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驕陽似火。在衡陽南岳區壽岳鄉的岳林村里,應急廣播項目建設現場熱情不減,廣電施工人員正對86個音頻終端、10塊應急戶外大屏開展全方位“安檢”。
“目前壽岳鄉建好了6套鄉村級適配器,轄區5個行政村的‘大喇叭’終端在線率100%。”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時間撥回到7月26日,南岳區遭遇罕見強降雨,平均降雨量達69.2毫米,壽岳鄉降雨量最高達120.5毫米,遠超歷史極值。當天下午,矗立在各村頭和村中心景區入口的應急廣播終端,響起了區氣象局滾動播報的雨情發展趨勢、風險預警提示、安全避險指南。壽岳鄉鄉村兩級干部聞“汛”而動,緊急轉移受災群眾、調運物資。當天,582名群眾成功轉移至安全地帶,實現“零傷亡”,應急廣播在基層防災減災中的“生命線”作用進一步突顯。
我省自然災害易發頻發,容易危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省委、省政府堅持人民至上,從2024年起將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納入重點民生實事。經過兩年奮戰,14個市州、127個縣市區的應急廣播體系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應急廣播終端達到23.7萬個,災害事故多發易發地區和鄉村治理重點地區行政村主動發布終端覆蓋率達到100%,20戶以上自然村部署1套(含)以上應急發布終端。
為更好推進項目落地、工作落細,省人社廳、省廣電局積極推動橫向資源整合,指導市縣兩級廣電部門對接應急、水利、氣象、衛健、交通、自然資源等單位,日常播送應急科普知識,汛期來臨等關鍵時期播放預警信息,最大程度發揮應急廣播效益。同時堅持“建、管、用”并重,制定印發了《湖南省應急廣播管理暫行辦法》,更好服務全省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大局。
據悉,7月以來,我省各級應急廣播共播發防汛預警信息超過1.2萬條,及時提醒受災群眾提前轉移,筑牢汛期安全防線。(素材來源:省廣播電視局、衡陽市民生補短提質攻堅工作專班 通訊員:曹婕妤 孫澤宇 唐齊)
編輯 | 萬璇
一審 | 喻曉雨
二審 | 曹婕妤
三審 | 袁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