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因曾經參加過二農普,這次有幸又被聘為三農普查指導員,成為珠暉區農普辦一名臨時“農民工”。因平時有寫日記的習慣,于是把農普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了下來與大家分享。 砍 價 珠暉區統計局周宇紅局長的“小氣”讓我心中極不痛快,受聘時,我的工資待遇被打了折中折。上班沒多久,她與我和羅文九副局長商定“兩員”用品。一個不銹鋼水杯和一個文件袋,老板報價一共28元,可是,周局長卻軟磨硬泡,最后以20元成交。時隔不久,農普入戶登記工作啟動儀式,需要廣告公司提供相關設施和宣傳服務,當著我們的面,她又與廣告公司的老板砍起價來,結果又將報價5800元砍掉了1400元。有時在一起我忍不住對周局開玩笑說:“你用公家的錢,比用自己的錢還摳”。 較 真 羅文九,一個年近50有著近30年統計工作經驗的副局長,為人厚道,待人真誠,工作勤懇,這是他的優點,但他有個認死理、特較真的毛病,讓我難以接受。平時我們坐在一個辦公室,私人感情不錯,但常常因為個人觀點不同,理解不同爭得面紅耳赤。記得我在授課時,沒有將農戶家房前屋后零星種植登記作特別提示,入戶登記不久,督查中被羅局發現漏登情況較多,他硬是要進行補登,我說“已經登記的就算了,剛開工就返工,兆頭不好,并且人家普查員肯定會有想法。”當時我們爭得臉紅脖子粗,最后拗不過他,只能召開會議并以督查的形式逐一進行落實。 登 記 入戶登記是農普工作的關鍵環節。在衡州路街道“二員”培訓班上,有一位近50歲的女普查員,找我問這問那,刨根問底,她的好學好問給我留下了較深的印象。后來經了解知道她是村里的支部書記,姓曾。一般來說,村支書關心重視和支持農普工作是必需的,但親力親為在一線當普查員,那實在是不多。在對曾書記肅然起敬之余,也產生了一些擔心,她真的能沉下心來,完成好普查工作嗎?為了防止她們,閉門造車,走過場,我采取實地走訪和電話回訪的辦法,進行跟蹤調查,隨時掌握情況。接訪的農戶反映,他們村的村干部大多都是晚上來登記,回訪對象都確認,是自己或自己家人簽的字,數據質量也非常準確,在省、市農普辦兩次抽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證實。 補 漏 在我區和平鄉東山村有一空軍某部駐地,那里有十幾戶規模養豬戶,養殖戶是外縣的,土地是部隊的,不屬于村里管轄的范圍,成了個“無人普”地帶。可是當周局長知道這件事后,態度非常明確,在我們轄區內就一定登上來。她親自打電話給和平鄉農普辦負責人劉亞萍,要求她帶隊,我和她一起上戶補登。記得那天正值大雨過后,進入養殖區道路是一條泥濘的機耕道,由于是土路,被進入養殖區的車輛壓得稀爛,田圭中一塘水,坡上是爛泥,不知腳往哪里踩,三個小時后,補登完這十幾戶我們渾身都是泥巴。事后我對周局長“抱怨”:“幸好我只是你的臨時兵,否則我會累死在你手里”。 查 疑 2017年4月初,接市農普辦通知,我區酃湖鄉白鷺湖村生豬養殖戶多集中,且數量大,存在質疑,要求對十余戶養殖戶進行實地核查。周局長當時非常生氣,大會小會上再三強調必須實事就是,怎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我接到通知后,與該村普查員對照PDA一戶一戶上門核查。當我到達該村后,發現該村養豬場遍地,緊張的心得到了一絲緩解,村農普指導員對我解釋說,他們村是養豬專業村,以前規模和戶數還多,今年受價格影響還下降了。經過逐一核實,所報數據與實際情況一致,戶主簽字率達到100%。 至今,三農普主體工作基本完成,即將進入數據開發應用階段。我從一名普通農民蛻變成一名縣區級農普專業輔導員,很快將又變回到普通農民。在這短暫而緊張的十個月里,我見證了市、縣、鄉、村各級農普工作人員的辛勞與付出、執著與認真,感受到國家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高度重視,這一切將使我受用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