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國慶假期車流高峰前,劉超將客戶第一批次的大型挖掘機從衡山縣白果鎮的白南高速工地,快速轉運到耒陽境內的京珠高速復線工地。
劉超的轉運工作如此高效,與我市正在推進的“高效辦好一件事”改革密切相關。國慶節前,他向市政務服務中心“高效辦好一件事”窗口提交從衡山白果到耒陽郴州界的大件運輸許可申請。出乎大家意料,他在當天就領到了“湖南省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
▲市政務服務中心設置“高效辦好一件事”窗口,統一受理大件運輸申請。
劉超是超凡大型貨物運輸公司的負責人,他的主業是大件運輸。那些在建設工地上所向披靡的“鋼鐵野獸”——挖掘機、打樁機、鋪路機等大型工程機械,由于體積大、質量重、速度慢,要想從一個完工項目工地快速轉場另一個在建項目工地,必須依賴于重型半掛牽引車等大型車輛來轉運。這樣的轉運屬于大件運輸的范疇,也就是載運不可解體物品的超限運輸。
為保障交通安全,大件運輸應當依法辦理有關許可手續,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行駛公路。
過去,辦理大件運輸的流程繁多。企業需要向通行線路沿線所有區縣級市政道路管養部門提出申請,通行普通公路的還需要向交通運輸部門提出申請,三類特大件還需征詢沿線公安交警部門的通行意見,辦理程序十分繁冗復雜,時常出現車輛載貨等證的情況。劉超說,有同行曾經因為遲遲沒有辦好手續,以至于到手的訂單也“飛”了。
企業呼聲,民之所向,也就是政府改革的方向。今年以來,衡陽大力推進“高效辦好一件事”改革。大件運輸就是其中的一項,衡陽作為試點地區在全省率先推進相關改革。
▲涉及工程車輛的大件運輸,與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效率直接相關。
“當天申報、當天領證,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也為我們提高了競爭力。”劉超說,趕在國慶節前,迅速完成第一批次大型工程機械轉場運輸,為承接后續業務爭取了更多主動權,也能輕松地過一個假期。
“一次受理、一次辦結,讓數據多跑路,不再需要申請人東奔西跑!”市交通運輸局行政審批服務科副科長何宣霖介紹,高效辦成大件運輸“一件事”分為超限運輸車在市州(縣)內公路上行駛審批、特型機動車臨時行駛車號牌核發和特殊車輛在城市道路上行駛(包括經過城市橋梁)審批。當前,以改革試點為契機,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動以上三個服務事項高效同步辦理。
新模式下,市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統一受理大件運輸申請,通過“一網通辦”系統將辦理工單派發給交通運輸部門與城市管理、公安交警部門并聯審批、共同會簽、聯合辦理。
目前,通過線上線下申請,大件運輸申請人到場次數由原來3次以上減少至最多1次,甚至可實現不見面審批;三類以下大件運輸審批辦事環節由15個減少至5個,縮減率達到66%;辦事承諾時限由25個工作日縮短至1至7個工作日,縮減率達到72%。
“衡陽的大件運輸主要涉及變壓器、工程機械、風力發電設備等大型工業產品,年均有600多單,在全省穩居前列。”何宣霖說,劉超所感受到的“競爭力提升”,也會傳導給衡陽的骨干工業企業,改革將有力促進衡陽工業發展,讓衡陽更好更快地生產國之重器、振興工業經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