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改革
2023年初,祁東縣交警大隊在全市率先探索“警保”“警銀”“警企”三種合作模式,與相關保險公司、銀行和企業合作,在34個事故多發地段安裝了“彎道會車預警系統”“路口哨兵警示系統”,成效顯著。2023年度,祁東縣道路交通事故起數、受傷人數、死亡人數、財產損失同比2022年分別下降1.40%、12.89%、22.58%和44.39%,四項重要交通事故指數全面下降,未發生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改革故事
“右側來車,注意避讓;右側來車,注意避讓……”
10月20日,在祁東縣風石堰鎮中華山村十字路口,駕車經過的司機徐煉爐看到路邊黃色“電子哨兵”的提醒后,知道右側來車,于是減速慢行,緩緩安全通過十字路口。
▲“路口哨兵警示系統”能提示十字路口來車情況。
每有車輛通過,“電子哨兵”便通過文字顯示屏、語音播報及警示燈反復提醒。“這個十字路口有一邊是上下坡,兩邊樹木很茂密,司機看不到兩側的情況,以前常發生交通事故。”徐煉爐是風石堰鎮楊井堰村村民,常駕車經過這個十字路口,他見證了“電子哨兵”帶來的直接變化:“去年安裝‘電子哨兵’后,相當于24小時有人站崗提醒,到目前為止,我沒看到發生一起交通事故。”
徐煉爐所指的“電子哨兵”,是祁東縣交警大隊在全市率先啟用的道路交通安全警示系統。在祁東縣,已有34個事故多發地段安裝了這個科技裝備。
祁東縣為什么要安裝“電子哨兵”?在財政過“緊日子”的背景下,為何有資金安裝“電子哨兵”?實施效果如何?日前,記者赴祁東一探究竟。
探索:科技賦能治理道路安全隱患
“官家嘴鎮石龍橋村彎道、黃土鋪鎮同升村、風石堰鎮中華山村十字路口、322國道金星小學路口……”說起祁東縣的交通事故多發地段,祁東縣交警大隊大隊長王裕紅如數家珍。
為什么祁東交通事故隱患點多?這跟祁東縣特殊的道路交通狀況有關。
一方面,祁東有G322、G356、G234三條國道,S226、S240等五條省道縱橫全境,全縣道路里程5200余公里,縣鄉村公路4900余公里,交通便利;另一方面,祁東丘陵多山,路況極為復雜,安全隱患路口、路段較多,加之警力非常有限,所以道路交通事故較多發生。
▲祁東縣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研判會。資料圖
為降低事故發生率,祁東縣交警大隊想了不少辦法:在交通事故多發地段安裝車速反饋牌,但效果不明顯;在路邊裝上大喇叭,24小時不間斷提醒,雖有一定效果,但附近村民又反映喇叭聲擾民……
怎樣才能既有效提醒司機,又不會噪音擾民?王裕紅利用業余時間廣泛查找資料,尋求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網上了解到“彎道會車預警系統”和“路口哨兵警示系統”,該系統主要由偵測雷達、爆閃警示燈、全景攝像機、高音喇叭等設備組成,采用毫米波雷達技術,不受天氣和時間的限制,能24小時對彎道及無紅綠燈十字路口的過往車輛進行多種方式提醒,解決道路交通警力不足難題。
“這不正是我要尋找的設備嗎?”王裕紅興奮不已,馬上召開班子成員會討論,大家一致贊成,與廠家取得了聯系后,經過現場考察論證,2023年初,祁東縣交警大隊先期投入4萬余元購置了兩套(四個)“彎道會車預警系統”“路口哨兵警示系統”,在隱患路口風石堰鎮中華山村路口、黃土鋪鎮同心村路段進行測試,試點用科技手段代替人工站崗勸導。
▲安裝道路電子預警系統。資料圖
測試三個月后,兩處地段未發生一起事故,效果符合預期,祁東縣交警大隊遂決定全面鋪開推行,突出在全縣交通事故多發點、多次發生重傷或亡人交通事故點、車流量大、人流量大和車速快的地點、路況復雜等地點加裝該套預警系統,利用科技賦能,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隱患。
創新:三種合作模式解決資金難題
成效雖好,但新的難題很快又出現了。
原來,這種設備價格約為1.15萬元/套,祁東縣交警大隊一算賬,全縣事故多發地段有30多個,如全部安裝這種設備,需投入30多萬元,在提倡財政過“緊日子”的背景下,這筆費用單純依靠財政較難解決。
怎么辦?王裕紅與班子反復討論,終于有了辦法:能否利用社會資本來破解難題?
“如果保險公司能投資安裝這套系統,交通事故減少,理賠額也相應減少,能帶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王裕紅說。
▲“警保聯動”道路交通隱患工作推進會。資料圖
祁東縣交警大隊召集幾家保險公司負責人開會溝通,得到了積極回應。中國人保祁東支公司、中國平安財險祁東支公司、中國人壽財險祁東支公司等紛紛表達合作意愿。此外,該大隊還積極引導銀行及交通事故多發地段所在地企業合作建設預警系統。
據悉,在相關主體的支持下,祁東縣已有34個具有嚴重安全隱患的路口路段均安裝了該電子預警系統。
成效: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贏
電子預警系統運行一年多后,效果如何?
在黃土鋪鎮,有一處長直線陡坡后急轉彎路段,駕駛員經常減速不及時釀成車禍。私家車車主伍橋告訴記者:“從直線變彎道時如果不及時剎車,彎道會車非常危險,現在很遠就能看到‘對向來車’的提醒,我就會減速,安全多了。”
祁東縣交警大隊黃土鋪中隊交警彭洋說:“安裝彎道會車預警系統之后,該路段實現了零事故”。
▲彎道會車預警系統能有效降低彎道事故率。資料圖
中國人保祁東支公司經理陳翔列舉了一組數據:公司出險率從16%下降到14%,亡人事故出險率下降了15%,車險保單年度賠付率同比下降了9%;近兩年共投入10萬元左右,減少理賠200萬元。
“我們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明年將繼續投資安裝該電子預警系統。”陳翔說。
祁東縣的統計數據也印證了該預警系統帶來的顯著成效:2023年度,該縣道路交通事故起數、受傷人數、死亡人數、財產損失同比上年分別下降1.40%、12.89%、22.58%和44.39%,四項重要交通事故指數全面下降,未發生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其中,S240省道官家嘴鎮草源沖平交路口、G322國道(南山大道)職業中專學校路段等交通安全隱患路段,治理后道路交通事故大幅度減少,未再發生一起亡人事故。
此外,風石堰鎮中華山路口,安裝“哨兵預警系統”比安裝紅綠燈系統節約資金約50萬元,黃土鋪同心村彎道路段安裝“彎道預警系統”比道路“彎改直”節約資金近百萬元。
由于道路安全隱患治理工作成果顯著,中央政法委《法治號》、全國人大《民主與法制網》、新湖南等中央、省級媒體推介了祁東經驗。湖南省委、衡陽市委主要領導也高度肯定該項舉措,要求在全市予以推介。
“對向來車,注意避讓;對向來車,注意避讓……”在黃土鋪鎮周升村一急轉彎處,兩位相互不明車況的司機看到“彎道預警系統”的提示后,自覺降低車速,安全會車。
改革評說
張云峰
衡陽師范學院文學院黨總支書記
難點和痛點就是改革的出發點
以前大家常說“要想富,先修路”,但是路修得多了,路上的“事”也就多了。如何讓路上多些“故事”而少些“事故”?祁東以科技賦能道路治理的改革實踐給出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在道路交通隱患治理工作中,急轉彎和無紅綠燈十字路口是交通事故頻發的“痛點”,如何降低這些地段的交通事故發生率也是“難點”。《西游記》有句歌詞:“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面對痛點和難點,祁東交警部門迎難而上,化“痛”為“舒”,他們不僅有解決問題的“想法”,更有解決問題的“辦法”:警力不足,他們借助科技賦能,讓“電子哨兵”來24小時保駕護航;資金投入不足,他們創新“警保、警銀、警企”三種合作模式,解決了大批量使用電子預警系統的資金難題。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效是回應時代的答卷。這份“實”,在四項重要交通事故指標的全面下降里,在社會效應經濟效益的雙贏里,更在平安交通的“安心”里。
祁東縣城入口處矗立著一塊路牌,上面寫著“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這則改革故事體現了祁東職能部門以群眾對平安交通的需求作為奮斗目標,把難點和痛點作為改革創新的出發點,拓展“思路”,找到“出路”,幫助群眾走上了“平安之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