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衡陽市2025年就業招聘大會暨全國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春季專場活動,以"穩就業促發展聚英才"為目標,在衡陽市體育中心奏響就業優先戰略的時代強音,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與用人單位架起雙向奔赴的"彩虹橋",書寫著新時代民生答卷的生動注腳。
高位推動,錨定就業“壓艙石”
衡陽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部署,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此次活動由市政府牽頭,省人力資源服務中心指導,聯合市人社局、珠暉區政府、市人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個部門協同發力,形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就業服務新格局。活動籌備期間,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圍繞企業需求摸排、崗位精準匹配、政策集成落地等環節,制定詳細工作方案,確保活動"靶向發力、精準滴灌"。
千帆競發,搭建供需“連心橋”
招聘會現場,134家用人單位組成的"求賢方陣"蔚為壯觀。既有南岳電控(衡陽)工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本土"鏈主"企業,也有武漢光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外地企業通過"跨域引才"拋出橄欖枝。值得關注的是,新質生產力展示區、文旅大會成果展示區、技能大師技能展示區和職業技能培訓展示體驗區等四大分區成果展示組團亮相,集中展示衡陽創新創業發展成果和新職業、新業態發展前景,釋放出"筑巢引鳳"的強烈信號。現場設置的134個展位共釋放2600多個優質崗位,線上線下共吸引超5萬人次參與。為提升對接效率,主辦方運用AI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提前收集求職者簡歷2500多份,通過智能算法生成"崗位推薦清單",實現"人崗匹配"精準度提升至75%。
暖心護航,織密服務“保障網”
在"AI智能一體機"和"智能機器人"面前,求職者只需輕松掃碼,就能獲取崗位匹配建議、展位導航等一站式服務。人社部門工作人員化身"政策通",將高校畢業生就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12項政策梳理成"口袋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畢業生答疑解惑;職業指導區里,省級職業指導師通過"一對一"簡歷診斷、模擬面試,幫助學生補齊短板;法律援助窗口,律師團隊針對勞動合同簽訂、試用期權益保障等高頻問題,提供專業法律建議。"直播帶崗"專區內,企業HR走上"向日葵就業大舞臺"化身"主播",通過鏡頭展示工作環境、講解崗位要求,求職者自信上臺展示個人風采,暢談求職規劃和夢想,吸引4.3萬人次在線"圍觀";"衡陽人力資源市場"AI智聘服務平臺同步上線,實現崗位查詢、在線投遞、進度跟蹤等功能"一網通辦"。
碩果盈枝,奏響發展“協奏曲”
活動首日,2000多人次達成就業意向,其中衡陽本地企業攬才1800多人,為地方發展注入"源頭活水"。衡陽市技能人才培養成果斐然,已培養技能人才118.84萬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34.6萬人次,出臺《關于促進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以及技工院校畢業生服務本地企業的實施意見》等"硬核"政策鼓勵廣大人才來衡、留衡、興衡,全力打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的就業生態。近年來,衡陽以"雁盛計劃"為引領,大力開展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八大行動",累計發放各類就業補貼超3億元,建成各類創新創業孵化基地14個,吸引1.2萬名高校畢業生留衡就業創業。下一步,衡陽將持續擦亮“‘就’在雁城‘衡’有未來”就業服務品牌,開展“名企進高校”“就業服務季”等系列活動,推動打造就業創業友好型市州,以更優政策、更實舉措、更暖服務,讓雁城成為青年人才成就夢想的熱土。(通訊員:陽亮 曠璞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