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195號提案的會辦意見
衡司提會〔2023〕4號(B類)
市優化辦:
馮青青等3位委員提出的《關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提案》收悉,現將我局辦理意見函告如下,請綜合后一并答復委員。
衡陽市司法局始終堅持在大局中找定位、在大勢中謀發展、在大事中強擔當,以法治政府建設為契機,著力從把好法治關口、加強執法監督、優化法律服務等方面精準發力,以扎實舉措助力法治化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一、突出依法行政,營造公平有序的法治市場環境
推動決策依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讓法治成為衡陽高質量發展核心競爭力。一是優化政策環境,深入開展違反市場公平競爭文件清理。對全市現行有效涉營商環境規范性文件和歧視性、不公平市場待遇政策措施進行清理,共完成443件相關文件復審,堅決廢止違反市場公平競爭的文件、政策。二是優化政務效能,扎實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出臺《衡陽市黨政機關全面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工作指引》等文件,全市121家黨政機關、人民團體配備法律顧問,法律顧問日常管理制度不斷建立健全,法治把關參謀作用有效發揮。三是優化政企聯動,定期進行政府合同履約情況跟蹤問效。對近3年來以衡陽市政府名義簽訂的150余件政府合同進行全面系統梳理,綜合研判合同項目進度、履約法律風險、優惠政策落地等情況,有效提升政府合同履約水平。
二、突出行政執法,構建陽光高效的執法監督體系
不斷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努力實現營商環境的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一是嚴格執法監督和案件評查,讓執法更陽光。緊盯應急管理、生態環境、市場監管等重點執法領域進行多輪監督檢查,并首次將縣市區行政執法案卷納入評查范圍。制定《關于貫徹落實免罰輕罰規定進一步推行包容審慎監管的實施意見》,將“免罰輕罰事項清單”制度落實落細,有效防止隨意執法和選擇性免罰輕罰。二是加強行政執法人員管理培訓,讓隊伍更規范。對全市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情況開展全面清理,重新核發13197名行政執法人員的執法資格證,確保執法人員持證上崗、亮證執法,不斷提升行政執法人員的執法效率和規范化水平。三是完善行政執法監督平臺功能,讓監督更智慧。在全省率先建成并使用行政執法監督平臺,錄入市縣兩級執法單位共計613萬余條執法數據,以及市直執法部門8464份案卷數據,實現執法信息全歸集、執法過程全留痕、執法結果全公開。通過大數據輔政,實現“信息化可以共享,數據化可以決策”。
三、突出便民利企,提供優質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
提升法律服務質效,推動“有事找上門”變成“服務送上門”。一是緊盯惠企“精”度,讓企業真受益。舉辦衡陽市法律惠企服務專項活動,10家律師事務所與相關企業開展法律惠企“一對一”結對服務并現場簽約。各律師事務所為結對企業制定“法律套餐”,開展定制法律服務,得到了企業高度肯定。推動市檢察院、市司法局、市工商聯開展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評估工作,安排業務水平過硬、專業基礎扎實的律師對接相應民營企業,協助民營企業進行合規整改。二是緊盯惠企“廣”度,讓企業得實惠。推動市司法局、市工商聯舉行法律顧問團成員聘任暨“萬所聯萬會”活動,商會與律所現場簽訂法律服務框架協議,通過為企業開展“法治體檢”活動,推動建立衡陽市涉外律師人才庫、個體工商戶公益法律服務團等多個專業法律服務團隊,有效增強了民營企業依法經營、依法治企、依法維權的能力。三是緊盯惠企“力”度,讓企業增實效。在工業園區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聯系點),派駐值班律師將法律服務送到企業員工身邊。建立市金融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保險行業人民調解委員會和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筑牢矛盾調處“第一線”,幫助企業紓難解困,及時為企業定分止爭。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壓實各“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單位任務和責任,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等一系列與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列入重點宣傳任務清單。
衡陽市司法局
2023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