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朱希龍 聶山人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025年暑期,電影《長安的荔枝》熱映,讓這段跨越千年的荔枝傳奇再次進入公眾視野。劇中百人千馬接力只為把荔枝從嶺南運至長安,展現了盛唐荔枝北運的艱辛。
▲圖片來自網絡。
影片中,九品小官李善德為將新鮮荔枝從嶺南運至長安而絞盡腦汁。他設計的運輸路線中,有一條特別值得衡陽人關注——“走西京道,自乳源至郴州、衡州、潭州而至江陵”。
衡州,便是今天的衡陽。在唐朝,這里已是荔枝北運路線上的關鍵節點。這份貫穿今古的“通衢基因”,不僅讓衡陽在千年前扛起物資中轉的重任,更在今天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古道驛站,荔枝的千年奔跑
回溯盛唐,衡陽的交通優勢早已刻入地理肌理。湘江如一條碧綠的綢帶穿城而過,向北通洞庭、接長江,直抵荊楚腹地;耒水、舂陵水等支流向南延伸,像毛細血管般打通通往南嶺的通道。
▲湘江,依然是繁忙的“黃金水道”。喜砣 攝
嶺南荔枝得以借水運減少顛簸、延長保鮮期。據史料記載,唐代衡州驛站“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驛”,驛卒日行三百里,鮮荔在此換船轉馬,踏上北上長安的最后一程。
電影《長安的荔枝》劇組為還原歷史,跨越七地拍攝,實景重走“荔枝路”。在衡陽縣演陂鎮西嶺村,一座名為“101拱橋”的唐代古橋一直完整保存到幾年前。這座橋曾是寶慶府到衡州府“官馬大道”上的重要橋梁,見證了衡陽千年交通史的變遷。
▲位于衡陽縣演陂鎮西嶺村的唐代古橋,名為101拱橋,是寶慶府(今邵陽市)到衡州府(今衡陽市)“官馬大道”上的一座重要橋梁,現已垮塌。劉欣榮 攝
彼時的衡陽,既是“荊襄之咽”,又是“粵桂之沖”,這般“水旱雙濟”的樞紐地位,讓它在荔枝運輸線上占據了無可替代的位置。
折算下來,唐代運送荔枝的成本高得驚人。據《長安的荔枝》記載,李善德為運送荔枝,“前后耗資三萬一千零二十貫,這筆運費能夠在當時購買上百套房產”。記者查閱數據后得知,以當時長安京郊一套房產約300貫計算,31020貫確實可購買103套房產。
時空壓縮,現代物流的奇跡
千年時光流轉,衡陽的交通優勢愈發凸顯。作為全國45個公路主樞紐城市之一,衡陽在2018年被評為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現在荔枝運輸費用。
如今,荔枝運輸的成本已大幅降低。現代物流數據顯示,100公斤荔枝從廣東/廣西運到西安的物流成本約為1000—1600元。與唐代的31020貫(根據《宋史·食貨志》記載,推算北宋一貫錢相當于人民幣450—900元,取中間值700元的話,約合現代2170萬元)相比,成本顯著下降。
▲現在荔枝運送時間。
時間也大大縮短。電影中李善德通過不斷地改良運輸技術,最后將運輸時間壓縮到了11天左右。而如今依托冷鏈物流,經高速直達,荔枝從嶺南到衡陽最快僅需約20小時;從廣州到西安運輸100公斤荔枝,通過冷鏈物流,所需的時間通常也在2到3天左右。且電影中最后送到的荔枝在40顆左右,現在的保鮮技術可以將95%左右的荔枝運到西安。
▲從衡陽到西安的高鐵、機票。
如果是自帶荔枝從衡陽通過飛機帶往西安,則只需要2個小時;高鐵發往西安,也只需要8小時左右;慢一點的普鐵需要20小時上下?,F代交通網絡將昔日漫長的“荔枝路”變成了一日可達的通途。
▲技術先進的現代化冷鏈物流讓衡陽市民隨時可以品嘗到世界各地的新鮮水果。周圍 攝
衡陽正在打造更為完善的現代物流體系。2025年8月,總投資8000萬元的衡陽陸港順豐分撥中心項目正式落戶珠暉區。該中心定位為區域性智能物流樞紐,規劃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將集成智能分揀、倉儲配送及綜合服務功能。
同時,湖南高速衡陽物流港項目也在加快推進中。該項目規劃占地401畝、總投資8.8億元,將建成集快遞快運集散分撥、現代城市配送、綜合物流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化物流樞紐。
這些項目建成后,將形成“2小時覆蓋湖南中南部核心經濟圈,4小時通達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高效物流服務網絡。這不僅將顯著提升衡陽在區域乃至全國的物流節點層級地位,也將為本地企業開辟高效對接全國市場的快車道。
未來已來,衡陽交通譜寫新篇章
便捷的交通讓衡陽的山水人文煥發新活力。2024年,衡陽市接待國內外游客7476.36萬人次,其中國內游客7470.71萬人次,國外游客56552人次。
▲縱橫交錯的高鐵和高速讓衡陽人出行非常便利。陳路華 攝
南岳衡山“五岳獨秀”,清晨可登祝融峰觀云海翻騰,感受云霧在指尖流淌;午后能在山間品素齋,于裊裊茶香中沉淀身心;傍晚又可漫步衡陽城區賞三江匯流夜景,燈火璀璨映照江面,美不勝收。
鄉村田野間,衡陽縣“梅花小鎮”、耒陽“農耕文化園”等,借“高速+鄉村公路”串聯,變身周邊市民周末休閑的“后花園”。在這里,你可以體驗田園生活的悠然愜意,感受淳樸的鄉土風情。
▲南岳機場的通航,讓世界與衡陽更“近”。彭斌 攝
從盛唐荔枝運輸的“中轉站”,到如今的區域性智能物流樞紐,衡陽始終以交通為筆,書寫著城市的變遷與成長。
如今,從衡陽東站出發,每天有十多趟高鐵列車往返于西安與衡陽之間。2025年底,衡陽陸港順豐分撥中心將建成投產,進一步強化衡陽作為區域性智能物流樞紐的地位。
乘高鐵出發,清晨在廣州喝早茶,中午就能登上衡山祝融峰。這段貫穿千年的“通衢之路”,讓昔日的“一騎紅塵”變成了今日的“朝發夕至”,讓衡陽故事繼續在新時代煥發光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