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委宣傳部發布時間:2025-07-21
在三湘大地的廣袤畫卷中,衡陽市模范好人“銀齡陪伴、情暖夕陽”志愿服務隊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散發著溫暖而明亮的光芒,照亮了無數老年人的生活之路。自 2019 年成立以來,這支由衡陽市文明辦精心組織、693 名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代表匯聚而成的志愿服務隊,始終堅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關愛群眾、造福社會”的宗旨,以“群眾在哪里,服務就延伸到哪里”為行動指南,在“銀齡陪伴、情暖夕陽”等志愿服務領域默默耕耘、深耕細作。六年的時光長河里,憑借制度化、常態化的服務架起了黨群連心橋,更用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書寫著新時代志愿服務的壯麗篇章。
一、創新管理體系,筑牢服務基石
(一)構建三級管理網絡,提升協同效率
衡陽市文明辦與12個縣市區文明辦構建三級管理網絡,以模范好人“銀齡陪伴、情暖夕陽”志愿服務隊精心構建起“市、縣(市區)、街道鄉鎮”三級微信管理體系,將所有評選出來的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感動人物、最美志愿者以榜樣引領各級志愿服務力量緊密相連。在市級層面,志愿服務隊高屋建瓴地統籌規劃全市范圍內的“銀齡陪伴、情暖夕陽”志愿服務活動,從宏觀布局到資源調配,都進行著精心的謀劃與安排;縣級層面則承上啟下,積極承接市級下達的任務,并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細化落實,確保每一項任務都能落地生根;街道鄉鎮層面作為與基層群眾直接接觸的前沿陣地,更是精準對接社區和鄉村,將溫暖的服務直接送達每一位老人身邊。通過這種三級管理網絡,志愿服務隊實現了信息的高效流通與資源的優化配置,各層級之間協作無間,如同一個精密運轉的有機整體,大大提升了服務效率,讓志愿服務的觸角能夠延伸到城市與鄉村的每一個角落。
(二)完善“三訪三辦”機制,精準響應需求
為了更好地洞察老年人的內心需求,該志愿服務隊不斷健全“月、季、年度”的“三訪三辦”志愿服務+愛老、敬老、助老體系。每月,志愿者們如春風化雨般深入社區孤寡老人家庭,耐心傾聽老人們的訴求,細致記錄他們生活中的每一個難題與期望;每季度,對收集到的問題進行系統梳理與總結,分析問題的根源與共性,為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提供依據;年度則進行全面評估優化,回顧一年的服務成效與不足,為來年的服務升級奠定基礎。在蒸湘區蒸水社區,湖南好人陽世輝組織退休的黨員干部領導志愿者們在一次常規走訪中發現獨居老人周奶奶因子女長期在外務工,家中屋頂漏水卻無力維修,生活陷入困境。通過“三訪三辦”機制的迅速響應,服務隊立即協調專業施工人員為周奶奶修繕房屋,并在后續定期回訪,確保問題得到徹底解決。這種“訪辦結合”的貼心模式,真正實現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讓老人們感受到志愿服務的溫度與力度。
二、培育多元品牌,拓展服務影響
(一)打造特色項目,發揮榜樣力量
在“銀齡陪伴、情暖夕陽”“扶貧濟困、扶老救孤”等“鄰里守望”志愿服務活動中,志愿服務隊充分發揮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的榜樣引領作用,積極整合各方資源,精心孵化培育出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品牌項目。其中,“銀齡智慧課堂”項目堪稱典范之作。中國好人彭林富在邊遠山區常寧塔山,以身作則,帶領一支充滿熱情與愛心的教師志愿者團隊走進山區村部,針對老年人在學習智能手機過程中面臨的困難與需求,精心設計課程內容,從基礎操作到常用功能,一步步耐心講解、手把手示范。82 歲的王爺爺在參加“銀齡智慧課堂”后,學會了使用微信視頻通話,從此每天都能和遠方的孫子“見面”,他激動不已地說:“現在感覺自己也跟上時代了,心里別提多高興了!”這一項目不僅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縮小了他們與現代社會的“數字鴻溝”。
(二)推動品牌建設,提升項目影響力
為進一步提升志愿服務項目的影響力與美譽度,該志愿服務隊高度重視品牌化建設。“銀齡陪伴、情暖夕陽”項目通過統一標識、規范流程和組建專業團隊等舉措,樹立起鮮明而專業的品牌形象。2023 年,該項目勇于創新,珠暉區衡陽好人雷儀群為了讓失獨家庭老人得到照顧、安享晚年,創新推出“代理兒女”服務,采取“突出居家服務”“精置菜單服務”“保障應急服務”三種形式,精準對接,“一對一”幫扶失獨家庭老人,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社會的關愛。目前,在全市推廣“代理兒女”服務,并逐漸由關愛失獨家庭老人向關愛“失獨家庭老人+留守老人”擴展,讓老人既“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又“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濃厚氛圍。珠暉區冶金街道 65 歲的志愿者王阿姨積極參與其中,已累積 120 小時服務時長,她感慨地說:“幫助別人的同時,也為自己的晚年存下了一份保障。”這種創新模式不僅激發了老年人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更在全社會營造了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推動了志愿服務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在模范好人引領下,年輕黨員、養老社工、社區工作者和社區醫生,為失獨老人送服務1480余次,開展心理疏導、戶外有氧運動等系列暖心活動200余場次,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健康保健、應急救助及法律援助等點單服務近400人次。如今,前進里社區19位老人找到了稱心的“兒女”,19名志愿者也認了各自的“父母”。“我們又有了‘兒女’”,道出了失獨老人滿滿的幸福感。
三、優化服務格局,增強服務實效
(一)分類管理,實現精準服務
該志愿服務隊深知每位志愿者都有其獨特的特長與技能,而每位老人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他們根據志愿者的專業特長和群眾的實際需求進行科學分類管理,力求實現精準服務。中國好人、衡陽市中心醫院主任醫師張艷萍,充分發揮其在醫療領域的專業優勢,帶領一支醫術精湛、愛心滿滿的醫療志愿者團隊開展“健康夕陽行”活動。在常寧市廟前鎮,他們為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建立詳細全面的健康檔案,定期上門隨訪,為老人提供專業的醫療建議與健康指導。83 歲的趙爺爺患有高血壓,在志愿者持續半年的跟蹤指導下,血壓得到有效控制,他滿懷感激地說:“醫生上門服務,比親人還貼心!你們真是為我操了不少心。”這種精準對接需求的服務模式,讓每一位老人都能得到最適合自己的關懷與幫助。
(二)廣泛征集,暖心幫扶圓夢
該隊志愿者們通過多種渠道廣泛征集老人的微心愿,努力不讓任何一個微小的夢想被遺忘。2022 年冬天,雁峰區黃茶嶺街道志愿者在日常走訪中得知,92 歲的抗戰老兵劉爺爺最大的心愿是再穿一次軍裝,重溫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服務隊了解情況后,立即積極行動起來,迅速聯系當地武裝部,為老人量身定制了一套嶄新的軍裝。當劉爺爺顫抖著雙手撫摸軍裝時,眼中滿是淚水,他動情地說:“沒想到這輩子還能圓這個夢!感謝你們讓我再次感受到了國家的溫暖和尊重。”截至目前,志愿服務隊已累計為老人解決實際問題 1.7 萬余次,每一個問題的解決背后,都是志愿者們對老人深深的關愛與付出。
四、創新服務模式,深化服務內涵
(一)依托云平臺,精準對接供需
依托全市3927 個志愿服務云平臺,該志愿服務隊積極探索創新服務模式,推行“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的精準服務模式。這一模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了服務需求的精準匹配與高效對接。石鼓區青山街道的獨居老人周奶奶通過平臺“點單”,希望能夠有人陪她過生日,讓這個特殊的日子不再孤單。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衡陽市公共交通集團駕駛員陽慶元在接到訂單后,迅速聯合其他志愿者為老人舉辦了一場溫馨而難忘的生日會。周奶奶在生日會上激動地說:“這是我最難忘的生日!感謝你們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這種依托云平臺的服務模式,不僅提高了服務效率與質量,更讓老人感受到個性化、人性化的關懷。
(二)開展“十到家”服務,傳遞多元關懷
該志愿服務隊深入開展“十到家”服務,將文明與關懷以多種形式送到老人身邊。在祁東縣風石堰鎮,湖南省道德模范、祁東縣啟航學校校長陳亮偉身體力行,帶領志愿者為留守老人開展“文化到家”服務。他們積極組織老人成立書法興趣班,定期舉辦作品展覽,為老人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交流文化的平臺。75 歲的唐爺爺在第一次展出自己的書法作品時,臉上洋溢著自豪與喜悅,開心地說:“原來我這老頭子也能當‘藝術家’!感謝你們讓我找到了新的樂趣。”除了文化服務,“十到家”還包括醫療到家、法律援助到家、生活照料到家等多方面內容,全方位滿足老人的生活需求,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貼心的服務。
五、豐碩成果彰顯,鑄就時代標桿
(一)榮譽滿載,實至名歸
六年來,衡陽市模范好人“銀齡陪伴、情暖夕陽”志愿服務隊憑借其卓越的服務品質、創新的服務模式和顯著的社會效益,榮獲湖南省委宣傳部、文明辦省級榮譽六項,并于 2024 年 6 月 16 日榮獲社會工作部全國志愿服務“四個 100”先進典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這些榮譽不僅是對他們過去辛勤付出的高度認可,更是激勵他們繼續前行的強大動力。每一份榮譽背后,都凝聚著志愿者們的汗水與心血,都見證著他們在志愿服務道路上的堅定步伐。
(二)惠及萬千群眾,成效顯著斐然
據統計,該志愿服務隊開展公益活動達 1 萬余次,為邊遠山區孤寡老人家里銷售滯銷農產品 300 萬余元,捐款捐物 500 萬余元,惠及老人 20萬余人次。在衡陽縣峴山鎮,果農李大爺種植的柑橘因市場原因滯銷,看著滿園即將爛在地里的果實,李大爺心急如焚。志愿者們了解情況后,積極幫助他銷售滯銷的柑橘 5000 余斤,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李大爺感動地說:“多虧了志愿者,不然我一年的心血就白費了!你們真是我的救命恩人。”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和案例,充分體現了志愿服務隊在助力老人增收、改善生活條件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讓老人們切實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與溫暖。
(三)媒體聚焦報道,傳播正能量
衡陽市模范好人“銀齡陪伴、情暖夕陽”志愿服務隊的感人事跡受到中央電視臺、新華網、人民網等眾多媒體的關注與聚焦。相關報道刊發轉載 100 余篇,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傳播。在全國引發熱烈反響。媒體的傳播讓更多人了解到這支志愿服務隊的偉大善舉,吸引了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志愿服務的行列中來,在全社會掀起了一股關愛老年人、崇尚志愿服務的熱潮。
衡陽市模范好人“銀齡陪伴、情暖夕陽”志愿服務隊,用六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創新,深刻詮釋了新時代志愿服務精神的內涵。他們不僅是社會文明的傳播者,更是群眾幸福生活的守護者。一個個溫暖人心的故事,猶如繁星點點,見證著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為推動社會進步、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展望未來,這支充滿愛心與活力的隊伍將繼續砥礪前行,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創新,讓更多老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關愛,為衡陽市乃至全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增添更加絢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