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 國 資 委
(2017年3月3日)
編制說明:本年度報告根據國家、省、市政府信息公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編制,內容包括:概述,主動公開,回應解讀情況,依申請公開,咨詢處理,行政復議、訴訟和申訴,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機構建設和經費保障,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附表十一部分組成。本年度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是我市貫徹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湖南省行政程序》、《湖南省政府服務規定》及《湖南省政府網站管理辦法等》等有關法律法規精神,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及效能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2016年,我委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完善政府信息公開配套工作、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基礎性工作及推進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部署工作。根據《條例》和《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針對我委工作實際,全面部署全年信息公開工作。明確委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委機關各科室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委辦公室,負責并承擔日常管理工作,并明確1名同志具體負責網上公文收發、信息公開、互動平臺、書記市長信箱、網上審批事項跟蹤督辦、12345政府服務熱線回復及知識庫更新、網站維護管理等日常工作,做到了機構健全,分工明確,真正實現了“領導、機構、人員”三落實。
(二)加強輿論宣傳,開展學習培訓。為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我委成立了委機關文字信息宣傳報道小組,分管辦公室的副主任為組長,小組成員為委機關能寫、會寫的文字信息人員。組織所有文字信息宣傳報道小組成員都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提高了他們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增強了干部職工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自覺性。
(三)進一步編制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指南。認真組織《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的編制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要求,我委辦公室認真組織編寫了《信息公開目錄和指南》,信息公開內容涵蓋了國資監管工作的方方面面,逐條逐項落實到具體部門和業務科室,并在市政府黨政門戶網和我局機關網站上發布。
(四)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配套制度。落實和制定相關配套措施情況。認真做好信息公開工作,增強信息公開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我委多次開會研究信息公開工作,并制定工作計劃,加快推進國資委行政信息公開工作。組織委機關干部認真學習有關會議精神,充分認識到貫徹落實《條例》、扎實推進國資行政信息公開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改進公共服務、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依法獲得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從2006年開始,我委開始實施《信息宣傳報道獎勵制度》,鼓勵委機關各科室多寫信息多發稿,每年給予信息宣傳報道的獎金。
(五)進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直報系統”。通過市黨政門戶網、市電子政務內網及12345政府服務熱線知識庫,直接報送與本單位業務工作相關的工作動態和信息。
(六)進一步完善依申請公開系統并及時答復。2016年,我委收到依申請公開1件,已及時處理完畢,并上報市電子政務辦。
(七)推進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2016年,我委對社會大眾重點關注的“三公”經費,預算公開、人事等信息都及時進行公開。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一)公開的主要內容:主要是我委工作動態、市國有資產產權、改革、規劃、預算、分配、“三公”經費、國資黨建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相關法律法規,其他信息共享資源。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我委網站的政務公開、國資要聞、政策法規、產權轉讓、招商引資、國資研究、監管企業、黨建工作、人事任免、投訴建議、工作信箱、公告通知、改革發展信息、“兩學一做”等。各欄目下有若干子欄目,共計更新信息258條。通過政府網站公開信息253條,其中全文電子化率達98%。
在政府網站上主動公開的信息中,機構職能、行政職能類信息30條;法規文件類信息3條;業務動態類信息194條;公告公示類信息10條,其他類信息16條。
(二)公開形式:
1.互聯網。充分利用衡陽市黨政門戶網和委機關網站,把行政職能、服務事項、政策法規、辦事程序、投訴監督電話等事項公布在網上,使公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服務事項,獲取服務信息。
2.公共查閱點。在委機關辦公樓內醒目位置設立黨務、政務公開欄,公開黨組織、黨員公開承諾書和衡陽市國資委服務承諾事項、為民辦實事目標等內容,主動接受群眾監督,方便群眾辦事。
3.便民服務手冊。印發《服務手冊》,內容包括各辦事項目工作流程、服務事項、辦結時限、投訴監督方式等,使來辦事者一看就清楚、一問就明白,為來辦事者提供了方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宣傳資料。利用“兩學一做”和“創建文明城市”活動的開展,印發了一萬余份宣傳資料發到中央、省屬和市屬國企職工手中,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5.其他渠道。我委還通過報紙、電視等其他媒體形勢,,對我委國資監管重點工作、先進典型及網絡熱點法律事件進行宣傳報道和解讀。
三、回應解讀情況
1.2016年,我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對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給予回復、引導共2次。
2.2016年,我委參與電視訪談1次。
四、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我委2016年度未收到政府信息依公開申請,收到12345政府熱線轉過來的工單共56件,我局均按照《信訪條例》和電子政務辦的要求認真辦理,及時答復。
五、咨詢處理情況
2016年,受理市黨政門戶網站轉來咨詢、領導指示件6條,并辦結。
六、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2016年,我委未發生因政府信息公開引發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案件。
七、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2016年,我委沒有收取過任何信息公開費用,也無人申請減免相關費用。
八、機構建設和經費保障情況
我委明確委主要領導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委機關各科室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局辦公室,負責并承擔日常管理工作,明確1名同志具體負責網上公文收發、信息公開、互動平臺、網上審批事項跟蹤督辦、12345政府服務熱線回復及知識庫更新、網站維護管理等日常工作,做到了機構健全,分工明確,真正實現了“領導、機構、人員”三落實。對于在省廳網站、市黨政門戶網和委機關網站及省市主流媒體發表的信息,根據我委制定的《信息宣傳報道獎勵制度》給予相應獎勵。
九、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
對于市電子政務辦組織開展的業務培訓,我委均安排負責信息公開的工作人員按時參加,在全系統共組織文字材料人員進行2次專題培訓。
十、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一)我委政府信息公開內容僅限于委機關部門職能及工作動態方面,今后在信息公開內容上要加大對群眾關心的熱、難點問題進行及時公開。
(二)我委配備的信息公開工作人員少,辦公條件不夠完善,下一步要增加工作人員、改善專用辦公設備。
(三)部分工作人員對信息公開工作認識不深,下一步將組織對信息工作人員進行集中培訓。
(四)信息更新的速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五)委部分工作人員對網絡安全不夠重視,要進一步做好維護網絡安全的工作,加大網絡安全保密檢查,杜絕失泄密事件的發生。
十一、附表
指 標 | 單位 | 數量 |
一、主動公開情況 | — |
|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相同信息計1條) | 條 | 258 |
其中:主動公開規范性文件數 | 條 | 0 |
制發規范性文件總數 | 件 | 0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 — |
|
1.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2.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258 |
3.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4.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5.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10 |
二、回應解讀情況 | — |
|
(一)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數(不同方式回應同一熱點或輿情計1次) | 次 | 2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的情況 | — |
|
1.參加或舉辦新聞發布會總次數 | 次 | 0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次數 | 次 | 0 |
2.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0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0 |
3.政策解讀稿件發布數 | 篇 | 0 |
4.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 | 次 | 0 |
5.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 | 次 | 0 |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 — |
|
(一)收到申請數 | 件 | 0 |
1.當面申請數 | 件 | 0 |
2.傳真申請數 | 件 | 0 |
3.網絡申請數 | 件 | 0 |
4.信函申請數 | 件 | 0 |
(二)申請辦結數 | 件 | 0 |
1.按時辦結數 | 件 | 0 |
2.延期辦結數 | 件 | 0 |
(三)申請答復數 | 件 | 0 |
1.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數 | 件 | 0 |
2.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0 |
3.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件 | 0 |
4.不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0 |
其中:涉及國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業秘密 | 件 | 0 |
涉及個人隱私 | 件 | 0 |
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 件 | 0 |
不是《條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5.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數 | 件 | 0 |
6.申請信息不存在數 | 件 | 0 |
7.告知作出更改補充數 | 件 | 0 |
8.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數 | 件 | 0 |
四、行政復議數量 | 件 | 0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 | 件 | 0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0 |
五、行政訴訟數量 | 件 | 0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數 | 件 | 0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0 |
六、舉報投訴數量 | 件 | 0 |
七、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的費用 | 萬元 | 0 |
八、機構建設和保障經費情況 | — |
|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數 | 個 | 1 |
(二)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數 | 個 | 0 |
(三)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數 | 人 | 1 |
1.專職人員數(不包括政府公報及政府網站工作人員數) | 人 | 0 |
2.兼職人員數 | 人 | 1 |
(四)政府信息公開專項經費(不包括用于政府公報編輯管理及政府網站建設維護等方面的經費) | 萬元 | 8 |
九、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 | — |
|
(一)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數 | 次 | 2 |
(二)舉辦各類培訓班數 | 次 | 2 |
(三)接受培訓人員數 | 人次 |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