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福利视频一区,日韩三级视频中文字幕,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浪潮

當前頁面: 首頁?>? 信息公開?>? 工作動態?>? 圖片信息?>?

從蒸湘田間地頭到灣區餐桌,看“新農人”的蔬菜“出湘密碼”

發布時間:2025-05-19文檔來源:掌上衡陽客戶端

 

在蒸湘區雨母山鎮臨江村,初夏的陽光溫柔地灑在廣袤田野上,18座智能化大棚閃爍著銀色光芒,仿佛藏著無數綠色的希望。大棚里,紫黑的茄子掛在枝頭,像一個個小巧的燈籠;翠綠的黃瓜渾身帶刺,鮮嫩誘人;茂盛的辣椒在枝葉間若隱若現,生機盎然。清甜的蔬菜氣息彌漫在空氣中,那是土地饋贈的獨特芬芳。

▲蔬菜大棚一片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五一”剛過,蔬菜基地車間前坪,貨車整齊排列,工人們忙碌而有序地將一箱箱新鮮蔬菜搬上車。惠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創始人羅波站在一旁,眼神里滿是期待:“這些蔬菜今晚出發,明天一早,大灣區的市民就能品嘗到這份新鮮啦!”


126項指標“通關”,敲開大灣區市場大門


眼下,正是蔬菜基地最繁忙的時候。走進羅波的辦公室,四層高的書架上擺滿了“湖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優秀民營企業”獎牌及各類質量、環保體系認證證書,最上面那塊廣州市農業農村局頒發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銅色牌匾格外醒目。“這是我們獲得認證的第四個年頭。2021年獲批,去年又通過了復審。”羅波向筆者介紹。

放眼他的種植基地,蔬菜地、果園、魚塘相互映襯,足足有900多畝,每年能創造約4000萬元的產值。這里的蔬菜不僅供應本地商超和市場,還有相當一部分走進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千家萬戶。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以供港澳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為標桿,打造食得放心、買得歡心的‘菜籃子’平臺,評定要求十分嚴格。”蒸湘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到底有多嚴格?羅波給筆者算了筆“指標賬”:“檢測指標多達126項,從蔬菜本身的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到灌溉用水的酸堿度、微生物含量,全都要達標。就拿灌溉用水來說,哪怕是極其細微的污染,都可能導致蔬菜不符合標準。廣州海關還在農田里設置了檢測定位,時刻監測土壤的農藥殘留、環境治理情況,每年也會開展現場抽檢,一旦發現某項指標不合格,就可能面臨取消資格的風險。”

▲羅波在調試自動打包機。

為了確保產品質量,他先后投入30余萬元,引進兩條自動分揀線,利用激光掃描對蔬菜進行分級篩選。同時,基地嚴格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逢出必檢”制度,建設質量安全溯源體系,消費者只需掃碼,就能清楚了解到蔬菜從播種、施肥、采摘到運輸的全過程信息。視頻監控系統接入信息平臺,實現數據實時共享,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監管部門,都能隨時查看基地內的生產情況。羅波還專門安裝了2臺檢測設備,為每個產品建立詳細的檢測記錄和臺賬,從源頭到市場,全程把控質量。


立足特色提升附加值,10余種產品走俏市場


紫背天葵富含黃酮苷成分,可以延長維生素C的作用,減少血管紫癜,是產后婦女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三七菜又名“養心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粗纖維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有清熱活血、養心平肝的功效。活體豌豆苗與傳統豌豆尖不同,用盒裝或盤裝的形式直接出售,可以保持根系完整以延長保鮮期,質地更加脆嫩滑潤……

這些不常見的蔬菜是供應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品種,也是羅波的種植“法寶”。近年來,老百姓對蔬菜品質和營養的要求日益提高,為了避免同質化競爭,他將南非冰草、紫背天葵、田三七、苦菊等葉類野菜,以及花生苗、豌豆苗等活體芽苗作為主打產品,并采取分批播種、分批采收的方式,巧妙安排大白菜、豌豆苗、紫背天葵、田三七等蔬菜錯峰上市。這樣一來,土地沒閑著,蔬菜產量增加了,市場也被穩穩“拿捏”。

“發展設施蔬菜,還是要走優質優價的路子。”羅波告訴筆者,目前他的蔬菜大棚種植面積達200多畝,年產量700多噸,品種30余個,其中60余噸銷往大灣區,其余長期供應本地百貨商店、超市,價格比地頭價高出不少。

而對于如何做強本土產品特色,羅波和他的技術團隊頗有一套“種植經”。近年來,他們經過不斷摸索和試驗,結合衡陽本地的氣候,發現辣椒、茄子最喜溫暖(生長期溫度25—28℃)和充足光照,生長速度、產量和品質更好。于是,軟皮辣椒、油罐茄、絲瓜、白苦瓜成了今年蔬菜基地的“明星產品”,日產量750余公斤,頗受市民青睞。

“‘早春蔬菜’鮮嫩、營養豐富,在市場上有很高的需求。”羅波介紹,每年早春時節,蔬菜基地里就熱鬧起來,茄子、黃瓜、辣椒、西蘭花、水果芥蘭等蔬菜紛紛“搶鮮”播種。在溫暖的氣候里,它們比市場上的同類蔬菜提前1—2個月上市,一亮相就成了“搶手貨”。


全鏈條產業升級,“鮮”味直抵大灣區


“我們已建成從蔬菜培育、種植、包裝到物流、銷售各環節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日配送蔬菜3.8萬單。公司大概一月發兩趟貨到粵港澳大灣區,從去年到現在,我們往大灣區發送花生苗、豆苗、冰草、紫背天葵等產品超過7萬公斤,銷售額達到一百余萬元,‘惠農’這個牌子也慢慢有了名氣!”相關負責人難掩興奮。越來越多產自蒸湘的蔬菜走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成為備受當地消費者青睞的“靚貨”。

然而,要進入大灣區市場并非易事。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的衡陽,四季分明、降水充足。春季的蘿卜、白菜、菠菜,夏季的黃瓜、辣椒、茄子,秋季的南瓜、冬瓜、生菜,冬季的芹菜、韭菜、油麥菜等蔬菜應接不暇。可由于容易受天氣影響,蔬菜產業很是脆弱——保鮮期短、不易儲存、抗風險能力弱。

“剛開始向廣州運送蔬菜時,因為缺乏冷鏈技術和設備,送到廣州的菜都爛了,太可惜了。”回想起運輸初期遇到的困難,羅波一臉無奈和惋惜。

為實現蔬菜產業規模化、專業化、精細化發展,羅波下足了功夫。他引進蔬菜包裝加工線,建設標準化預冷設施和分揀包裝車間,新鮮蔬菜采摘包裝后,1小時內抵達冷庫進行預冷,經過真空包裝后再進行二次預冷,最后通過4℃冷鏈車發車。

“蔬菜講究一個‘鮮’字,產得好更要送得快。”羅波說,“我們的冷鏈車車載溫濕度監測儀實時上傳數據,一旦溫度超標便會自動預警。從采摘、打包到運輸大約12小時,到達廣州后開展周邊城市配送,24小時內蔬菜都能保持新鮮。”


共繪鄉村新畫卷,村民收入節節高升


站在新擴建的包裝車間前,羅波指著遠處的空地:“那里要建1000畝左右的連棟大棚,免費給村民用。”在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取得顯著成效后,羅波并未滿足于現狀,而是積極投身鄉村產業發展,當起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

近年來,蒸湘區全力推進“一村一品”特色發展模式,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如今,羅波的蔬菜種植產業已成為臨江村的支柱產業,雨母山鎮計劃以他的蔬菜基地為載體,動員村民們集中流轉土地,將蔬菜種植打造成臨江村的特色產業名片,走出一條“以蔬菜種植振興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發展之路。

▲村民在大棚里勞作。

“我們計劃提供100萬株左右菜苗給村民免費種植,從育苗到后期的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都會手把手教村民。”羅波介紹,“我們有全產業鏈條和銷售渠道,鄉親們種植的蔬菜將由我們公司回購,無論是供應粵港澳大灣區,還是拓展國內其他市場,都不需要擔心銷路問題。”

“以前自己種地,一年到頭累死累活,收入也不高。現在跟著政府的腳步走,日子肯定越過越好!”臨江村村民李大姐滿臉笑容地說。

據悉,雨母山鎮還將在“一村一品”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升級,推廣優質品種“油罐茄”到全鎮種植,打造“一鎮一品”發展模式。憑借臨江村現有的產業基礎條件,雨母山鎮規劃在該村建設油罐茄和辣椒菜苗基地,未來,這些菜苗將供應全鎮,成為全鎮蔬菜產業鏈的“大后方”。臨江村將采取“合作社+農戶+村集體”模式,通過基地務工、入股分紅、土地收租等多種方式參與蔬菜產業發展,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在蔬菜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是關鍵。”蒸湘區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副區長劉元蓮表示,“政府將在土地流轉、項目資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助力雨母山鎮做大蔬菜產業品牌,讓鄉村因產業而興,讓鄉親們因產業而富。”


主辦單位:衡陽市農業農村局 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衡陽市數據局

地址:湖南省衡陽市蒸湘區延安路14號 聯系電話:0734-8180400

網站標識碼:4304000038 網站地圖   備案序號:湘ICP備05002289號-1 ??? 湘公網安備4304080200007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客| 津南区| 龙南县| 古交市| 江西省| 太仓市| 张家口市| 通河县| 元朗区| 汉阴县| 宜章县| 锡林郭勒盟| 信丰县| 文化| 荆门市| 江城| 黑水县| 曲周县| 巴塘县| 湖州市| 罗江县| 青河县| 即墨市| 内江市| 陆丰市| 盐池县| 澜沧| 龙胜| 沿河| 锡林郭勒盟| 饶平县| 华蓥市| 栖霞市| 德州市| 蒙阴县| 东城区| 六盘水市| 长沙县| 临西县| 清丰县|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