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衡陽市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4-06-07 10:38??????來源:辦公室?????瀏覽量:
字體:

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衡陽市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衡政辦發〔2024〕11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單位,駐衡國省屬單位:

《衡陽市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已經衡陽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6月7日

(此件主動公開)

衡陽市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為加速推進我市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實現我市百億元茶產業發展目標,根據《湖南省茶產業發展促進條例》,結合我市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

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三茶統籌"發展理念,錨定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落實我市"制造立市、文旅興城"發展思路,推進我市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品種優良化、種植規模化、管理標準化、經營產業化、營銷品牌化,使我市茶產業真正成為"產業興旺、農民致富"的鄉村振興支柱產業。

二、工作目標

按照"擴面、提質、創品、拓市"的要求,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集中連片、規模發展,到2025年,全市茶葉種植面積發展到20萬畝,茶業綜合產值達50億元;到2030年,力爭全市茶葉種植面積發展到25萬畝,茶業綜合產值達100億元;把"南岳云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打造成為國內知名品牌,把衡陽打造成為全國一流生態有機茶之市。

三、工作重點

按照"示范引領、重點建設、集中發力、力求突破"的原則,圍繞"六個一"的目標任務開展工作。

(一)建設一批高標準茶園。

建設標準化生態有機茶園。在相關縣市區組織創建標準化生態有機茶園(規劃集中連片面積10000畝以上),示范推廣良種栽培、茶園測土配方施肥、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茶園機耕機采等標準化生產技術,積極推進"兩品一標"認證,擴大綠色食品茶、有機茶基地規模,建設優質茶葉基地。

鼓勵新建新型茶園。重點支持"茶光互補"新模式下的新建高標準茶園,在有條件的宜茶鄉鎮,整體規劃科學布局(規劃面積10000畝以上),做到茶光互補,生態和諧;鼓勵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在房前屋后利用未納入全市耕地后備資源和恢復耕地后備資源的荒地種茶,建設家庭茶園。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市林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技服務中心、市農科院)

(二)培育一批龍頭企業。

鼓勵茶葉企業通過股份制重組、并購、引進外資等多種形式,進行資源整合、戰略重組。重點支持一批市場競爭力強、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創建國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力爭到2025年,培育1-2家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2-3家年銷售收入5億元以上的茶葉領軍企業。

加強茶葉標準化加工車間建設。全面提升茶葉標準化加工能力,大力引進和應用標準化、清潔化、規模化的現代茶葉智能加工生產線,支持龍頭企業產品研發創新。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農技服務中心、市農科院)

(三)做響一個公用品牌。

建立健全"政府牽頭、部門主責、協會參與、企業主體"的工作機制,制定"南岳云霧"茶區域公用品牌的管理辦法,強化"地理標志"使用監管。加快推進"南岳云霧"茶區域公用品牌的運用、推介和保護,在國內外新聞媒體宣傳推介"南岳云霧"茶區域公用品牌,推動建設"南岳云霧"茶電子商務平臺;在市區運營好"南岳云霧"茶品牌推廣中心,鼓勵支持茶企建設"南岳云霧"茶品牌茶銷售連鎖店、專營店、加盟店;加強與我市異地商會交流合作,探索建立"南岳云霧"茶商會銷售網絡;開展"南岳云霧茶三出六進"(即出市、出省、出國;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酒店、進景區)品牌推介活動,穩步提升"南岳云霧"茶的品牌知名度。

重點打造一批企業產品品牌。通過"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帶動模式,提高企業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支持企業品牌參與商標和名牌產品及"中華老字號""湖南老字號"等稱號評定,鼓勵參與全國行業協會對企業產品品牌的評選活動,打造3個以上在全國有較高影響力的企業品牌,帶動其他企業品牌形成品牌矩陣。

(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供銷合作總社)

(四)舉辦一系列茶文化活動。

挖掘衡茶文化資源,傳承衡茶文化精髓,建立衡茶文化體系。利用傳統媒介和新媒體開展衡陽茶的品牌宣傳,支持市茶業協會建設運營好"南岳云霧"茶微信公眾號、抖音官方號,創作以"南岳云霧"茶為主題的戲曲、故事、書籍、文章、短視頻,講好衡陽茶故事。

舉辦大型茶文化活動,促進衡陽茶文化與南岳禪文化、壽文化的有機融合,引導社會資本開展中華茶祖節•南岳祭茶大典、衡陽市"南岳云霧"茶文化節和"南岳衡山論茶"活動;積極參加國家、省級茶博會,鼓勵企業組團參加境外展銷、洽談會;堅持開展茶葉加工和茶業職業技能競賽。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文旅廣體局)

(五)建好一個研發中心。

支持茶葉科研平臺和科研基地建設,以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茶葉研究所、衡陽市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所為依托,以劉仲華院士等國內外一流專家為支撐,組建"南岳云霧"茶研發中心,開展"南岳云霧"茶樹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快引進推廣和選育特色明顯、抗性顯著、適制性強的茶樹新品種。建立"南岳云霧"茶標準化生產、加工技術規程,制定"南岳云霧"茶生產、采摘、加工、檢測和包裝地方標準。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農技服務中心、市農科院)

(六)設立一筆專項資金。

將茶產業發展經費納入市級財政預算,在市級鄉村振興銜接資金中每年切塊安排不低于1000萬元作為茶葉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于茶葉品牌打造、市場營銷、新品種選育與示范推廣、標準茶園建設、加工能力提升、重點茶葉科研項目攻關和銀行貸款貼息等。相關縣市區也要加大對茶葉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通過財政投入、產業基金投資、企業投融資和銀行信貸等投資方式,拓寬引資渠道,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形成支持茶葉產業發展的多元投入機制。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政府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構建"政府引導、部門聯動、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茶葉產業發展推進機制。市農業農村部門具體負責組織引導、協調服務茶葉產業發展,研究制定茶葉產業發展年度計劃和推進茶葉產業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要按照保障和規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要求,優先滿足茶葉企業項目建設用地需求。市直其他相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密切配合,加強指導和監管,共同推進茶產業發展。發改、財政、科技、農業農村等部門要積極爭取省涉農政策和項目支持,建立完善衡陽茶葉一攬子政策支持體系。

(二)強化人才保障。建立完善茶產業專業人才引進機制,著力引進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品牌建設和茶葉精深加工的復合型高級人才;加強茶文化研究、茶藝茶道表演、種茶制茶能手等特色人才的選拔和培養,豐富衡陽茶產業內涵;整合相關培訓資源,開設茶葉技能培訓班,加大對茶葉管理人員、技術推廣人員、茶農等人員的培養力度,廣泛培養實用型技術人才;為保障衡陽茶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三)嚴格資金監管。市農業農村局和市財政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茶葉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全程監管,確保專款專用,及時發放。要嚴格把握獎補標準,精準確定獎補對象;要加強督查監管,指導各實施主體嚴格按照項目要求組織實施,全面完成指標任務;要暢通舉報渠道、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對弄虛作假的申報主體,一經查實,一律取消獎補資格。要加強對專項資金的追蹤管理和審計巡查,嚴肅查處占用、挪用行為。

     

    相關閱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多县| 虎林市| 乌兰察布市| 永德县| 长汀县| 永修县| 永仁县| 治县。| 佳木斯市| 同德县| 安化县| 平乡县| 雷波县| 扬州市| 广汉市| 张家港市| 陇西县| 高淳县| 三门峡市| 水富县| 乡宁县| 赣榆县| 利津县| 黄龙县| 华池县| 洛隆县| 滦平县| 扬中市| 达拉特旗| 平顶山市| 广州市| 清丰县| 红河县| 英德市| 宜宾市| 新安县| 芜湖市| 外汇| 昭觉县| 云龙县| 同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