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湖南省政府同意,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通報2024年度營商環境建設先進單位入選名單,衡陽高新區榮耀上榜。
連續3年榮膺此項殊榮,是對衡陽高新區營商環境建設成果的肯定,更是體現了其“敢為人先”的改革魄力和“刀刃向內”的勇氣。近年來,衡陽高新區以“衡陽市領先”為立足點,錨定“湖南省最優”目標,堅持與最優者對標、與最強者比拼、與最快者賽跑,將“放管服”改革推向縱深,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抓手,構建政務服務提質、企業活力迸發、群眾滿意度攀升的營商環境新高地。
一組組數據有力地印證了衡陽高新區營商環境建設成效:2024年,累計辦結各類事項57萬余件,咨詢幫辦超2萬人次,好評率達100%;企業開辦全流程壓縮至0.5個工作日,項目建設效率提升28%;累計為企業兌現獎補資金2.15億元,惠及企業超千家……亮眼成績的背后是衡陽高新區以“高新事、高興辦”為內核的系統性改革實踐。這項實踐成果連續2年入選湖南省政務服務改革“揭榜競優”典型經驗,成為湖南省優化營商環境的“示范樣本”。
重塑政務服務生態從“物理整合”到“化學融合”
過去,“跑不完的部門、蓋不完的章”,是許多企業的難點。
衡陽高新區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動政務服務“三集中三到位”(“三集中”即行政審批職能向一個科室集中、承擔審批職能的科室向行政服務中心集中、行政審批事項向電子政務平臺集中;“三到位”即事項進駐大廳到位、審批授權窗口到位、電子監察到位),將10個部門346項審批事項整合重構,打造“一窗通辦”新模式。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物理整合”,更是對政務服務流程和機制的“化學融合”。
“綜合窗”改革,終結了企業辦事“跑斷腿”
一門進駐強根基:225項衡陽市級賦權事項、15項衡陽市級部門前移事項集中入駐,發改、資規、稅務等政府職能部門成建制進駐,實現企業辦事“只進一扇門”。這項舉措有效解決了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問題,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高效便捷。例如,以前辦理一個項目審批,可能需要跑多個部門,現在只需要在一個窗口就能完成所有手續,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動態調整優服務:衡陽高新區建立賦權事項“能進能出”機制,取消冗余事項12項,新增高頻事項33項,讓政務服務與企業需求同頻共振。這體現了衡陽高新區及時提升政務服務動態管理能力,及時調整服務內容,滿足企業不斷變化的需求。例如,針對新興產業審批需求,衡陽高新區及時增加了相關事項,確保服務及時跟上。
專業管理提效能:衡陽高新區在湖南省率先實施國際化現場管理(OSM),窗口人員100%持證上崗,配套“好差評”“辦不成事”窗口等制度,政務服務軟實力躍居湖南省前列。衡陽高新區加快提升政務服務專業化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政務服務隊伍。“好差評”制度和“辦不成事”窗口的設立,體現了衡陽高新區對政務服務質量的嚴格要求和對企業群眾訴求的高度重視。
數據賦能,讓“材料跑”替代“群眾跑”
衡陽高新區深諳“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真諦,通過打通12個部門數據壁壘,推動申報材料從8.9項壓減至5.1項,跑動次數減少76%,辦理時限縮短55%。這項舉措提高了辦事效率,也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和群眾。
分階段施工許可:天嘉上河九章項目經創新實施“基坑+主體”分段審批,開工時間提前了3個月。這極大地縮短了項目建設周期,提高了項目效率。
竣工即辦證:銀泰紅城6期通過數據共享、并聯驗收,實現了竣工驗收與產權登記“零時差”。這避免了企業在竣工后還需要等待很長時間才能拿到產權證,提高了資金周轉效率。
新生兒“一件事”: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登記、參保手續“三事聯辦”,792個家庭告別“三地奔波”。這項舉措方便了群眾,也提高了政府服務效率。
激活發展新動能從“被動受理”到“主動變革”
衡陽高新區將《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國發〔2024〕3號)》細化為17項重點任務,打造“一件事”改革矩陣,聚焦企業群眾“急難愁盼”,主動變革,提升服務能級。
企業開辦“加速度”:衡陽高新區推行營業執照與食品經營許可“證照聯辦”,企業注銷全程網辦0.5個工作日辦結。衡陽高新區積極優化企業開辦流程,降低了企業準入門檻,2024年凈增經營主體2523戶。
消防審批“并聯跑”:衡陽高新區首創公眾聚集場所消防驗收與開業檢查“二合一”,12個經營性項目實現“驗收即開業”。這極大地簡化了消防審批流程,加快了項目落地速度。
政策兌現“一鍵達”:衡陽高新區惠企政策平臺發布政策2416條,兌現資金1.83億元,時限從2個月壓縮至20個工作日。衡陽高新區積極簡化惠企政策兌現流程,讓企業更快地享受到政策紅利。 衡陽高新區還推行“幫代辦”全周期護航,實現線上預審、線下跟跑,為企業提供代辦服務800余次;實施降本增效“組合拳”,助力衡陽娃哈哈恒楓飲料有限公司用水成本降119%,富士康衡陽產業園綠電年省110萬元、光伏供電年減碳3000噸;推動“暖心服務”再升級:提供免費刻章9000余套、郵寄6000余次,抖音政務直播答疑超5000人次。這些舉措體現了衡陽高新區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服務水平。
鍛造湖南省新標桿從“單點突破”到“系統重構”
2024年,衡陽高新區以“十大專項行動”為抓手,推動營商環境全面升級,形成系統化、整體化的優化營商環境體系。
——政策體系強基行動:衡陽高新區完善惠企政策體系,優化政策兌現機制,實現政策發布、申報、審核、兌現全流程在線化,將兌現時限壓縮至20個工作日以內,為111家企業兌現獎補資金1.92億元,為4家工業企業落實報建規費政策性獎補0.15億元。
——政務效能提升行動:衡陽高新區簡化辦事流程,打通數據壁壘,實現“減證辦、免證辦”,將平均申報材料8.9項減少至5.1項,跑動次數減少76%,辦理時限縮短55%。
——市場化改革示范行動:衡陽高新區深化“放管服”改革,實現企業開辦全流程“1個工作日常態化、0.5個工作日最優化”,推動“一照通”改革,實現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照聯辦”,并探索整合更多聯辦事項。企業注銷全程網辦,實現0.5個工作日辦結(不含公告時間)。
——法治化建設升級行動:衡陽高新區構建“五心五變”多元調解機制,推動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前端化解、高效化解,涉企信訪件7日響應、2月辦結,糾紛化解率提升40%。
——貿易便利提升行動:衡陽綜合保稅區卡口數字化升級,貨物通關時效提升50%,服務外向型企業23家。
——信用高新建設行動:衡陽高新區“信用+”模式幫助157家企業獲貸款5.3億元,嚴重失信修復率達85%。
——助企暖企護航行動:衡陽高新區為企業解決要素保障、項目建設、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問題218個,落實企業獎補政策資金1.92億元,發放獎勵資金2249萬元,惠及企業111家。
——要素保障提升行動:衡陽高新區開展專場招聘10場,提供工作崗位1.48萬個;落實設備更新貸款5.8億元,并積極解決企業用能、用水等問題。
——動態督查監測行動:衡陽高新區開展“企業家接待日”12場,解決問題218個,經營主體滿意度達99%。
——指標優化提升行動:衡陽高新區選派37人次赴湖南省省直部門跟班學習,舉辦浙江大學、蘇州大學專題培訓3期,年輕干部掛職鍛煉覆蓋率超80%,組建“湘女智稅”“青年智囊團”等服務專班。
衡陽高新區黨工委負責人表示,展望未來,衡陽高新區將以全面深化改革為第一動力、以企業需求為第一信號、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持續擦亮“高新事、高興辦”金字招牌;持續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打造更多特色場景;加快“智慧園區”建設,提升數據應用水平;加強涉企矛盾糾紛預防工作;落實主體責任,聯合規范企業運行;持續推動提升金融服務水平;落實惠企政策,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聚焦實干作為,打造干凈擔當干部人才隊伍,為湖南省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新高地貢獻更多“衡陽高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