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2018年3 月15日)
編制說明:本年度報告根據國、省、市政府信息公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編制,內容包括:概述,主動公開,解讀回應情況,依申請公開,咨詢處理,行政復議、訴訟和申訴,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和減免情況,機構建設和經費保障,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附表十一部分組成。本年度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是我市貫徹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湖南省行政程序》、《湖南省政府服務規定》及《湖南省政府網站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精神,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及效能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2017年,我局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完善政府信息公開配套工作、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基礎性工作,做好解讀回應及推進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部署工作;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建立并完善了信息公開渠道和信息公開制度。由局辦公室負責綜合協調,各科室和二級部門負責信息提供,局信息中心負責信息網上發布,確保為我市居民提供及時準確的人社政務信息。
(二)加強輿論宣傳;在網站的醒目位置發布我市各縣市區的人社工作動態和各類宣傳稿件,正面宣傳我市政府工作的實效進展和為民服務的典型事例。
(三)開展學習培訓;開展各類業務培訓和專業學習,并且將信息處理和信息公開作為基本內容,不斷增強業務人員的信息處理能力,有效提高信息公開的質量和效率。
(四)進一步編制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指南;完善集約化后新網站的各類信息公開目錄,及時更新和健全各類信息公開內容,及時發布各類業務辦理和查詢指南。
(五)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配套制度;建立和完善我局的信息公開配套制度,各級各部門嚴格按照制度內容進行信息的審核與發布,嚴格落實責任制,做到誰發布誰負責,確保信息的絕對準確。
(六)進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直報系統”;全力配合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直報系統,不斷提出有益的改進建議,不斷提供和發布有效的人社信息公開內容。
(七)進一步完善依申請公開系統并及時答復;及時處理接受到的信息公開申請和業務咨詢,嚴格按照在規定時限內,為群眾作出準確和高質量的答復。
(八)推進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注重對重點領域的輿情關注,適時發布正面信息引導群眾輿情動向。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一)公開的主要內容。共計公開732條。公開我局的組織概括,包括領導簡介、機構設置和局屬單位。公開工作動態、通知公告、政策文件、規劃計劃、財政信息、人事信息、業務工作、統計數據等信息。發布勞動力轉移、職業資格目錄、社會保險基金情況等政務工作要點信息。公布本單位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執行情況。公布本單位對市人大、政協委員的提案和建議的答復情況。接收市民提交的依申請公開內容。解答市民的咨詢投訴,提供與相關部門的溝通渠道。以案例分析等形式,做業務知識的普及宣傳。
(二)公開形式:
1、互聯網;設有衡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方網站,全面提供本部門各類信息的網上公示和互動咨詢。
2、公共查閱點;在辦事機構提供免費的宣傳單和展板,為辦事人員提供辦事指南。
3、政府公報;通過衡陽日報的人社專刊形式進行信息公開和宣傳服務。
4、新聞發布會;2017年未召開新聞發布會。
5、其它渠道。通過現場接待和電話解答的方式為市民提供信息服務。
三、政策解讀和回應關切情況
(一)法制部門對本級政府制定的政策性文件由法制部門進行解讀,重大(要)決策必須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后進行解讀,民生和熱點問題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解讀;市直部門以市政府名義下發的政策性文件由市直部門進行解讀。
(二)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數(不同方式回應同一熱點或輿情計1次)無。
(三)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的情況:
1.參加或舉辦新聞發布會總次數(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次數);無。
2.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1次,2017年3月9日,石獻忠副局長接受衡陽市廣播電臺《政風行風熱線》欄目的訪談,并且當場解答市民的社保卡問題。
3.政策解讀稿件發布數;5篇。
4.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無。
5.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無。
四、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2017年,通過集約化后的新官網,我局共收到市民提交的網上依申請公開共29條,其中5條所申請的信息不存在,2條不屬于人社局政府信息,其他22條屬于一般咨詢類信件,我局均按時給予了答復。
五、咨詢處理情況。共計收到市民網上咨詢信件521 條,我局均給予了及時準確的答復。
六、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2017年,我局共處理行政訴訟41起,其中判定維持12起,被糾錯7起,其他尚未得到結果的22起;行政復議16起,均判定維持。
七、政府信息公開收費和減免情況。免費為市民提供各類信息和指南。
八、機構建設和經費保障情況。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負責信息公開錄入工作,兼職信息員1名。
九、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派人參加市電子政務辦組織的多次網站管理和信息公開培訓會。
十、主要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部分欄目更新不夠及時,偶爾存在錯別字和排版方面的錯誤,影響群眾正確獲取服務信息。局長信箱等與市民互動的欄目里,部分信件解答不夠及時。
十一、附表
指 標 | 單位 | 數量 |
一、主動公開情況 | — | |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相同信息計1條) | 條 | 732 |
其中:主動公開規范性文件數 | 條 | 9 |
制發規范性文件總數 | 件 | 0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 — | |
1.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2.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732 |
3.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4.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5.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二、回應解讀情況 | — | |
(一)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數(不同方式回應同一熱點或輿情計1次) | 次 | 0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的情況 | — | 0 |
1.參加或舉辦新聞發布會總次數 | 次 | 0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次數 | 次 | 0 |
2.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1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0 |
3.政策解讀稿件發布數 | 篇 | 5 |
4.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 | 次 | 0 |
5.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 | 次 | 0 |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 — | |
(一)收到申請數 | 件 | 29 |
1.當面申請數 | 件 | 0 |
2.傳真申請數 | 件 | 0 |
3.網絡申請數 | 件 | 29 |
4.信函申請數 | 件 | 0 |
(二)申請辦結數 | 件 | 0 |
1.按時辦結數 | 件 | 0 |
2.延期辦結數 | 件 | 0 |
(三)申請答復數 | 件 | 29 |
1.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數 | 件 | 0 |
2.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22 |
3.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件 | 0 |
4.不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0 |
其中:涉及國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業秘密 | 件 | 0 |
涉及個人隱私 | 件 | 0 |
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 件 | 0 |
不是《條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5.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數 | 件 | 2 |
6.申請信息不存在數 | 件 | 5 |
7.告知作出更改補充數 | 件 | 0 |
8.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數 | 件 | 0 |
四、行政復議數量 | 件 | 16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 | 件 | 16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0 |
五、行政訴訟數量 | 件 | 41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數 | 件 | 12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7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22 |
六、舉報投訴數量 | 件 | 5 |
七、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的費用 | 萬元 | 0 |
八、機構建設和保障經費情況 | — | |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數 | 個 | 1 |
(二)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數 | 個 | 0 |
(三)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數 | 人 | 1 |
1.專職人員數(不包括政府公報及政府網站工作人員數) | 人 | 0 |
2.兼職人員數 | 人 | 1 |
(四)政府信息公開專項經費(不包括用于政府公報編輯管理及政府網站建設維護等方面的經費) | 萬元 | 0 |
九、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 | — | |
(一)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數 | 次 | 0 |
(二)舉辦各類培訓班數 | 次 | 0 |
(三)接受培訓人員數 | 人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