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福利视频一区,日韩三级视频中文字幕,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浪潮

您好!今天是

2021年工作總結和2022年工作計劃

發布時間:2022-01-10??????來源:衡陽市林業局


2021年,在省林業局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自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深入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全力推進“三強一化”建設,扎實推進林業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2021年工作情況

(一)林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彰顯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林業工作,將林業工作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擺在突出位置,堅持一手抓生態建設和修復,一手抓產業興林富民,通過保護來推動發展,通過發展來促進保護,全面發揮了林業在生態建設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對林長制、油茶產業建設等具體工作,書記、市長聽取專題匯報,市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全市性會議專題部署安排,連續召開了市委書記、市長親自出席的高規格油茶產業發展大會和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動員大會,市委、市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形成了市委全面領導、政府主抓落實、部門協調配合、社會各界參與的良好機制。

(二)制定扎實有效的舉措推動林業取得了高質量發展成效

1、國土綠化成效明顯。

一是造林種草任務全面完成。全市完成營造林面積139.9萬畝,其中人工造林24.5萬畝,占全省人工造林總面積近六分之一,為全省最多。完成種草面積6100畝,省級生態廊道建設12500畝。二是森林質量提升扎實推進。封山育林28萬畝,退化林修復17.4萬畝,森林撫育70萬畝,各項任務指標均已全面完成。2021年全省綠化造林工作現場會初步確定在衡陽召開。三是城鄉綠化建設步伐加快。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義務植樹活動,通過市委書記、市長親自倡導義務植樹,引導社會廣泛參與,全力推進社會造林,進一步激發了全民參與植樹造林的積極性。開展了古樹名木“一樹一策”保護工作,指導相關縣市建設古樹名木保護主題公園,衡山縣白云古樹名木主題公園已經開工建設。

2、資源保護持續加強。

一是加強資源監管。全面落實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目標責任制,認真開展森林督查,全市近三年森林督查問題2568個,已全部整改到位,整改完成率達100%。公益林、天然林管護率達到100%。濕地保護率穩定在72%以上。二是狠抓災害防控。扎實推進森林防火“三大一基礎”建設和野外火源治理與查處違規用火行為等專項行動,有效整治火災隱患。今年,全市共發生森林火災14起,未發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災,火情早期處理率達到100%。森林病蟲害得到有效防控,2021年全市防治面積30.42萬畝,無公害防治面積29.83萬畝,無公害防治率98.1%,確保了全市森林安全。三是規范自然保護地管理。對全市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方案進行了再優化,將部分人工商品林、村莊和個別項目劃出自然保護地,調出地塊346個,調出面積1079.71公頃。組織開展了2021年污染防治攻堅戰、“洞庭清波”專項督查、“綠盾2021”等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銷號工作,共整改銷號171個問題。四是嚴查涉林違法行為。通過部署“查處打擊各類違法占用林地行為專項行動”、“清風行動”等專項行動,清查農貿市場、酒店、餐飲場所380個,共立案查處涉及野生動物類案件7起,擅自改變林地用途林業案件102起,破壞濕地資源案件6起。

3、林業產業加速發展。

一是油茶產業發展持續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林業產業發展,特別是將油茶產業作為全市重大項目(重點工作)來推進,建立了由市委副書記任組長、兩名副市長任副組長的專班推進工作機制。我市受邀在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上作典型發言,大三湘油茶花節被國家林草局專門發文通報表揚。全年完成油茶新造17.6萬畝,低產林改造15.3萬畝,小作坊升級改造14家。二是森林旅游、森林康養、林下經濟、竹木加工、花卉苗木等林業產業齊頭并進。全省楠竹千億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在我市成功召開;在全省花木博覽會中,我市獲得最佳組織獎、室內展區金獎,91件展品獲獎、10件展品獲金獎,得到省林業局的充分肯定。全市共接待游客175萬余人次,生態旅游和森林康養全年總收入9000余萬元。成功申報省級林業特色產業園1個、林下經濟示范基地扶持項目4個。預計今年全市林業產業總產值將達450億元。

4、林業改革深入推進。

一是林長制工作推進有序。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和出臺了林長制八項配套制度及年度考核細則,規范設置縣、鄉、村三級林長公示牌的衡陽經驗被省局推薦到了多個市州。市級層面組織體系、責任體系、制度體系全面建立。二是依法行政嚴格規范。對林業行政權力進行了認真清理,修改完善權力清單76項并及時進行公示,完成率和完成時間是全市最快最好的單位之一。全年共辦結林業行政許可638項,群眾滿意率、事項辦結率、辦件及時率均達到了100%。三是科技創新卓有成效。全市實施國省林業科技推廣項目3個,建設國家林草科技推廣轉化基地1個,派出林業科技特派員50余人次,組織各類林業科技下鄉110余次,開展技術培訓80余次,林業科技服務林農10萬余人。

5、自身建設全面增強

一是黨建引領不斷加強。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認真組織四個專題學習研討,開展了黨組書記講黨課活動,學習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組織干部職工前往衡陽市黨史學習教育館、水口山工人運動紀念館、夏明翰故居等地開展現場學習,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取得實效,引導黨員干部筑牢信仰之基、汲取奮進力量。實施了油茶低產林改造等三個“為民辦實事”項目。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開展了廉政風險點排查、涉林專項資金自查自糾等專項排查工作,全面壓實“一崗雙責”。二是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進一步規范了局機關的各項管理制度,用制度對會議、辦公、人事、財務等多方面作出了詳細規定,機關運行的高效化、規范化、制度化、透明化程度不斷提升。三是隊伍建設全面加強。不斷增加新生力量,通過公開招考選調招聘了12人,充實干部隊伍。鼓勵職稱晉升和在職教育,組織10人就讀林學專業函授。積極開展業務培訓,持續提升干部專業能力和素養。通過組織團體活動,豐富干部職工業余生活,進一步增強了凝聚力、向心力、執行力。四是宣傳力度持續加大。結合“愛鳥周”、“濕地日”、“森林防火工作進校園”等主題活動,充分運用報刊、廣播、電視、“三微一端”等媒體平臺,大力宣傳油茶產業、林長制、森林防火、自然保護地保護等各項林業工作,全年刊發稿件300余篇,營造了林業工作“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三)充分整合各方資源切實加大了對林業的投入力度

我市各級財政優先將林業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足額保障各項工作開展。市縣兩級財政投入林業建設資金達到3.5億元;特別是對油茶產業發展、林長制、森林防火等重點工作各級財政安排了專項資金,市本級財政安排400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油茶產業工作,市縣兩級落實2500萬元工作經費用于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和森林防火工作;各級金融部門落實林業貼息貸款5.64億元;全市累計投入林業建設資金達到10.1億元。

今年以來,我市林業各項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和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現實困難和短板,主要體現在:一是森林資源質量不高。我市地處衡邵干旱走廊,紫色頁巖面積大,造林綠化難度大、成本高,森林覆蓋率偏低,低產低效林面積大、占比高。二是資源管護壓力很大。亂砍濫伐林木、亂捕濫獵野生動物、亂采濫挖野生植物、亂征濫占林地濕地的違法現象仍時有發生,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壓力依然巨大。三是林業產業大而不強。油茶、花卉苗木、竹木產業、森林旅游和林下經濟這五大林業產業都存在附加值低,產業鏈條延伸不夠,缺乏品牌競爭力等問題。這些問題,迫切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加以解決。

二、2022年工作計劃

指導思想:2022年,我們將繼續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和對林業工作的指示批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省、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按照“科學育林、智能管林、產業興林、法制護林”的工作思路,明確“一個目標”,打造“兩個亮點 ”,突出“三個重點”,注重“四個創新”,抓好“五個建設”,全面完成省局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項工作任務,努力做到在經濟社會發展格局中有分量、在全省林業系統中有影響、在市委市政府全局工作中有位置、在人民群眾中有聲譽。

明確“一個目標”:2022年,圍繞推動全市林業高質量發展這個目標,使全市森林生態更健康、監測體系更健全,森林生態體系結構更穩定、功能更完備,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得到更有效保護。森林蓄積量提升3.8%以上,濕地保護率穩定72%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47.8%。林業總產值得到持續增長,達到480億元,油茶年產值增速不低于15%。初步構建“一龍頭、三集群”的林業產業體系、較為繁榮的森林文化體系和高效有序的林業基礎支撐體系。

打造“兩個亮點 ”:一是全面推動實施林長制工作。強化督查考核,把抓好林長制考核與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等制度相結合,作為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壓實主體責任;抓好典型示范,提升全社會愛林護林興林、愛綠護綠植綠的參與意識,加強森林草原資源生態保護的責任意識,推動林長制工作走深走實;突破問題瓶頸,解決林長制工作機構弱化、力量不足的問題,理順自然保護地與國有林場職能交叉、體制不順等障礙問題;探索推行“民間林長”,調動社會力量重視生態、參與林業的積極性。二是大力發展以油茶產業為重點的林業產業。瞄準“雙500”目標,助推我市早日由油茶大市轉變為油茶強市。嚴格強化市場準入,完善全產業鏈標準體系,進一步規范茶油小作坊生產;加快油茶產業平臺建設,建好“中國油茶博覽園”、“省部共建國家級(衡陽)油茶交易中心”、“國家級油茶產品檢驗檢測中心”三個國家級平臺;做大做強衡陽茶油區域公用品牌,提高“衡陽油茶”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提升花卉苗木產業,推進建設規模化花木交易市場和以城鄉綠化、觀光休閑為主題的花木產業帶。優化竹木產業結構布局,帶動全市竹木產業轉型,加大竹木產業集群建設力度。打造一批具有衡陽特色的林下經濟品牌,推動林下經濟產業進一步聚集發展。規劃一至兩條生態旅游精品線路,加大從業人員培訓力度,提升森林康養服務水平。

突出“三個重點”:一是重點推進提質增綠工作。抓好春季造林;同步推進省、市、縣三級生態廊道建設;完善瀕危古樹名木“一樹一策”保護方案,推動古樹名木保護主題公園建設。二是重點抓好生態保護監管。穩步推進整合優化工作,爭取南岳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項目早日落地;全力推進森林督查問題和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開展草原資源保護修復,做好草原資源資產保護、使用規劃。三是重點守好森林防火底線。加快推進森林防火預警監測系統建設,加強森林防火宣傳教育和森林防火工作督促檢查,確保全年不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

注重“四個創新”:一是注重林業固碳創新。宣傳普及“碳達峰、碳中和”知識,積極開展以固碳增匯為目的的植樹造林、森林經營、濕地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認種認養森林等活動,提高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通過林業碳匯項目、生態產品價值開發與市場交易及林業碳金融服務的創新,吸引更多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參與固碳增匯,將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有機結合,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二是注重林業科技創新。將衡陽油茶融入“中國油茶科創谷”發展規劃,對接省內外科研院所,加大良種選育、森林高效培育、生態修復、災害防控等領域林業新技術、新品種、新工藝的引進和推廣,構建高效的林業科技服務平臺。三是注重社會化服務創新。加快轉變職能,創新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注重標準和操作規范建設,力爭盡快形成行業化、專業化的林業購買社會化服務體系。同時,注重倡導社會各界力量加入愛林護林興林隊伍,因地制宜推出“志愿林長”“民間林長”“林區警長”等新制度,激發全社會愛綠護綠植綠的積極性。四是注重自保地管理機制創新。理順現有各類自然保護地管理職能,健全自然保護地制度和標準規范,實行全過程統一管理,建立統一調查監測體系,建設智慧自然保護地。

抓好“五個建設”:一是信息化建設。通過“五個一”工程即一張網(林草天地空生態立體感知網)、一張圖(林草生態綜合監測大數據一張圖)、一個平臺(智慧林草綜合管理平臺)、一套應用體系(智慧林草綜合應用體系)、一套支撐體系(安全保障、標準規范和運維服務體系)的林草高質量發展建設內容,形成政務管理職能協同、業務支撐精準高效、公共服務遍及惠民、基礎保障堅實有力的林業信息化發展格局。二是法制建設。健全林業行政權力運行監督體系,完善林業行政執法機構,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和林業行政執法人員的崗位培訓,加大涉林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全面提升林業法治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三是基層隊伍建設。按照“縣建、鄉管、村用”的要求建設基層林業網格化管護體系,各鄉鎮(街道)設置“一長三員”(鄉級林長、監管員、執法人員、護林員),完善森林防火半專業隊伍建設,建立嚴格的考核獎懲制度,切實夯實基層林業基礎。四是基礎能力建設。通過實施林區道路、瞭望塔、蓄水池等防火基礎設施、國有林場管護用房建設,切實改善林區交通條件、生產設施,推進林區、林場的建設,夯實林業基礎能力,保障森林生態安全。五是黨的建設。以從嚴治黨為核心,抓好班子建設,帶好隊伍。抓好政治理論學習,落實黨員學習制度,著力提高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的政治理論水平。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強化廉政風險防控,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疆| 罗平县| 枞阳县| 西吉县| 荆州市| 广州市| 兰西县| 玛纳斯县| 麻江县| 台北县| 进贤县| 蓬莱市| 鹿邑县| 太湖县| 安塞县| 安庆市| 石棉县| 丽水市| 东安县| 玛纳斯县| 留坝县| 莎车县| 永嘉县| 自贡市| 新郑市| 小金县| 青州市| 宁南县| 镇沅| 阳泉市| 潜江市| 嘉黎县| 定兴县| 高淳县| 汤阴县| 绥芬河市| 平湖市| 枣阳市| 镇江市| 正镶白旗| 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