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午,由衡陽市紀委監委主辦,衡陽市廣播電視臺承辦,衡陽人民廣播電臺和衡陽晚報執行的《政風行風熱線》節目,安排衡東縣政府接受訪談。因衡東縣縣長徐志毅參加重要政務活動,經請示同意,委托副縣長顏亞華做客FM98.9衡陽綜合廣播《政風行風熱線》欄目直播間,就“風清氣正新衡東”方面的話題和廣大聽眾朋友進行在線交流。
打造 “風清氣正新衡東”從哪些方面著力?
主持人:就打造“風清氣正新衡東”,請問衡東縣打算從哪幾個方面著力?
顏亞華:十八大以來,中央釋放了一個強烈的信號,那就是要持之以恒正風肅紀,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當前,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縣委、縣政府確立“五縣五化”的發展思路,要實現這一目標,首要就是要打造“風清氣正新衡東”。
具體來講,我想要在三個方面著力:一是著力打造陽光政府。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關注關切的突出問題,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加強政策解讀,回應群眾關切,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切實增強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二是著力打造高效政府。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目標,積極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開放務實的政策環境、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和諧寬松的輿論環境,全面實現服務更優、辦事更快、成本更低、市場更活、效率更高。三是著力打造廉潔政府。始終堅持從嚴治政,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堅決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四風”問題和腐敗問題。始終堅持廉潔用權,把黨和人民給的權力用在促發展、惠民生、優服務上,以反腐倡廉實效保障發展、取信于民,確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如何打好脫貧攻堅戰?
主持人:脫貧攻堅是當前最大政治任務,請問衡東如何打好脫貧攻堅戰?
顏亞華:脫貧攻堅是當前我們各級黨委、政府最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最重要的民生工程。自2014年精準扶貧工作啟動以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這項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應該說是舉全縣之力狠抓各項扶貧舉措落地見效。2018年,我縣33個省級貧困村已實現出列貧困村13個、脫貧人口5681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02%。在全省脫貧攻堅考核評估中,名列衡陽市7個農村縣(市)第一名。
今年,我們將以“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為抓手,在面上重點推進四項舉措,提升脫貧質量,鞏固脫貧成效。一是抓整改,夯實工作基礎。深入開展“大清查大整改大提升”專項行動,建立完善“縣、鄉、村、戶”四級扶貧臺賬和大扶貧數據平臺,抓緊抓實問題整改,著力解決特殊困難群體和影響“兩不愁三保障”的突出問題。二是對標準,提升脫貧質量。始終堅持精準二字,瞄準特定貧困群眾精準幫扶,向深度貧困戶聚焦發力,注重激發貧困群體內生動力。牢牢抓住產業扶貧這個根本,統籌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確保穩定脫貧、可持續脫貧。三是強監控,防范各類風險。深化專項治理,著力防控小額信貸風險、扶貧資金項目風險和漏評、錯退、返貧等風險,做深做細風險識別、防控和化解,確保我縣扶貧領域健康穩定和諧。四是創經驗,展現衡東風貌。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探索總結我縣扶貧開發新舉措、新路徑、新成果,挖掘典型,表彰先進,以優秀的“扶貧人”“扶貧故事”引領帶動扶貧開發向縱深發展,全面展現衡東扶貧的新變化、新風貌、新成效。
學校周邊食品安全如何保障?
陳女士:對學校的食品安全管理采取了什么措施?
縣教育局局長陳宏建:在確保學校食品安全方面采取了四個措施予以保障。一是加強領導,壓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教育局成立由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的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學校食品安全管理、監督和指導工作。出臺《衡東縣中小學食品安全管理實施細則》等文件,制訂并完善食品衛生安全工作規章制度和安全責任追究制度。二是大力把關,嚴格落實進入制度和陪餐制度。加大對進入學校超市的食品把控,嚴禁“五毛”食品,“三無”食品進入校園。加強對各校學生健康觀察,防范食源性疾病進入校園,嚴格落實陪餐制度。三是勤查細督,落實食品安全工作常規管理。每年春、秋兩季開學之初,教育局聯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全縣中小學、幼兒園食堂、商店進行全面檢查。同時,教育局不定期對各學校食堂、商店進行明察暗訪,督查結果全縣通報。四是強化教育,提高廣大師生食品安全意識。
如何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縣鄉村覆蓋?
主持人: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的軟實力,請問衡東縣將如何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縣鄉村覆蓋?
顏亞華:這幾年來,衡東積極響應中央、省、市號召,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穩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有些做法還走在全市前列。今年,我們將以“營商環境優化年”活動為契機,緊緊圍繞“最多跑一次”改革縣鄉村全覆蓋,著力抓好這四項舉措。一是抓好鄉村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推進17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推動勞動保障、計劃生育、代開稅票、民政殘聯等便民事項進駐中心,實行“六個統一”,方便群眾就近、自主選擇辦事地點。二是抓好專職代辦員隊伍建設。建成三級便民服務體系,培養基層代辦服務骨干,組建便民服務專職代辦員隊伍,重點為村民開展“最多跑一次”跑腿服務。三是抓好政銀對接。借助銀行網點覆蓋面廣的優勢,努力將營業執照、便民卡辦理等業務延伸至各銀行網點。四是抓好信息智能化建設。努力引進開發一批服務軟件,將各鎮村的代辦服務整合到線上,線上線下同步運行,讓老百姓方便使用,點點手機就有人上門服務。
如何整治車站周邊黑車攬客現象?
周先生:在衡山火車站以及衡東汽車站周邊存在許多黑車攬客現象,致使正規出租車做不到生意,希望交通部門可以進行執法,改善這種情況。
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單外香:對于黑車攬客現象,交通運輸局進行了多次安排,并且使用了多種辦法來控制,但是效果甚微,存在這幾種情況:一是抓證據較難,黑車攬客活動性較大,司機警惕性較高,只要執法人員出現就撤退,執法難度較大;二是暗訪效果不明顯,群眾對于未穿制服的執法人員沒有信任度,容易引起干群矛盾;三是牽涉人群廣,執法力度受限。但是我們依然會高度重視這個問題,后期會對打非治違進行安排,并且單獨安排黑車攬客問題,對其做一個重點打擊和清查,保護正規出租車既得利益,保障群眾安全出行。
如何為基層減負?
周先生:我是一名鄉鎮干部,上級三令五申要為基層減負,但我覺得現在衡東的鄉鎮干部負擔還是比較重,各種各樣的會議和督查、檢查、考核還是難以應付,請問這是為什么?
顏亞華:首先在這里,我要負責任地為我們的鄉鎮干部說上一句公道話,可以說是環境艱苦、生活清苦、工作辛苦,挺不容易的。我個人就曾經工作過5個鄉鎮,在鄉鎮待了17年,酸甜苦辣,感同身受。
然后,對于“會議多、檢查多、考核多”這個問題,我想要一分為二來看,一方面,就是客觀上,正所謂“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上級的各種政策,最后都要經過鄉鎮的基層干部來傳達和落實。另一方面,就是主觀上,上級有些部門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走樣,導致鄉鎮干部負擔更重。在整治會議、檢查、考核等方面,縣委、縣政府積極響應中央號召,下發了專門文件,出臺了相關舉措,比如會議這塊,堅決做到可開可不開的會議不開、可發可不發的文件不發,可合并的會議就合并。下階段,我們將繼續加大落實和執行力度,嚴格各種會議和檢查、考核工作的審批,嚴防加重基層負擔的行為,切實為鄉鎮松綁、減壓。
衡山火車站為何還未改造?
網友“星辰”:衡山火車站和站前廣場說要進行修建已經很久了,為什么現在還沒有動工?大概什么時候可以修建?
顏亞華:新塘是衡東的北大門,衡東的窗口鄉鎮。“吃在新塘”一度成為衡東人引以為豪的一張響亮名片。縣委、縣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新塘的建設和發展,尤其是本屆縣委、縣政府提出了要努力將新塘打造成縣城的“次中心”。對于坐落在新塘的衡山火車站和站前廣場建設問題,縣委、縣政府已經進行了多次調研,并安排專人幾次與廣鐵集團對接洽談,共商改造大計。相信這個項目會盡快啟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