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11??????來源:衡陽市林業局
【編者按】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古樹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來的珍貴遺產,是森林資源中的瑰寶和“活化石”,保護古樹名木,是對人民群眾感情的尊重,是對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的敬畏,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基本要求。
衡陽古樹名木資源豐富,底蘊深厚,目前,全市古樹名木共15124株,其中一級古樹(500年以上)171株,二級古樹(300年-499年)831株,三級古樹(100年-299年)14109株,名木13株。這些古樹,有的已成為地方的標志,有著極其珍貴的生態、歷史、文化、科學、景觀和經濟價值。從本期開始,我們將開辟《保護古樹名木》專欄,為您講述雁城古樹名木的故事。
南岳山上,千年古銀杏“訴說”著深深禪意
【銀杏,又名白果樹、公孫樹(因銀杏樹栽植后,經過30-40年的生長才能開花結果,公公栽樹,孫子摘果,故名公孫樹),屬銀杏科銀杏屬,起源古老,有“東方圣者”之稱,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雌雄異株,為中國“國樹”,象征著祖國“莊嚴古樸,吉祥如意”。】
在南岳衡山七十二峰擲缽峰下的福嚴寺內,有一株古銀杏樹,飽經風霜,外貌古老蒼勁,在此“禪修”了1450余年,他以長壽、高大、壯觀的形象而馳名中外,博得中外游客贊賞,是大家公認的“南岳樹王”。
相傳公元568年,南岳佛教開山祖師慧思大師南來,在南岳衡山擲缽峰東麓建立了般若寺,就是現在享有“天下法院”之稱的福嚴寺。慧思在這里廣傳佛法的同時,種下了許多的銀杏樹,這些沐浴著南岳衡山靈氣的樹,在晨鐘暮鼓,梵唄妙音中茁壯成長。
其中,保存最好的就是寺內西側那株古銀杏樹,雄株,高30余米,直徑156厘米,五六人方可環抱,枝葉繁茂如巨型華蓋,撐于古寺的灰瓦白墻間。主桿樹皮上幾個清晰可見的疤痕,相傳是慧思大師栽植時為其受戒,用艾火燒燒制而成。從此,這棵“受戒出家”的銀杏樹就只開花不結果。
1972年,古銀杏樹不幸被雷電劈中,樹干離地面5米的地方折斷,經過40多年的生長恢復,已經漸漸“自愈”完成,令人不得不感嘆其生命力之旺盛。
為更好地保護這株古樹,南岳區先后邀請省市林業專家把脈開方,通過開展建檔掛牌、松土施肥、病蟲害防治、安裝避雷設施等措施,讓這棵古樹繼續健康生長,煥發活力。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是南岳觀賞銀杏樹最佳的季節,這株閱盡1450余年風霜雨雪的古銀杏,傲岸撐天,古樸蒼勁,滿目金黃,引來各方游客打卡賞景,福嚴寺也成了網紅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