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衡陽,一場與“濕氣”的健康保衛戰悄然拉開序幕。潮濕的玻璃窗上凝結著串串水珠,瓷磚地面仿佛被潑過水般濕滑,晾曬的衣物遲遲不干……這是每年春季市民家中必然上演的“回南天”劇場。當暖濕氣流與尚未回暖的建筑表面相遇,空氣中的水汽便凝結成液態水,讓整個城市陷入黏膩潮濕的困擾。
在這場與“濕氣”的較量之中,我們不僅需要應對生活上的不便,更要警惕其對健康的潛在威脅。近日,記者聯系了衡陽市疾控中心主管醫師羅愛武和市中醫醫院脾胃科、肝病科主任武建華,為市民支招最全的《回南天防潮指南》,幫大家打贏與“濕氣”的健康保衛戰。
回南天的隱性威脅:從環境到健康的多維危機
當室內濕度超過70%,各類健康隱患便悄然滋生。研究表明,潮濕環境可能顯著增加塵螨的繁殖,進而加重哮喘癥狀。此外,木質家具在濕度波動中反復膨脹收縮,可能導致接縫開裂;電子設備更可能因電路板受潮出現短路故障……
回南天的高濕度環境,還為霉菌孢子提供了“溫床”。霉菌是一種肉眼難辨的微生物,作為看不見的“健康殺手”,可能附著在墻壁、家具甚至未拆封的化妝品上,形成霉斑。2024年6月,《福州衛生報》曾報道,福州肺科醫院曾接診了一名霉菌性肺炎患者,該女子咳嗽兩個月未愈,經查確診為侵襲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羅愛武提醒,免疫力低下者、老年人等群體需格外警惕,一旦出現持續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除了對物品和環境的破壞,濕熱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尤為顯著。高濕度環境下,人體散熱效率降低,可能導致體溫調節困難,從而引發疲倦感。此外,陰雨天氣導致日照減少,可能影響血清素的分泌,而血清素可以調節腦內神經遞質的平衡,維持情緒穩定。低血清素水平可能會導致情緒波動和抑郁等情緒障礙,長期缺乏日照可能影響血清素水平,進而對情緒產生負面影響。
居家防潮實戰手冊:從物理隔絕到科技賦能
面對回南天的挑戰,我們該如何有效防潮呢?以下是羅愛武總結出的一份詳細的居家防潮實戰手冊,助您科學應對濕氣困擾。
一是要阻斷濕氣的入侵。當濕度超過65%時,建議關閉門窗,尤其是朝南和東南方向的窗戶,以減少濕氣的侵入。若需通風換氣,可選擇中午濕度較低的時段,采用“間歇通風法”,即關閉上風方向的門窗,開啟下風方向的門窗,以實現空氣流通而不致濕氣大量涌入。在地面防滑與家具保護方面,浴室、廚房等易積水區域應鋪設舊報紙或防滑墊,并及時用干布吸干水分,以防止滑倒事故。木質家具可離墻5cm擺放,底部墊上竹炭或泡沫板,既能有效防潮,又能避免家具因擠壓而變形。皮質家具則需定期涂抹專用保養油,以形成保護層,防止霉斑滋生。
二是巧用物理除濕。生石灰與活性炭是經濟實惠的選擇,具有一定的吸濕能力。此外,鹽水拖地也是一個小妙招,在溫水中加入適量食鹽拖地,減少地面返潮現象。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擁有了更多高科技的除濕選擇。除濕機便是其中之一,根據房間面積和濕度水平選擇合適的除濕機,建議將濕度控制在50%-60%之間??照{也具備除濕功能,但需注意連續運行可能導致室內溫渡過低,應適時調整。對于需要精密控制濕度的場所,如存放藥品、檔案等貴重物品的區域,可選擇分子篩防潮柜,能夠有效控制濕度,適合存放對濕度敏感的物品。
三是小心防護家電與特殊區域??照{過濾網應定期拆卸清洗并高溫消殺,以防止霉菌孢子通過空調循環擴散至室內空氣中。浴室和廚房等潮濕環境使用后應及時擦干水漬,并開啟排氣扇以排出濕氣。水槽周邊可撒些蘇打粉以吸潮防霉。對于書籍和相冊等易受潮物品,建議使用密封袋或防潮盒保存,并進行電子化備份以減少實體存儲的風險。
祛濕養生全方案:內調外養,標本兼治
除了物理除濕措施外,市中醫醫院武建華還建議市民可以通過飲食調理、穴位保健和運動等方式來祛濕養生,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在飲食調理方面,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具有健脾利濕功效的食材進行搭配。如冬瓜薏仁排骨湯(冬瓜300g+薏仁50g+排骨200g),其中的膳食纖維與鉀離子協同促進水分代謝;玉米須茶(鮮玉米須30g煮沸)則含有黃酮類物質,具有天然利尿作用。對于虛寒體質者,可減少薏仁的用量并添加3片生姜以調和;糖尿病患者則需控制高糖食材的攝入。此外,山藥、芹菜、苦瓜等也是健脾祛濕的佳選,應避免油膩煎炸食物以免加重濕氣。
在穴位保健方面,每日按壓陰陵泉穴(位于脛骨內側髁下方凹陷處)3分鐘,并配合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處)艾灸10分鐘,可有效改善濕困癥狀。
在運動健身方面,推薦選擇室內騎行或瑜伽等輕度運動方式,保持微汗狀態即可,過度出汗反而可能損耗陽氣。也可選擇游泳、羽毛球等揮汗運動方式促進內啡肽分泌從而改善情緒狀態。
此外,對于特殊群體如關節炎患者、嬰幼兒和過敏體質者等,更需要給予特別的關注與防護。關節炎患者應佩戴遠紅外護膝以保持關節溫度,并避免在潮濕環境中久坐;嬰幼兒衣物應首選竹纖維材質,床品則應每周用55℃以上的熱水清洗以殺菌除螨;過敏體質者則應使用防螨寢具,并定期用黑色塑料袋密封床品48小時以抑制塵螨繁殖。
在回南天這一特殊時期,我們還需要特別關注衣物晾曬等生活習慣問題。對此,可以使用洗衣機甩干+烘干機組合或智能晾衣機的高溫除菌功能,可有效快速烘干衣物。若衣物未干時,可噴灑花露水或酒精以防霉處理;晾曬時則應保持衣物間距并置于通風處以加速干燥。為了掃走回南天帶來的陰霾情緒,市民也可拉開窗簾引入自然光或使用模擬日光燈箱進行光療干預,每日光照30分鐘以上可有效改善情緒。
應對回南天的潮濕困擾,需要“疏堵結合”的科學策略。通過物理隔濕、主動除濕、內調外養的三維防護,我們既能守護家居環境的清爽,更能保持身體的輕盈舒暢。當潮濕退去時,那些精心構筑的防潮體系,將成為抵御健康風險的堅實屏障。正如專家所言:“防潮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生活方式的智慧選擇?!蓖ㄟ^全方位的努力,我們定能在這場與“濕氣”的健康保衛戰中取得勝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