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重點攻堅實施方案
發布時間:2025-05-29 11:02??????來源: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瀏覽量:
字體: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省、市改革開放決策部署,突出在標志性改革上破題、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上破局、擴大高水平開放上破圍,持續用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攻堅目標

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緊盯重要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攻堅,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深入推進各領域改革任務落實落地;推動外貿保穩提質,力爭進出口總額增長7%左右、對非貿易增長10%以上、對外實際投資增長7%以上,外商直接投資增速10%以上。

二、攻堅任務

(一)實施擴需提質重點改革

1.提升市場主體活力。健全市屬國企推進原始創新制度。構建國有企業新型經營責任制。完善市屬國有企業主責主業動態管理,差異化設置國有企業考核評價指標。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省市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健全民營中小企業增信制度,完善民營企業信用評價體系。以機構編制管理、社會事務剝離、績效薪酬制和崗位聘用制等為重點,全面完成園區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園區管理運行新模式,引導園區把主要力量和精力放在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上。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委編辦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深化擴大需求改革。規范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探索建立投貸聯動機制。深化促進民間投資體制機制改革。引導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領域建設,形成市場主導的有效投資內生增長機制。實施激發消費潛力、促進新型消費相關改革。健全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前沿經濟帶聯動發展機制,強化與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由貿易港、長江經濟帶等區域戰略互動。(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財政局、人民銀行衡陽市分行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推進零基預算改革全面覆蓋。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完善市以下財政體制。建立全口徑地方債務監測監管體系和防范化解隱性債務風險長效機制,探索構建連環債清償機制。發展耐心資本。完善統計指標核算體系,探索新經濟新領域統計。健全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機制。市財政局、人民銀行衡陽市分行、市稅務局、市商務局、市統計局、市發展改革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實施暢通提效重點改革

1.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落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嚴格執行市場準入全國一張清單制度。健全公平競爭審查工作機制。健全企業破產機制,推進企業強制注銷和簡易注銷配套改革。實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完善市場信息交互渠道,加強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加大招商引資、政府采購、招投標等領域突出問題糾治。完善規范招商引資政策機制,落實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提級報備機制,因地制宜妥善處理存量政策和項目,積極探索招商新模式,構建招商大格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交通運輸局、市數據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要素價格機制,在優化存量資源結構調整、人才柔性流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公共數據資源化等領域實施重點改革。建立與五張產業名片相適應的綜合交通物流網絡信息共享機制。探索低效用地再開發機制。穩慎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科技局、市林業局、市數據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落實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聯合獎懲、信用修復等制度。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利用,健全信用評價體系。完善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加強經營主體信用建設。推廣信易貸平臺。強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生產流通環節信用建設。創新開展信用+社會治理。打造信用+便民惠企場景。積極推進司法公信建設。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司法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民銀行衡陽市分行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深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落實機器管招投標改革,建立排除人工干預的公共資源交易模式。建立綜合監管與行業監管相結合的協同機制。推動建立招投標領域統一分級分類信用評價指標體系。落實推動移動數字證書全國互認。(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深化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落實能源壟斷環節定價機制,落實推動煤電、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落實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融入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全面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通過國省驗收。(市發展改革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實施創新賦能重點改革

1.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優化重大科技創新組織機制,完善科技創新資源要素保障機制。完善科技計劃管理機制,探索新型舉國體制湖南模式。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深化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建立職務科技成果資產單列管理制度。深化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實施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完善知識產權行政保護體系。市科技局、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中級人民法院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強低空經濟、磁浮等領域制度供給,推動磁浮交通在衡陽的場景應用。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健全包容審慎監管機制,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建立設備再制造等標準。積極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完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機制。加快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財政局、市委宣傳部、市科技局、市數據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健全促進兩業融合共進體制機制。優化服務業核算體系,推進服務業標準化建設。完善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體制機制。進一步強化制度供給,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促進裝備制造和集成式服務、汽車制造和全流程服務、生物醫藥和健康服務等互融互促。(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統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實施碳達峰行動,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加快鋼管及深加工、有色金屬、鹽鹵化工等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全力發展循環經濟,健全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推進回收網絡體系建設。深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型,落實碳排放統計核算、碳預算管理、碳排放評價等新制度要求。(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供銷社、市林業局、市統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實施民生保障重點改革

1.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協助上級和有關部門構建高等院校及其學科設置調整優化機制,實施產業急需緊缺學科專業發展計劃,建立健全高校投入保障機制。大力推進支持大學生創業七個一行動,建設對年輕人友好城市。推進市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試點。市教育局、在衡高校、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推進三醫聯動、六醫協同集成改革。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加快推進長護險制度。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抓好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先導區建設。建立以醫療服務為主導的收費機制。推進實現全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之間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普及健康知識,加強推行減鹽減油健康生活方式宣傳引導。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合理調整機制。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落實社保關系轉移接續政策。完善社保、醫保基金監管機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市醫保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勵機制。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加強普惠育幼服務體系建設。建立主動適應人口變化的公共資源配置機制。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實施外貿保穩提質工程

1.深化產貿融合。創新開展省級產業鏈外貿提質增效工作。加大外貿主體培育,建好常寧市紡織產業、衡陽縣鐘表產業2個省級外貿特色產業集群。市商務局、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國資委、市貿促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衡陽市分局、衡陽海關、市稅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大力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推動跨境電商綜試區、產業帶產業園建設,支持企業建設運營海外倉。推進市場采購貿易“1+N”聯營模式。拓展二手車出口業務。創新提升服務貿易,培育壯大數字貿易、文化貿易、離岸服務外包經營主體。市商務局、市教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國家外匯管理局衡陽市分局、衡陽海關、市稅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鼓勵企業開展同線、同標、同質產品認證,加快培育新增內外貿一體化品牌領軍企業3家、三同企業2家。積極參加2025湖南內外貿一體化融合發展博覽會。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衡陽海關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衡陽監管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大外貿企業融資、信保、退稅、外匯、通關便利化等支持保障力度,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深入實施中小微外貿企業無抵押出口便利優惠融資政策,加快推進匯率避險風險補償模式。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中心提質升級。推廣運用“AEO企業組合享惠新模式創新舉措。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貿促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衡陽市分局、衡陽海關、市稅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實施外經深耕出海工程

1.深化海外市場開拓。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為重點,鼓勵支持企業對外投資合作。積極參加第四屆湖南裝備與制造走進東盟投資博覽會、湖南中亞經貿合作對接會。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國資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完善對外投資支持政策。發揮對外投資合作專項資金引導支持作用,持續爭取一帶一路人民幣融資窗口政策支持。出臺對外投資合作帶動貿易發展支持政策。推廣使用對外投資電子證照,推進援外項目+產業鏈合作模式,搭建援外培訓信息化平臺。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強化對外投資安全保障。及時處置境外突發事件。用好涉企聯絡服務機制,充分發揮黨建協作機制作用,豐富信息咨詢、風險提示、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訓等公共服務。市商務局、市政府外事辦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實施對非攻堅突破工程

1.推動中非經貿博覽會創新發展。積極參加第四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圍繞落實中非十大伙伴行動參加系列經貿活動,加強供采匹配,提升展覽實效,擴大博覽會品牌影響力。市商務局、市委宣傳部、市政府外事辦、市公安局、市貿促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積極融入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建設戰略。拓展對非貿易及產能合作新模式。支持企業在非實施產工貿、投建營一體化項目。培育非洲電商企業。探索對非新型易貨貿易、海外倉+離岸賬戶+本幣結算貿易模式。市商務局、市政府外事辦、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市國資委、衡陽海關、國家外匯管理局衡陽市分局、市稅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建立對非經貿合作交流長效機制。發揮好中非經貿博覽會平臺作用,推進我市與非洲國家的互訪交流,積極鼓勵衡陽企業走進非洲。深化中非海關AEO互認合作。鼓勵金融機構制定對非經貿合作融資融信產品。市商務局、市政府外事辦、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國資委、衡陽海關、國家外匯管理局衡陽市分局、市稅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實施自貿創新提升工程

1.大力推動全產業鏈創新發展。聚焦輸變電、核技術應用、電子信息、鹽鹵化工等優勢產業,加快推動相關制造業全產業鏈集成創新和開放發展。前瞻布局低空經濟、未來制造、未來能源、未來信息、現代種業等,探索開展產業生態創新發展改革試驗。加快推進保稅維修、保稅研發、保稅租賃、保稅再制造等保稅業態創新。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衡陽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圍繞標準認證、產權保護、技術交易、數據流動、金融服務、碳足跡碳標識、涉外法治等領域,深化高端開放規則要素改革,加快建設衡陽市內免稅店、國際商務商事集聚區等開放創新平臺,吸引國際標準組織、國際商事調解組織、國際研發機構和合作組織等落戶,打造一批制度型開放應用場景。市商務局、市委網信辦、市政府外事辦、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數據局、市貿促會、人民銀行衡陽市分行衡陽海關、市稅務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衡陽監管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科學推動自貿協同聯動區建設。積極復制推廣國省兩級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繼續開展制度創新,力爭形成具有衡陽特色的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案例和一批聯合招商、產業融合的改革創新成果。積極開展招商和產業聯動,加強與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岳陽、郴州等三大片區與其他協同聯動區的聯動合作,爭取取得一批聯動合作成果。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衡陽海關、市稅務局、市生態環境局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實施通道拓展提效工程

1.推動五大國際貿易通道穩規模優結構。促進中歐班列衡陽、湘粵非鐵海聯運優化本地貨源結構及運輸模式,推廣重點制造企業量價互保服務模式。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機場管理集團、衡陽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持續降低物流通關成本。推進公轉鐵、公轉水、散改集。加強海外對接合作,設立通道海外倉。加快推進口岸信息化建設,優化通關作業流程,提高進出口貨物提離速度。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機場管理集團、衡陽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便利商務人員跨境往來。用好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加大國外客商入衡采購洽談邀請力度。依規為臨時緊急來衡商務團組審發口岸簽證,提高外國人來華簽證邀請函審批效率。推動外國人來衡工作許可和工作類居留兩證聯辦、工作許可證與社會保障卡融合集成,擴大移動支付外卡內綁”“外包內用業務范圍,提供信息服務、生活、醫保、子女教育、社交等方面便利措施。市政府外事辦、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市醫保局、市貿促會、人民銀行衡陽市分行衡陽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進機制

成立改革開放重點攻堅工作專班,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召集人,市政府協管副秘書長、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人任副召集人,成員單位包括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改革辦、市委網信辦、市政府外事辦、市委編辦、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供銷社、市衛生健康委、市國資委、市林業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統計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醫保局、市數據局、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市貿促會、市機場管理集團、人民銀行衡陽市分行衡陽海關、市稅務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衡陽監管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衡陽市分局等,專班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負責日常協調和調度工作。


相關閱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儋州市| 石家庄市| 澄城县| 买车| 达拉特旗| 芜湖县| 杭州市| 漠河县| 永城市| 荆门市| 涿州市| 常熟市| 巨野县| 仁寿县| 西乌珠穆沁旗| 梁河县| 宽甸| 日照市| 集贤县| 中阳县| 布拖县| 中宁县| 慈溪市| 嫩江县| 台安县| 莱阳市| 屏东市| 沐川县| 洪泽县| 聂拉木县| 全南县| 山阳县| 菏泽市| 富裕县| 乳源| 祁连县| 石狮市| 玉屏| 武清区| 榆林市| 铁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