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方向自動噴水、仿人手擦拭、仿手臂擺動……在衡陽慧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數十臺智能擦窗機器人正在接受組裝、調試,等待發往國外。"你現在看到的是正在趕制出口俄羅斯和韓國的一批智能擦窗機器人訂單,今年我們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0%以上。"衡陽慧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費玉龍告訴記者,隨著社會飛速發展,人們對智能設備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智能擦窗機器人市場是一片藍海。"近年來,公司發力開拓國際市場,智能擦窗機器人產品銷售量占國外市場的60%以上。"
快速發展源于對市場需求的敏感和對核心技術的不斷攻關。"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擦窗機器人,里面包含了上百個精密零部件,要在核心的芯片上寫入關鍵的算法,通過大大小小的不同傳感器,在玻璃上一邊采集信息,一邊構建清潔地圖,這需要高精度的機械結構設計和嚴苛的工藝。"費玉龍介紹,他們公司從2014年開始研發擦窗機器人,到現在已經10年了,研發團隊不斷攻克開創性的關鍵技術,經歷了上萬次的失敗,換來產品的一代代更新,現在該公司的產品越來越智能、越來越精細,獲得國內專利100多項、國際專利20多項。
創業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對于一家科技公司而言,創業之路更為艱辛。在進軍機器人賽道中,衡陽慧迪智能公司的董事長羅積川帶領研發團隊進行過諸多嘗試,比如智能洗地機器人、智能掃地機器人等。但是最終選擇專心做好智能擦窗機器人,是從2022年開始的。2022年,羅積川將在東莞創辦的慧迪智能公司搬回老家衡南。隨著位于衡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三塘片區、占地面積達4.76萬平方米的工廠逐步建成,"東莞慧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搖身一變成為了"衡陽慧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并將生產方向轉為智能擦窗機器人。費玉龍解釋道,"選擇專做智能擦窗機器人,首先是對我們智能擦窗機器人研發水平的自信,其次是想將目光鎖定在國際市場,打造中國‘智造’新名片。"
在公司搬回衡南老家之時,正是公司用國產芯片全面替代進口芯片的關鍵時刻。智能擦窗機器人想要清潔效果更好,就對機器人的行進軌跡、避讓物體等方面有更高要求,而實現這些最重要就是芯片,它相當于機器人的"眼睛"和"大腦"。在美國升級對華芯片限制的形勢下,羅積川帶領團隊全面用國產芯片替代進口芯片。
"不被國外芯片卡脖子,是我們民營企業的擔當。"費玉龍告訴記者,在經歷兩個多月的研發和調試后,公司的產品全部用上了國產芯片。與此同時,國產芯片的應用大幅降低了成本,讓公司產品在價格上更有優勢。在衡陽慧迪智能公司,核心零部件全部是自主研發,研發費用連年增加,今年的研發費用達到2000多萬元。公司研發的方向從何而來?"我們聘請專業團隊對客戶的需求進行回訪,無論是擦窗機器人的抓貼性、擦拭效率,還是使用壽命等,我們每一項都會進行數據分析,并且根據數據分析確定研發方向。"費玉龍一邊介紹,一邊向記者展示了他們公司即將推出的高速智能擦窗機。"這款智能擦窗機實現了直線行走,相較于以往的扭動式行進,速度得到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也更高了。"
據費玉龍介紹,衡陽慧迪智能公司新工廠分二期建成,其中一期項目已投入使用,實現了年產300萬臺智能擦窗機器人,年目標營業額突破4億元,年創稅2000萬元以上。二期項目已經完成工程量的60%,計劃明年4月投入使用。談及未來發展,費玉龍信心滿懷,"在全新工廠的加持下,我們接下來的目標是,打造家居智能機器人標桿型企業,為衡陽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