企業(占比72.6%),66家微型企業(占比25.4%);從營業收入來看,大部分企業剛剛達到入統規模標準,如年報新增的58家規上工業中,營業收入3000萬元以下的51家,3000萬-5000萬元的5家,億元以上的1家。企業結構比例不均,大中型企業占比較低,大多都為小微型企業,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薄弱,生產經營不穩定,對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拉動作用有限。

三、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營造企業良好發展環境

市、縣兩級政府要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發改、工信、住建、商務等行業主管部門職能,積極制定覆蓋全行業優惠政策,激發企業活力。提升招商引資工作成效,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發揮投資項目的生力軍作用,多措并舉推進招引項目快落地、落地項目快開工、開工項目快投產,為“四上”單位發展壯大積聚新生力量。

(二)加強準“四上”監測和培育

充分利用稅務信息,加強比對核實,分行業門類篩選出符合入庫標準的“四下”單位,生成“準四上”單位清單。加強對納統工作的推動和指導,聚焦重點企業、聚力扶持培育,要深入企業現場進行業務指導,嚴把申報資料審核關,確保申報審核通過率。做好動態監測、開展宣傳指導,推進個轉企、小升規工作落地落實,督促達標單位及時升規納統。

(三)加快特色產業體系發展

堅定不移地實施“制造立市、文旅興城”戰略,大力推進先進制造業示范區建設,聚焦主導產業和產業鏈,推動輸變電裝備產業集群爭創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提升制造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進一步擦亮南岳衡山歷史文化名片,強化文旅品牌創建活動,做好南岳第一峰、建湘工業歷史文化街區等精品文旅項目,持續激發文旅產業發展活力,豐富旅游產品供給,提升旅游產業的綜合效益。

(供稿:統計普查中心謝韻儀)

相關閱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安县| 寿光市| 霍邱县| 互助| 巢湖市| 泗洪县| 庆安县| 原平市| 洛浦县| 永州市| 石棉县| 时尚| 和田县| 兴义市| 阿巴嘎旗| 时尚| 武汉市| 远安县| 浦城县| 谢通门县| 共和县| 垦利县| 吴忠市| 克拉玛依市| 台湾省| 永修县| 荆门市| 南通市| 砀山县| 林甸县| 青铜峡市| 大石桥市| 开远市| 玉山县| 福鼎市| 晴隆县| 兴文县| 凤山市| 余干县| 舟曲县|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