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區是2001年區劃調整時,以原郊區為主組合而成的新區。總面積110.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7.8萬,下轄雨母山、呆鷹嶺2個鎮,蒸湘、紅湘、聯合、華興(高新區托管)4個街道。近年來,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達標縣市區""落實開放崛起等政策措施成效明顯的縣市區""推動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的縣市區"等130項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區位優勢明顯。市委、市政府等主要黨政機關坐落于此,是衡陽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境內322國道、S315線、西外環線、衡棗高速連接線縱橫交錯,潭衡西高速、衡邵高速貫通其中,城區主干道解放大道、船山大道、蔡倫大道穿行而過,構筑起了外聯內暢、便捷舒適的交通網絡。自然山水獨具。距城區僅10公里的雨母山3A級風景名勝區,被譽為"城市綠肺"和"衡陽后花園"。景區內有自然景點16處、人文景點33處。存有全國唯一祭祀帝嚳的寺宇——帝嚳祠,相傳為舜帝南巡到達衡陽為祭祀帝嚳而建,距今有4000多年歷史,赤松觀、雁雨寺為重要宗教活動場所。商貿繁榮興盛。我區商業綜合體93萬平方米,規上服務業企業55家,總部經濟企業8家、專業商品市場11個。萬達廣場、泰陽電器、晶珠廣場、弘陽廣場、紅星美凱龍與杉杉奧特萊斯、步步高等商貿中心構建城市最大的商圈。楊柳汽車銷售街區是湘南地區最大的汽貿城。產業發展興旺。擁有土橋村翠冠梨、臨江村菁香桃等10余個農產品品牌。規上工業企業達30家,以衡鋼為龍頭的鋼管及深加工產業鏈有相關企業42家、從業人員3萬余人、銷售額達180億元。金融業蓬勃發展,聚集金融機構34家。城市環境宜居。全市第一個省級文明城區,人文氛圍濃厚,南華大學、湖南交通工程學院等6座高校坐落其中。區內30余個高品質住宅小區星羅棋布,提升了居住品質,積聚了旺盛人氣。文旅資源豐富,奇石文化博物館、藝術家部落、十里荷塘等文旅休閑基地備受青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