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衡陽8月15日訊(全媒體記者鄒紅輝 通訊員陳曙霞 實習生徐若曦) 近年來,衡陽縣科協點面結合,既“點對點”打造科普示范基地,又“面對面”營造全社會科普氛圍,全方位推動全縣科普工作邁向新高度。該縣共有50家規模以上企業、100多名專家入駐“科創中國”平臺,常年有160余名科技工作者深入25個鄉鎮、240個村開展科普下鄉活動,惠及群眾30余萬人次,先后榮獲科普中國信息員隊伍建設、全國科普日活動、省科普小達人優秀組織單位,兩次被中國科協通報表揚。
今年上半年,縣科協以換屆為契機,吸納一批來自醫療、教育、商貿等不同行業的兼職副主席,進一步強化了科協工作的多元性與實踐性,為科普事業注入跨領域合作的新生力量。發動科技工作者深入全縣25個鄉鎮組織開展“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基層科普行動”等活動,發放大量涵蓋農技、防溺水、消防安全、衛生健康等實用知識的科普資料,制作各類科普視頻廣泛宣傳,讓眾多城鄉居民受益。在“全國科普日”活動中,縣科協把熱氣球和直升機“請”到現場參與教學,以講座、咨詢、互動體驗等方式,為青年學子開啟與科技“零距離”接觸的科普盛宴,并把科普宣傳與計劃生育、教育教學、農業農村工作等有機結合起來,培育科技示范戶帶動增收致富,全方位打造科普示范基地,培育青年科技帶頭人。
點面結合打通了科協組織聯系服務基層和一線科技工作者“最后一公里”,促進形成了全社會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尚,開創了新時代科技事業和科協工作的嶄新局面。全縣各級科協組織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助農、科技惠民、科技強工等方面成效斐然,建成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規模大的基地,形成了“一村一品”連片發展格局,涌現出“金槐之鄉”“木器之鄉”“蔬菜之鄉”等特色鄉鎮,該縣“科普中國”注冊量、月活躍量穩居全市第一。
衡陽縣科協主席錢春帆表示,將進一步完善科技人才服務體系建設,千方百計為科技工作者排憂解難,緊扣群眾訴求和民生需求,深入開展科普工作,促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推動產業科技化、智能化升級。
編輯:李健
責編:李少華
編審:曾海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