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麗代表:
你提出的《關于后疫情時代鼓勵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
根據湖南省勞務協作脫貧信息平臺(以下簡稱"省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5月底,我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人數163.227萬,其中女性為65.504萬,省外就業人數為119.953萬人(其中珠三角地區58.6812萬人,長三角地區26.9732萬人,京津地區17.118萬人,其他地區17.18萬人),省內就業人數為29.7796萬人,本地就業人數為13.3838萬人,境外就業人數為0.1103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6671萬人;返鄉創業0.4116萬人;已參加培訓4.9278萬人;農民工返鄉創業帶動就業1.9654萬人。
二、當前我市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面臨的新現象、新趨勢和新問題
(一)受疫情影響,餐飲業、文化娛樂業等各中小型企業都面臨著經濟下行的壓力,與此同時,"停止招聘"、"裁員"、"降薪"也成為各企業面臨困境的暫時措施,就業壓力隨之增大。
(二)相比于沿海地區,相似企業相同崗位的薪資普遍偏低,企業競爭力偏低,導致本地農民工大量外流,據縣市區工業園區企業反饋,普遍存在招工難的問題。
(三)農民工對政府給予就業創業方面的支持表現出較高期待。農民工希望得到來自政府及人社等部門權威準確的就業信息和更直接的就業幫助。在自主創新創業上期待政府及有關部門給予項目與資金支持,通過創業帶動就業。
(四)農民工就業選擇和利益訴求多元化。一是隨著90后、00后新生代農民工隊伍的壯大,就業選擇從傳統的顧家型的建筑工、普工等小工,更日趨傾向于東部沿海等經濟發達城市的各行業工作。因此本地各類行業對農民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的吸引力逐漸變小。二是農民工就業的領域更廣,對第一代農民工來說,"提高工資待遇"依舊是該群體最大的訴求,相較于老一代農民工,新一代農民工的訴求更加多元,薪酬高低已不再是他們找工作的唯一標準,他們更看重工作環境、生活品質、職業發展等因素,本地的就業領域尚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三、我市對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送政策。提升投資和產業帶動就業能力,加大創業擔保貸款、創業場地和平臺就業的支持力度,帶動新業態發展和靈活就業。根據國省市相關創業貸款政策規定,我市持續服務本市創業農民工,對符合條件的創業農民工個人,有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最高20萬元額度扶持;對吸納符合條件的就業按每人20萬元額度,且最高不超過100萬元額度組織起來就業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對符合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條件的,最高可享受300萬元額度小微企業創業貸款財政貼息。制定下發《關于農民工首次創業一次性創業補貼實施辦法》《關于貧困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以工代訓補貼申領撥付辦法》等扶持農民工就業創業政策。2021年至2023年5月,全市發放創業貸款24900.2萬元,扶持及帶動就業3085人。其中小微企業88家,貸款金額21997.2元,扶持個體貸款及合伙創業發放貸款63筆,貸款金額3803萬元。
(二)送培訓。大力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提高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對符合條件的各類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普遍提高50%。目前,逐漸形成了一些勞務品牌和培訓品牌,如針對兩后生開展的家電維修、針對在家門口就業群體開展的農村種植、養殖、針對貧困婦女開展的育嬰員、家政服務等,極大提高了貧困勞動力就業能力和收入水平。近年來,全市共有24余萬人免費參加各種技能培訓。
(三)送服務。一是開展農民工返鄉回流監測工作。為實時了解農民工就業動態,市縣鄉建立了返鄉回流動態監測機制。二是部署開展點亮萬家燈火行動。對返鄉回流人員開展跟蹤服務,尤其是對貧困勞動力,要求各縣市區必須落實311服務,動態清零。三是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招聘活動,全市共開展線下招聘會57場,直播帶崗27場。
(四)送信息。建立全市統一網絡招聘信息服務平臺。目前衡陽市各縣市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已開通衡陽市人力資源服務平臺,派專人引導轄區企業入駐,主動對接企業了解企業用工情況,及時督促企業更新招聘計劃和崗位信息,農民工求職者可在衡陽市人力資源服務平臺進行注冊,瀏覽企業用工信息,選擇心儀企業進行投遞。同時各縣市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通過各鄉村勞務經紀人收集有求職意愿的人員信息,篩選符合需求的用工企業深入社區、鄉鎮開展小型招聘會,將崗位送到求職者手中。
四、對策與建議
(一)營造就地就近就業創業的氛圍。一是繼續出臺更多的"程序簡,看得見,摸得著,真受惠"的好政策,吸引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創業;二是加強就地就近就業創業政策宣傳,建議廣大干部職工進村入戶,大力宣講國家各項惠農政策,鼓勵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創業,增強農民工建設家鄉的使命感和責任感。2021年省廳進行充分就業社區(村)建設工作,我市今年推行的充分就業社區(村)樣板群建設工作就是大力選樹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創業成功典型,使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創業成為社會的良好風尚。
(二)推進建設就業幫扶車間和鄉村車間,促進就近就地就業。一是聯合各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員進村入戶大力宣傳就業扶貧車間和鄉村車間相關政策,積極鼓勵就地就近就業。二是積極組織隊伍,由領導帶隊走訪動員各鎮(街道)可能具備就業扶貧車間條件的企業、廠、工商戶,積極指導,既深入宣傳好政策又著力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確保建一處,成一處,力爭就業一批。
(三)加強農民工技能培訓。結合我市農民工就業意愿和培訓需求,抓好分類培訓。對技能水平不高、希望繼續外出務工的,著重在提高技能水平上下功夫;對于具備創業條件、有志回鄉創業的,抓好創業培訓,提高創業能力;對年齡偏大、不愿外出的,可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和種植養殖技術培訓,提高生產技能,增強其增收的能力。鼓勵本地企業開展員工在崗培訓,實現減產不裁員,為經濟上行儲備競爭能力。
(四)鼓勵我市農民工自主創業。認真貫徹落實各項促進農民工創業的優惠政策,做好未就業農民工心理安撫工作,積極引導和鼓勵有經濟、有技術、有能力的農民工創業。對有創業意愿的農民工,積極開展創業培訓,在項目推介、稅費減免、小額貸款等方面提供幫助;積極樹立農民工創業成功的典型,以帶動更多的富余勞動力實現就業。
感謝您對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衡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3年7月19日
責任領導:劉文文承辦人:范長青
聯系電話:0734-8867033
抄送:市人大聯工委(2),市政府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