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4-30??????來源:衡陽市林業局
新橋鎮地處三市四縣交界之處,是衡山縣西大門,林地總面積8.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7%。借省級標準化林業站建設契機,該鎮積極探索"黨政主導、科技賦能、全民參與、產業融合"的生態治理新模式,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雙贏的綠色發展之路,連續兩年獲評“湖南省林長制工作先進鄉鎮”。
一、織密責任網,建強林長體系機制
按照“一長四員”、“一大隊”要求,設置鎮村林長38名,選聘生態護林員12名,配備3名鎮林長辦人員,組建了一支30人的森林消防大隊和150多人的“民間林長”及綠化志愿者隊伍,全年常態化開展培訓、巡林、述職、講評、表彰,切實做到“山頭有人巡、后臺有人盯、問題有人查、成效有人問”。
二、激活民間力,打造共治共享樣本
充分發揮黨員、護林員、鎮村兩級林長“綠化達人”力量,籌集資金192萬余元,將閑置農機站拆除建成以林業文化為主題的小廣場,油化、亮化、綠化新橋水庫護林路共計6.38公里,打造“民間林長”特色綠地,林業廣場建設工作被“新湖南”等官媒報道。
三、深挖生態金,培育富民特色產業
引導鼓勵各村因地制宜發展"林業+N"林下特色經濟,發展油茶基地+散養土雞的“林禽”模式、“油茶+梔子花”套種的“林果”模式、引導農戶從事蜜蜂養殖的“林蜂”模式等,為農戶增收近百萬元。今年,全鎮推動4.1萬畝竹林集中流轉,規范竹林管護、撫育機制,發展“以竹代塑”全產業鏈,目前,全鎮5家竹木加工廠,年產值總計達1500萬,生態紅利不斷釋放。
如今,新橋鎮已在綠水青山的沃土上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創新之路。3萬多新橋百姓通過參與生態建設,增強了綠色發展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實現了經濟收入穩步提升,真正做到了綠色與富民的“雙贏”,使綠色成為新橋鎮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